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北韓會晤首緩緊張局勢
2004年5月27日
5月26日,朝鮮半島兩個國家舉行為期一天的高層軍事將領會晤,商討緩和邊境緊張局勢的具體事宜。這是自朝鮮戰爭結束後的第一次。會晤地點在北韓東海岸韓國人的旅遊熱點金剛山地區。雙方共有十名將軍和軍事領導人參加本次會晤。會議的主題是採取何種措施能夠使雙方建立信任,避免軍事衝突。
雙方發生海戰的主要地區在朝鮮半島西部的黃海海域。這裡的邊境線正好通過盛產海蝦的海域,因此對海域的劃分常常引起雙方的爭議。已經有很多漁民和海軍士兵在這持續了幾十年的衝突中喪生。而現在又到了捕撈海蝦的季節。
韓國代表團由一名海軍指揮官率領,而北韓代表團團長則是一名陸軍旅長。參加本次會晤的將軍級別比預計的要低,因此漢城的一些觀察家懷疑,這個只開一天的會議是否真能起到緩和黃海海域的緊張局勢的作用。但韓國政府一名高層政治家認為,正因為參加會議的軍官級別不夠高,他們才不會在政策問題上糾纏不休,而會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
北韓的核計劃不屬於本次會晤的談話內容。在這個問題上,北韓堅持他們的既定方針。雖然上周六北韓領導人金正日向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保證,努力使朝鮮半島成為無核區,但平壤政府星期二再次表示,如果北韓凍結它的核武器計劃,則希望能夠得到經濟回報。北韓政府稱,在核計劃問題上不能進行「無原則的妥協」或者做出「屈辱的讓步」。
這一將軍級別的會晤在朝鮮半島兩國之間尚屬首次。2000年9月,在雙方首次高峰會議後不久,兩國國防部長曾舉行過會談。在這之後,雙方軍官在修建邊境兩側的公路和鐵路的工作中進行了密切的合作。在三周前的兩國部長級會談中,雙方確定了今天這個會晤時間和地點。去年,雙方就曾有意進行類似的會談,但北韓方面卻不斷拖延舉行會談的時間。
韓國方面一直在揣摩平壤同意舉行會談的動機。韓國部長聯席會議認為,北韓軍方實際上無意舉行此類會談,但在金正日的壓力下不得已而為之。另有觀察家認為,在龍川爆炸事件後,韓國為北韓提供了慷慨的援助,這是使北韓做出讓步的一個因素。為了保持與北韓獨裁者金正日談話渠道的暢通,韓國將提出繼續這一會談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