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反攻大陸」惹爭議 《GQ》事件延燒

2018年5月7日

台灣人到中國工作有「潛規則」?在台灣無傷大雅的玩笑卻觸動中國政治敏感神經。是該怪罪思想箝制還是不可避免的自我審查?

GQ Cover China
《GQ》目前對突然將杜祖業撤換相關報導沒有正式回應。圖片來源: Imago/UPI Photo

(德國之聲中文網) 台灣版《GQ》雜誌總編輯杜祖業原定接任中國版《GQ》雜誌總編輯。但因為「個人原因」突然不被聘用。根據台灣媒體報導,這個原因很有可能是杜祖業在他的歡送派對上披了一條「反攻大陸」值星帶。

針對此事,台灣時代力量總召徐永明在臉書批評,北京企圖在全世界大興文字獄,形塑恐怖氛圍,就為了迫使各國遵從中國的價值觀。他說:「經濟發展雖然顯著,但腦子似乎沒有同步開化,還是封建的中國,沒比秦始皇時代進步多少!」

台灣師范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范世平接受德國之聲訪問表示,「現在中國連一點政治的幽默開玩笑都不允許。」他說這種壓力是一種寒蟬效應,也開玩笑說,即便真的想「反攻大陸」,因為不是台獨,中國應該樂見。這種事件顯示中共政權對自己沒有自信。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資深講師林娟曾經出書討論台灣人到中國工作需要注意的事項。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她說,雖然「反攻大陸」只是開玩笑,但是活動遭到拍照並放上社群網站上。「中國對於媒體還有公眾訊息很謹慎,若遭到散播可能引發系列事件,所以控管不可避免。」她說,對於要去中國工作的台灣人,處理政治和歷史議題,還有台灣人身份要特別小心。這個原則過去十幾年都沒有改變。

GQ事件發生後連日在社群媒體上引起熱烈討論。根據多家台灣媒體報導,台灣陸委會被問到此事,雖未針對個案評論,卻表示「近期大陸對政治思想鉗制已達無限上綱、任意指控的程度,因言獲罪案件屢見不鮮。」也呼籲台灣民眾赴中國就學、就業,務必做好各項風險評估,保障自身權益。

戰時「反攻大陸」或「檢肅匪諜」等口號在台灣部份地區仍可見。但已成為觀光景點。圖為馬祖北竿上的標語。圖片來源: DW/Tsou Tzung Han

事件經過

台灣網路意見平台《換日線》登出一篇文章,標題為「《GQ》台灣版總編輯「西進」擔任中國版編輯總監,為何在 24 小時內風雲變色?」。內容提到5月3日GQ台灣工作人員慶賀杜祖業「北漂」擔任中國版總監,並舉辦歡送派對。結果在24小時之內,中國版《GQ》,《智族GQ》雜誌,就在其新浪微博官方帳號與其官網發表緊急宣告,表示因為「個人原因」,撤回聘僱杜祖業的決定,改為聘任現職的主筆與編輯副總監曾鳴。

《換日線》推測,撤換杜的原因可能是因為GQ台灣的同事在歡送會上,發揮創意製作了一條「反攻大陸」的值星帶,贈送給杜祖業。本來只是個「看似無傷大雅」的玩笑,原本也沒打算廣為散播。但杜背著「值星帶」和雜誌集團總經理的合影卻透過社群網站大量轉傳,導致杜祖業臨時遭到撤換。

反攻大陸,是中華民國政府自1949年遷往台灣後至1980年代前的政治主張與口號,意指反攻國共內戰後被中國共產黨統治的中國大陸。80年代後隨著兩岸情勢改變,這句話成為舊時口號。到了今天,「反攻大陸」已被當作一種台灣的老哏玩笑,多用在與中國和中國人互動時。

該文作者認為,即便「反攻大陸」這個口號,在台灣早已是「老掉牙」的哏,沒有人會認真看待,但對於中國的媒體管理者來說,這卻是一個開不起的玩笑、無法承擔的政治風險。

夏立民/游言 (綜合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