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去風險「」多樣化」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2023年7月2日

一段時間以來,「去風險」、「供應鏈多樣化」成為德國對華關係中的關鍵詞。然而德國工商大會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海外德企在多樣化方面遇到重大困難。

德國工商大會的調查顯示,海外德企正在盡力使其產業鏈多樣化,但在這樣做時遇到障礙
德國工商大會的調查顯示,海外德企正在盡力使其產業鏈多樣化,但在這樣做時遇到障礙圖片來源: Rupert Oberhäuser/IMAGO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工商大會(DIHK)的《德國海外商會聯盟全球商業展望》評估顯示,德國海外公司目前正在盡力使其產業鏈多樣化,但在這樣做時遇到了障礙。近半數(47%)活躍在海外的德企在尋找合適的供應商、商業夥伴時遇到了困難。

「對許多企業來說,多樣化現在是必須的,但一切並不是水到渠成的」,德國工商大會的外貿領域負責人特萊爾(Volker Treier)周日對路透社說。他介紹了這項調查的情況,表示許多事情「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改變」。

德國工商大會外貿領域負責人特萊爾(Volker Treier)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R. Jensen

路透社報導指出,德國工商大會針對該調查問詢了其全球5100個分支機構。

新冠疫情讓許多企業意識到,自己是多麼依賴中國等海外供應商。這種情況在俄烏戰爭中進一步凸顯,德國由於對俄羅斯天然氣的高度依賴一度面臨能源危機。根據德國工商大會此前的調查,三分之二德企因此開始尋找新的或者額外的供應商,一些已經找到了這樣的供應商。

德國工商大會的外貿領域負責人特萊爾對路透社說:「很明顯,德國經濟界並不是簡單地恢復日常業務,而是目前正在全面分析新冠疫情的影響和新的地緣政治風險。」

他表示,企業們感受到了多重危機,這些危機此前很少被放在商業戰略中加以考量,然而現在,企業們開始用更廣泛的框架來審視商業模式,以便在發生危機時有更好的準備。

中國:是夥伴還是對手?

05:09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特萊爾也指出,在一些情況下,「這需要巨大的投資」,目標是在供應鏈、生產地點以及銷售和收入市場都分散風險、建立起彈性。

在受訪者中,86%的人說,這個過程給他們帶來了挑戰。29%的人認為,在找到合適的銷售、採購市場方面存在挑戰;14%認為,在找到具有合適基礎設施的生產地方面存在挑戰;27%的人表示,在多樣化方面,成本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因素。

此外,還存在政治障礙因素。特萊爾說,「供應鏈盡職調查法、個別國家不透明的法規和貿易壁壘會減緩多樣化的步伐。」三分之一(34%)的公司認為法律和監管問題的增加是一個挑戰,相比之下,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公司認為貿易壁壘是一個問題。

(路透社)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中美關係震盪如何傷及跨國業務

02:32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