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十二五"規劃-環保措施力度有多大?

2011年3月3日

在本周六將召開的中國人大會議上,將審議通過"十二五"規劃。其中環境和資源保護問題將成為一個受到關注的焦點。中國政府首要環保目標是低碳減排和控制水污染。

圖片來源: DPA

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

在人大會議召開前夕,中國環境保護部長周生賢發出了不同尋常的警告。他在本周一環保部網站發表的文章中稱:"資源的衰減、退化、枯竭,生態環境的惡化,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和嚴重障礙"。從2011年開始實施的十二五計劃中,將包括更多控制環境污染和推動清潔及可再生能源的規劃措施。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將減排放到了環保政策的首要位置。中國政府已經制定的目標是,到2020年將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降低40%到45%,並將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15%。 綠色和平組織中國分部的氣候與能源項目負責人楊愛倫指出,這一目標並不像人們認為的那樣高,"我會更加關注具體的措施,這比大的目標更重要"。

減排目標與排放權交易

中國總理溫家寶不久前曾表示,中國將在下一個五年當中將單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6%-17%。這是中國領導人首次闡明新五年規劃的能源和減排目標。但這甚至低於此前所稱的十二五期間單位GDP能耗下降17.3%的規劃,該數字是去年國家能源局官員透露的。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氣候變化應對計劃主任楊富強指出,如果單位GDP二氧化碳減排幅度低於17%,幾乎等於任其繼續發展,"這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間的一場博弈,如果北京采納16%的目標,就會喪失威信,印證了'政令不出中南海'的說法。"

分析人士認為,政府有意抑制氣候變化的鬥爭中引入市場機制,即實行排放指標交易制度。有多個省份已經計劃實施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有地方媒體報導稱,中國有可能為十二五期間能源消耗總量制定上限,並推出相關政策將煤炭生產量限制在3.6-3.8億噸。經濟發達的廣東等省份可能制定自己的能源消耗上限,以推動排放指標交易。但北京的官員否認了上述說法,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的研究員鄭爽表示,"並沒有這樣的計劃",但他補充說,一些學者曾建議政府為化石能源的消耗制定上限,但不是對能源消耗總量,"這樣更加現實,因為這會鼓勵使用可再生能源。"

"水電不是可再生能源"

三峽大壩對環境的長期影響逐步顯現圖片來源: AP

致力於實現發展清潔能源的目標可能成為中國水電建設的新動力。新的能源五年規劃有可能支持引起爭議的大型水電站項目,如怒江大壩。非政府組織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認為,"我們必須認識到,大型水電站項目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如此巨大,已經不能被稱為可再生能源。"他還補充說:"2004年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水力發電裝機容量的世界第一,按現在的計劃,到2020年這一能力將是2004年的3倍。這意味著,中國的許多河流裡將不再有流動的水。"

據官方統計,2009年中國較大的河流湖泊中,20%的水質已經被污染到不適於農田灌溉的程度。環保部長周生賢表示,政府計劃在今後5年內將重要流域的工業排放和重金屬污染在2007年的基礎上減少15%。馬軍指出,對排污企業的監控十分重要,但目前這方面仍缺乏透明度,他認為公眾的監督能夠督促企業主動努力減排。

來源:路透社 編譯:葉宣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