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印度洋海嘯地震高達9.3級

德國之聲中文網編輯部2005年3月27日

去年12月26日,印度洋發生了特大地震,引起巨大海嘯席捲東南亞諸國。當時測定的地震強度是9.0級,現在,美國學者經過進一步的仔細推算認為那次地震強度實際更高,應當是9.3級。相當於當時測定的10倍。

海嘯後,印尼穆斯林為受難者大祈禱圖片來源: AP

去年年底在東南亞造成空前海嘯的大地震,其強度實際上遠比人們至今估計的要高。美國地震學家現在對長周期的地震記錄圖進行了詳細分析後發現,這次地震的強度應當是裡氏9.3級,而不是至今給出的9.0級。0.3的強度差別意味著這次地震的能量比至今估計的要強10倍左右,而且它的餘波未盡,就是到了今天,地球還在像一口鐘一樣搖擺不停。此外,這次地震看來也加強了某些火山的活動。

一般來說,地震越強,就越難確定它的震級,也就是強度,原因在於地震強度越大,地震波的周期也越長。強度在5級以下的小地震,其能量釋放主要表現在振動周期為1秒鐘左右的地震波。地震學家根據這些地震波的振動幅度,就可以確定地震的強度。相反,強度更大的地震釋放的大部分能量卻是表現在周期為20秒以上的地震波上。因為這些地震波是沿著地球表面擴散的,所以也被稱為面波。地震學家們根據面波的振幅,計算出所謂的面波強度。

但當地震強度超過8級時,科學家們卻只能根據「地震瞬間」來計算強度,而「地震瞬間」這個量卻又是根據許多地震監測站的記錄圖,通過複雜的數學計算得出的。就印度洋的這次海嘯大地震而言,位於科羅拉多州戈爾登市的美國地質局的地震學家就是根據振動周期為5分鐘的地震波,計算出9.0級這個強度的。

現在,美國伊利諾斯州西北大學的施泰因和歐卡爾對周期更長的地震波振幅進行了研究。發生超級地震時,地球本身也會像被「推了一把」一樣,整個地振蕩起來,如同一口大鐘在鐘槌敲擊下開始擺動一樣。這種「固有振蕩」的後果之一是地球整體的膨脹或者收縮。地球也可以變形,在圓球體和橢圓體之間有節奏地變來變去。這樣的固有振蕩,其周期為54分鐘。東南亞海嘯地震後,這種固有振蕩的幅度平均為0.1毫米。

頭一眼看去,地球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有節奏地伸縮0.1個毫米,這個數字好像微不足道。但實際上,在地球這麼小的一個動作中,卻隱藏著大得不可想像的能量,因為是整個地球在動。現在,施泰因和歐卡爾根據地球固有振蕩推算出的地震強度是9.3級,意味著去年12月26日發生在印度洋的海嘯地震是100多年前人類使用地震儀監測以來所記錄到的第二大地震。迄今為止,人們記錄到的最強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發生在智利南部的大地震,它的強度高達9.5級。

就是今天,不光是印度洋海嘯地震引起的地球固有振蕩還在繼續,就是蘇門答臘和安達曼群島之間的印度洋海域也還是餘震不斷,每天都有十幾次。但和去年12月26日的主震相比,所有這些餘震釋放的能量都極其微少,合起來還不到單獨一次強度7.5級的地震所釋放出的能量。

此間,地震學家也對印度洋海嘯地震的具體過程有了細致的瞭解。這次地震的出發點是靠近蘇門答臘西岸的外海島嶼——錫默盧
島(Simeulue)以北幾公里大約20公里深的海底。這裡地處海洋地殼上的特殊溝造——巽他海溝,地殼斷層在此斷裂,裂縫沿著巽他
海溝向北延伸了1200公里,大約7分鐘後到達安達曼群島。裂縫兩側的斷層相互移位,在某些地方甚至錯開了20米。這次地震所釋放的能量是1976年到1990年期間地球上所有地震的總和,相當於上百萬顆原子彈的力量。

地震面波所及之處,地表振動,振動幅度前所未有。在斯里蘭卡測到的振幅就達9.2釐米,在和地震中心正對的地球另一端、拉丁美洲的厄瓜多爾,地表也還上下振動了1個釐米,可見釋放的能量之大。在地震發生的最初幾個小時,這些地震面波在地球上傳了好幾圈,只不過人們沒有覺察,因為它們的振動周期超過了兩分鐘,但它們卻逃不過敏感的寬頻地震儀。這些地震儀記錄下來的地震圖就是科學學家們進行分析的數據基礎。

看來,地球的這些振動也可以引發某些火山下的岩漿運動。比如在離地震中心1.1萬公里以外美國阿拉斯加的蘭格爾山(Mount Wrangell),地震學家們就發現,每當印度洋海嘯地震引起的面波經過阿拉斯加時,他們就可以監測到一系列的小地震。印度的大地物理學家加哈勞特也觀察到,中安達曼島上的一個噴泥火山在大地震發生後的頭幾天特別活躍,其表現之一是火山釋放的甲烷氣體發生自燃現象,噴泥火山口上持續幾天都可以看到一個幾米高的火焰。(施彥)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