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原材料市場 中國撼動美國地位

2012年9月12日

從前,在全球原材料及資源市場上,定調的始終是美國。而如今,美國只在石油消費上把佔頭把交椅,中國正在原材料市場上全面取代美國。

ARCHIV - Undatiertes Firmenhandout zeigt die Nickel-Mine Ravensthorpe von BHP Billiton. Es ist ein Fressen-und-gefressen-Werden und ein Milliardengeschäft. Den weltweiten Rohstoffhandel kontrollieren wenige Bergbau-Giganten, die aus Fusionen und Übernahmen entstanden sind. EPA/BHP BILLITON/HO AUSTRALIA & NEW ZEALAND OUT EDITORIAL USE ONLY EDITORIAL USE ONLY (zu dpa-Korr "Drückende Enge: Drei Giganten beherrschen den Eisenerz-Markt" vom 01.09.2010) +++(c) dpa - Bildfunk+++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現在依然還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但是其地位正在不斷被中國蠶食。這點在原材料市場上體現得尤為明顯。不論是鐵礦石、還是銅或者鋅,中國現在都已經是全球第一大消費國。

原材料的價格通常都是由大國主導的。目前,全球半數的鋼產量都來自中國。對於全球的鐵礦石企業而言,中國已經是首要銷售市場,與中國簽訂的供貨協議對全球的鐵礦石價格都有主導意義。

由於價格主導權旁落,美國的鋼鐵企業近年來可謂步履維艱。中國經濟在危機後迅速反彈,推高了鐵礦石價格。與此同時,美國國內的市場則沒有如此強勁的復甦勢頭。因此,面對不斷上漲的原材料價格,美國鋼鐵企業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而在稀土材料方面,中國的話語權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對高新技術產業至關重要的稀土材料,其全球產量的95%來自中國。事實上,中國已經掌控了全球的稀土市場。

事實上,中國已經掌控了全球的稀土市場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資源經濟專家考施(Peter Kausch)表示,美國其實是自己喪失了市場主導地位。他指出,由於短期內盈利空間較小,許多美國企業都撤出了稀土開采領域,將市場主導權拱手相讓於中國。而儘管許多國家現在已經開始重新投資稀土開采,但是奪回市場主導權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考施說,中國在確保資源供給安全的問題上,有著長期的戰略,因此並不會非常在意短期內的市場價格。在這種戰略主導下,中國的國有企業在非洲等地大舉收購礦山油田。近期,甚至有中國企業參與競購北美的原材料企業。

美國有意加強資源自給

考施還估計,10年內全球的銅礦開采就將面臨產能不足。屆時,在銅礦市場上唱主角的,很可能依然是中國。美國現在僅僅在石油消費上還保持著全球頭把交椅。這多少也是因為節能減排並不受美國人待見。同時,這也說明了美國加強資源自給、減小對全球市場依賴的緊迫性。不少專家預計,隨著美國加強能源自給,不少經濟落後地區將有望實現一輪增長。

圖片來源: DW/Christina Bergmann

但是,這同時也會帶來新一輪地環境破壞。不論是深海開採石油,還是在生態脆弱的阿拉斯加開采天然氣,都將面臨巨大的生態風險。

美國大舉開采天然氣,目前已經開始影響全球市場,甚至一度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原本從波斯灣開往北美的天然氣運輸船,紛紛改變航向駛往歐洲。美國甚至開始考慮進行天然氣出口。

但是,經濟專家考施認為,在其他原材料領域,美國並不會擴大開采規模。即便美國有意加大有色金屬開采力度,也需要很長時間。修建一座礦山,往往要10年時間方能竣工投產。

來源:德新社 編譯:文山

責編: 樂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