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1952年,伊麗莎白二世登上英國王位時,印度和巴基斯坦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剛滿五年。當時印巴尚未分治,人們對英國的殖民統治也還記憶猶新。不過儘管如此,這塊英國前殖民地的大多數民眾都對這位年僅25歲的新女王表現除了愛戴和尊重。
英王伊麗莎白二世去世的消息,令整個南亞次大陸陷入悲痛氛圍中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及孟加拉、尼泊爾和不丹等國,人人紛紛在社群網站發布弔唁文字,以表達哀悼之情。費薩拉巴德大學政府學院的歷史學家阿巴斯(Mazhar Abbas )對德國之聲表示:"1952年至1956年期間,伊麗莎白女王一直扮演著被動和低調的角色,她有意識地不去幹預巴基斯坦內政。她同印巴兩國的接觸都是在大英國協的層面上進行的。"阿巴斯強調,後來印巴發生衝突後,英國女王也一直保持中立。
印度歷史學家巴塔貝亞爾( Rakesh Batabyal)也表示,伊麗莎白女王登基後,"一直在英國對印政策中,發揮著穩定局勢的作用,這一點很受印度政治家們的欣賞。"
1997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問巴基斯坦期間會晤巴基斯坦總理布托。圖片來源: M. Khursheed/AP/picture alliance
受到擁戴的伊麗莎白二世 巴基斯坦扶貧部長瑪麗(Shazia Marri)對德國之聲表示:"儘管我們經歷過被殖民奴役的歷史,但我們獲得獨立後,一直同英國王室保持著友好的關係。女王曾多次到訪巴基斯坦,也同我們領導人保持著良好關係。"
孟加拉達卡大學教授納茲魯爾( Asif Nazrul)也持類似的觀點。他說:"儘管有過一段殖民歷史,但孟加拉仍有很多民眾對英國女王的逝世感到非常悲痛。畢竟我們不能永遠生活在歷史的陰影裡。過去幾十年來,伊麗莎白女王平和、寬容和大度的做派在這裡贏得了民眾的廣泛認可。"納茲魯爾表示,女王的去世讓世界失去了一位"歷史性的偶像"。
孟買外賣遞送服務公司Mumbai Dabbawala Association 總裁塔雷柯爾( Subhash Talekar)表示,女王的逝世讓他感到非常悲痛。"我們同英國王室的關係一直非常好。查爾斯王子2004年訪問孟買之後,雙邊的關係變得更緊密了。我的兩位同事應邀出席了查爾斯王子的婚禮。女王發來的邀請很有個人色彩,是她人性光輝的反映。"
殖民歷史留下的陰影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忘記英國的殖民歷史。甚至也有人對英國女王的"不干預政策"提出批評,伊麗莎白女王登基後的最初四年裡,她也曾同時是"巴基斯坦女王",直到1956年3月26日,巴基斯坦廢除君主制,成為大英國協內一個擁有自己國家元首的獨立國家為止。
2018年,英國女王同印度總理莫迪在大英國協政府首腦會晤上。圖片來源: Victoria Jones/PA Wire/empicspicture alliance 巴基斯坦歷史學家阿巴斯表示:"她從來沒有利用大英國協這個平台,為解決印巴衝突付出努力。"他說:
"她本來可以發揮作用,強化巴基斯坦的議會民主。1953年,時任巴基斯坦總督的莫哈末( Ghulam Muhammad)罷黜總理納茲穆丁(Khawaja Nazimuddin)後,納茲穆丁曾向女王求助,希望女王能讓莫哈末收回成命,但女王並沒有出面干預。"
尼赫魯大學歷史學家達塔對德國之聲表示,伊麗莎白女王"持久而完整地繼承了大英帝國的遺產" 。她表示:"她代表了大英帝國的完結和各殖民地獨立建國的進程。像她這樣能夠代表帝國和殖民歷史以及戰後民主秩序的人物實在是鳳毛麟角。"
印度國會議員雷迪( Vijayasai Reddy)發推稱,英王伊麗莎白二世雖然沒有為殘暴的殖民統治道歉,但她的領導力和道義力量卻對英國政治產生了影響。
2022年9月8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享年96歲。她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圖片來源: Eddie Mulholland/REUTERS 據說,伊麗莎白13歲的時候就愛上了比自己年長5歲的菲利普。不過,菲利普當時雖然貴為希臘和丹麥王子,但是家族並不闊綽,而且家族還和德國納粹有所關聯,所以他與當時的伊麗莎白公主相戀並不是完全沒有阻力。不過兩人還是於1947年11月20日成婚,婚後共育有4名子女。
圖片來源: Imago/ZUMA/Keystone 1952年2月6日她的父親英王喬治六世去世。從那時起,來自溫莎家族的伊麗莎白二世便成為英國和北愛爾蘭的立憲君主、統領53個大英國協國家和英國聖公會的元首。
圖片來源: Keystone/Zuma/Imago Images 伊麗莎白公主對菲利普王子十分傾慕,但是她繼承王位成為英國女王之後,婚姻不免因此被蒙了一層陰影。菲利普親王對於自己需要隨時隨刻扮演女王背後的男人這個角色並不是一直滿意。另外,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也不讓丈夫對內閣事務指手畫腳,不過女王的丈夫在家裡倒是有絕對的發言權。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 伊麗莎白二世與菲利普親王總共育有4個子女。這張照片拍攝於1953年。女王夫婦懷抱的是查爾斯王子和安妮公主。現在女王夫婦膝下已經子孫成群,曾孫輩就已經有5人了。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ZUMAPRESS/Keystone Pictures 如果英國女王外訪,菲利普親王都會同行,不過他始終需要與女王保持身後一步的距離。到如今,兩個人已經一起出訪過116個國家。伊麗莎白二世也由此成為有史以來外訪國家數量最多的西方國家元首。1986年,伊麗莎白二世與丈夫訪問中國。她是第一個訪問中國的英國君主。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K. Rohwedder 1805年以來,每年6月英國都會舉辦君主官方慶生典禮。伊麗莎白二世的生日是4月21日,這一天並沒有公共慶祝活動。而女王生日的官方皇家閱兵慶典卻是在6月17日舉行。這一慶典整個皇室家族都會出席參與。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PA Wire/Yui Mok 每年英國女王都會在議會致開幕詞。對於英國人來說,伊麗莎白二世和菲利普親王是君主制以及王室延續的象徵。特別是在英國即將退出歐盟的危機時期,女王夫婦的象徵性作用更是不可小覷。
圖片來源: Reuters/A. Grant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親王於2021年4月9日辭世,享受99歲。白金漢宮在宣佈菲利普親王逝世的消息後降半旗哀悼。英國皇室的官方網站上以黑底白字貼出了菲利普親王的訃告:「女王陛下以沉痛的心情宣佈,深愛的丈夫、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過世。親王殿下早晨在溫莎城堡安詳辭世。」
圖片來源: Danny Lawson/empics/picture alliance 在此之前,維多利亞女王(1819-1901)創造了英國君主在位時間最長的紀錄。從1837年即位直到1901年逝世,這位「歐洲的祖母」在位63年零7個月 - 她的名字貫穿整個時代。在她統治期間,英國經歷了經濟繁榮和大英帝國的鼎盛時期。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Heritage Images 從2007年12月20日開始,伊麗莎白二世就已經超過維多利亞女王成為英國最長壽君主。維多利亞女王的壽命是81歲零7個月29天。2015年1月25日沙烏地國王阿卜杜拉逝世之後,伊麗莎白二世便成為全世界年齡最高的君主。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R. Michael 2022年9月8日伊麗莎白二世在位於蘇格蘭的巴爾莫勒爾城堡安詳離世,享年96歲。當天稍早時就曾傳出消息稱,女王健康狀況令人擔憂,議會會議也因此中斷。查爾斯王儲及夫人卡米拉、查爾斯的長子威廉王子以及哈利王子等王室親屬均趕女王所在的避暑勝地。當晚19點30分倫敦白金漢宮宣佈女王伊麗莎白逝世的消息,英國新國王是其長子查爾斯三世。
圖片來源: Victoria Jones/empics/picture alliance 伊麗莎白二世、在位70年的英國女王、四位孩子的母親、20世紀和當代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告別人世。英格蘭王位將由他的兒子威爾斯親王、康沃爾公爵查爾斯繼承。
圖片來源: Reuters/V. Jones
反殖民主義的聲音 什瓦拉(Shahidul K. K. Shuvra)是一名來自孟加拉的記者,他對德國之聲說,南亞次大陸各國民眾對女王去世所表現出的悲痛令他不解。他說:"南亞人對英國女王和王室越來越感興趣,對南亞受過英國兩百年剝削的歷史卻淡忘了。王冠上那枚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光之山'就是從印度搶走的。"
達卡的政治分析家帕爾瓦茲(Saimum Parvez)也表示,英國女王的去世對南亞民眾並沒有特殊的意義。
他表示:"無論是政治層面,還是社會生活層面,女王的去世對我們的生活都沒有任何影響。孟加拉國政府已經宣佈了為期三天的全國哀悼,這雖然在意料之中,但實際上完全沒有必要。"
"我們當然不想停留在殖民歷史的陰影當中,但我們也不應該完全忘記英國王室統治下,我們所經歷的一切。"
不過,印度作家薩夫維(Rana Safvi)則認為,對伊麗莎白女王的哀悼絕不等同於寬恕和忘記殖民歷史。"殖民歷史仍令我們印度人感到痛苦,我們沒有必要讚美英國王室。"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