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印度官員周六表示,該國西部地區因暴雨引發洪水和山體滑坡,已造成至少125人死亡。救援行動正持續進行中,搜救人員正努力穿越淤泥及碎片前往被洪水淹沒的房屋。
受災最慘重的馬哈拉施特邦7月份降雨量創下40年新高。連日的強降雨也導致該邦首府孟買附近數十人失蹤。孟買東南方的塔利耶(Taliye)的一個村落遭土石流掩埋,截至周六至少42人喪生。沿海的果阿邦也遭遇數十年來最嚴重洪災。
雖然洪災及土石流在印度的季風季節並不罕見,但根據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PIK)4月份發布的報告,氣候變化正在使季風變得更強。報告警告,氣候變化恐將對糧食、農業和經濟造成嚴重後果,影響全球五分之一人口。PIK學者萊沃曼(Anders Levermann)指出,印度整體社會都會受到季風的強烈影響,更強的變異性對農業產生更多問題,也影響公共生活。
印度熱帶氣象研究所的其後專家柯爾(Roxy Koll)表示,印度近期的洪災規模「前所未有,但並非不可預見」。
印度環保人士則警告,氣候變化以及脆弱沿海地區遭到肆意開發,導致該地區出現更多災難。
有著一千萬人口的大都市鄭州以及河南省多地正在經歷罕見的特大洪災,損失慘重,觸目驚心。
圖片來源: Hou Jianxun/dpa/picture alliance中國河南省鄭州市遭遇數百年未遇的特大暴雨。7月20日晚,積水沖破擋水牆,進入地下交通區域,地鐵進水。尤其是鄭州地鐵5號線災情最嚴重,被困人數最多。當日晚鄭州地鐵全線關閉。
圖片來源: cnsphoto/REUTERS據鄭州氣象局公佈的數據,鄭州20日16時~17時,一個小時的降雨量達到了201.9mm。17日20時到20日20時,三天的過程降雨量617.1mm。其中小時降水,單日降水均已突破自1951年鄭州建站以來60年的歷史記錄。鄭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為640.8mm,相當於這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周三凌晨,鄭州全市抗災2級應急響應提升到1級。
圖片來源: Stringer/REUTERS城市被淹後,部分地區停電。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因停電電梯停運,院內救治無法進行,備用電源無法使用。受災嚴重醫院的重症病人已組織向外轉運。據悉,直到周三傍晚,鄭州水電供應仍是棘手問題。
圖片來源: Hou Jianxun/HPIC/dpa/picture alliance周二,包括省會鄭州在內的多地出現險情後,受災人口上升到120萬。已有16多萬居民被撤離到安全地帶。截止到周三,已有25不幸喪生,7人失聯。
圖片來源: Hou Jianxun/HPIC/dpa/picture alliance氣象學家認為,河南省及鄭州市均在災害前發布了緊急通知,但天氣預報於暴雨實際降臨的時間、強度和位置都有偏差。如何更準確地預報極端天氣,是全球科學界共同面對的一道難題。
圖片來源: Hou Jianxun/HPIC/dpa/picture alliance周三,解放軍中部戰區出動700多士兵、武警派出1000多人,趕到鄭州。中國應急管理部啟動跨區域增援預案,從7省調集1800名人員組成消防救援隊,加入到搶險的行列中。
圖片來源: Chinatopix/AP/picture alliance 洪災給生命和財產造成巨大損失。與此同時,中國企業界發起捐助行動,截止到當地時間周三,已有20多家企業總共捐款金額超過10億元。
圖片來源: Hou Jianxun/dpa/picture alliance此次洪災爆發後,有人說鄭州等地遇上的豪雨屬於「千年一遇」,防不勝防。但中國氣象學家認為,當然應該從較長的歷史記錄推算極端天氣出現的歷史重現期。不過,中國從1951年後才有降水量的科學記錄,直到目前才有70年左右。因此,很難談「千年一遇」這一問題。
圖片來源: Hou Jianxun/dpa/picture alliance 氣候變遷的惡果
除了印度外,近期惡劣天候也在世界多地引發嚴重災情。俄羅斯六月底因強降雨造成多地道路及公共交通癱瘓,德國、比利時、荷蘭等西歐國家上周遭遇洪災,其中德國災情最為慘重,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和萊茵蘭-普法爾茨州都出現房屋倒塌、居民下落不明的情況。本周中國河南鄭州也因罕見暴雨導致至少51人死亡,鄭州地鐵和京廣隧道被淹沒的畫面更是令人心驚。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氣象學和其後研究所的芬克(Andreas Fink)對德國之聲表示:「隨著地球變暖,極端降雨將變得更加頻繁。」
大水無情 德國遭遇罕見洪災
蘇黎世大氣和氣候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塞佩爾(Sebastian Sippel)指出,氣候暖化是導致大氣改變的原因之一。他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氣溫每升高一度,大氣就能多吸收約7%的水氣。全球暖化造成的額外水氣長期將引發更多的降水量,特別是在暴雨時節。」
柏林洪堡大學地理系的氣候科學專家施勒斯納(Carl Friedrich Schleussner)認為,如今氣候變遷是否造成影響已經不是問題關鍵,而是影響規模有多廣。
(路透社、法新社)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