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主權爭端為何越演越烈?
2014年6月2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南中國海及東海主權爭端由來已久,近年來更不斷升級。《法蘭克福匯報》周一在政治欄目中發表文章,分析為何中國與其他亞洲國家的島嶼及海域主權糾紛越演越烈。文章開頭寫道:
"南海和東海的地區爭端不只圍繞著數百個島嶼、岩石和島礁。經濟考量也扮演著一定角色,因為在爭議海域內,除了豐富的漁業資源外,據信還蘊藏著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此外還關係著地緣問題和戰略貿易航道。中國希望拓展其影響區域,並且將美國的霸權勢力從其鄰近地區逼退。另一方面,美國正致力加強與韓國、日本及部分東南亞國家如菲律並和越南的聯盟。中國自認受到包圍。"
"(主權)爭端已存在上百年之久,但在過去五年內卻不斷加劇。專家們認為,中國在提出主權要求並回應其他申索國時態度越發強硬。其中的原因包括中國的經濟崛起、軍隊現代化、人民越發強烈的民族主義思維,以及中國不同組織及政府單位的各種利益考量。"
"北京以歷史性權利作為其對東海和南海主權主張的論據。這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當時地區內的部分島嶼剛被發現。中國的主權依據是所謂的九段線,國民黨政府在1947年率先提出了此概念,目的是標注日本結束佔領後歸還的地區。北京至今尚未清除表明,九段線究竟'只是'標誌著對其中的島嶼、岩石和島礁的主權,抑或是對整個海域的主權主張。"
"中國樂於創造既定事實"
文章接著介紹了南海及東海局勢,包括與越南就帕拉塞爾群島(Paracel Islands,中方稱為"西沙群島")以及與菲律賓在斯普拉特利群島(Spratly Islands,中國稱"南沙群島")的主權爭端。此外,中日在東海因為一系列無人島嶼(日本稱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相持不下。
"中國多年來在當地製造既定事實。2012年7月,北京下令將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納入三沙市管轄。同年,中國攔阻了菲律賓進入爭議島嶼斯卡伯勒灘(Scarborough Shoal, 中國稱黃岩島)的去路。如今中國還封鎖菲律賓駐紮在第二托馬斯礁(Second Thomas Shoal,中方稱'仁愛礁')附近士兵的補給路線。在中菲間存在主權爭議的約翰遜礁(Johnson Reef,中國稱赤瓜礁) 近處,近日發現中國或正填海造地。五月初,一個中國的石油鑽井平台被移至帕拉塞爾群島。中國還在東海宣佈設立防空識別區,該區域與日本的防識區重疊。中國與東南亞國家有關南海行為準則的談判進展緩慢。"
中國式的解決之道
六四25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柏林報》(Berliner Zeitung)在一篇題為"中國的解決之道"(Die chinesisch Lösung)的文章中寫道:
"1989年6月4日清晨時分,決定了中國將往哪個方向前進。但卻不是往學生們在兩個月中不斷訴求的自由和民主邁進。鄧小平周圍的強硬派出手,中國被稱頌的改革者採取殘酷手段。他根據的是自己在多年前訂立的原則。
鄧提倡'改革開放',自80年代初期便引入外國投資者,並提高許多中國人的生活水準。那些自1985年開始獲得比過去更多自由的知識分子認為,改革的代價和效用並未被公平分配。'由黨領導人給與的民主並不是民主,'天體物理學家方勵之曾經如是寫道。"
文章最後指出,中國在六四後陷入了沉默,將目光集中在經濟增長之上,直至今日依舊如此:
"中國並未面對(天安門)大屠殺一事。國家對各種公開討論進行審查,歷史書籍和網路上是一片訊息真空。紀念活動受到嚴格禁止,只有香港每年會舉行10萬人以上的燭光紀念晚會。受害者家屬成立'天安門母親'組織後列出了一份202名死難者的名單。每年他們都向全國人大提出呼籲,要求進行獨立調查,但至今未曾獲得回音。
摘編:張筠青
責編:樂然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