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厚禮換厚遇-中國南美關係發生質的變化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1月19日

在APEC開幕之前,胡錦濤在南美已經拉開了驚人的一幕。中國對南美的經濟和政治戰略顯然發生了質的變化,這像是完全告別江時代後胡錦濤全球外交戰略全面更新的序幕。德國之聲線上記者為此採訪了一些專家,並評述如下。

胡錦濤夫婦在巴西圖片來源: AP

當中國主席胡錦濤本周二,11月16日抵達布宜諾斯艾利斯時,阿根廷的接待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的規格。阿根廷政府不惜任何成本和代價,對中國首腦的歡迎超乎尋常的隆重。至少50輛豪華轎車構成了一個幾乎看不到盡頭的行列,呼擁著胡錦濤夫婦。孩子們站在路邊,喜氣洋洋地揮舞著中國和阿根廷的國旗。

超級厚禮

從2001年來,阿根廷就一直處在與歷史上最嚴重的金融和經濟危機的鬥爭中。基爾希納爾總統終於有好消息可以拿給國人了。好幾天前就盛傳的消息得到了證實:中國在今後10年裡將在阿根廷投資近200億美元。

從經濟崩潰以來,阿根廷幾乎得不到來自歐美的投資了。據英國金融時報,2001年至2003年間,外國在阿直接投資從705億美元下降到305億。中國現在打算投資的領域包括電信和衛星技術,但大部分資金將投入基礎設施建設中。目前,負債纍纍的阿根廷財政根本就拿不出錢來搞基礎設施。

胡錦濤來阿根廷之前先去的巴西,也將得到幾十億的投資。中國與巴西就建一條石油輸油管,擴建鋼鐵和鋁廠、港口和鐵路達成了協議。

拉美和中國的利益非常吻合。圖賓根大學經濟學教授海茵茨.普羅伊瑟說:「尤其是作為原料和農產品的輸入國,中國對拉美國家具有巨大的意義。」

2002年來,巴西對中國的鋼鐵幾乎翻了一倍,達58億美元。此外,中國是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的主要買主。德卡銀行的分析師托爾多說:「對阿根廷來說,將來最大的增長將在肉類和鮮果的出口方面。」智利同樣得益於中國的原料飢渴,智利有世界最大的銅礦,中國卻缺乏銅資源。

托爾多認為,巴西和阿根廷從中國方面得益最大的將是基礎設施領域。不久前巴西在出口大豆的運輸和裝船過程中就遭遇了瓶頸。通過中國的投資,這些國家還能加大開發地下寶藏的力度。在阿根廷海岸,人們估計有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儲藏量。

超級代價

然而,阿根廷和巴西為北京的慷慨當然也是要付出代價的。這兩個國家已經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科隆大學中國問題專家托馬斯.沙爾平說:「這些國家至今在向世界貿易組織反對進口中國便宜產品方面特別努力。」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將使這些國家將來很難向世貿組織提出對中國補貼紡織和鞋工業這樣的責難。

因此,在阿根廷和巴西也出現了批評聲音,擔心給中國過多的承認會使拉美今後淹沒在中國廉價產品的汪洋大海之中。

拉美在中國至今的國際戰略中處於一個次要的位置。沙爾平認為,胡錦濤這次拱手端出的厚禮表明,中國進一步承認了「世界經濟的交織」。「看上去,北京政府作出了一個基本性的決定,即願意更多地接受進口。」以前,這個國家規定糧食的需求量最多只能有5%可以通過進口來解決。今天這個比例已經升到了10%。

超級戰略

從更廣的角度看,在剛剛進入的「完全胡錦濤時代」中,胡錦濤溫家寶開始大刀闊斧地修改,推出一個全新的外交戰略。三十年來,中國始終咬住毛澤東提出的「不稱霸」不放。在「半江時代」中,雖然中國已經在熱烈地討論所謂「和平崛起」,然而直到「半江時代」結束後,才真正地開始落實這個新外交。

以前中國一直拒絕七國或八國峰會,不久前中國財長首次正式應邀參加這個峰會已經發出了明確的訊號。中國向海外派出警察執行聯合國任務又是一個訊號。現在,中國首次大規模掏錢來改變世界態度,經濟上的考慮當然很明顯,然而它同時也更強調地表明,中國認為自己已經足夠強大,到了走向一個世界大國的時候了,無論在經濟上還是在政治上。

南美這個原來距中國遙遠的角落,怎麼忽然對中國有了重要的戰略意義?還是全世界對中國來說第一次成了一盤棋?看來,在蘇聯留下的空白出現15年後,第一次在地平線上露出了美國對手的魚肚白。

(施台芬.萊德爾 / 平心)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