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電影節"蝶與熊的美麗相遇"
2009年6月29日六月的台北,總是交替著酷暑的晴烈與暴雨,但今年的台北天空,還多了來自德國柏林的光影。1990年再度成為德國首都的柏林,不僅有著濃厚的政治歷史與文化,隨著歷史與電影技術發展,在影史上也創造了各種電影類型與流派。這次的台北電影節除了介紹重要的柏林影片,更用電影帶大家走進柏林,認識這個充滿趣味與生命力的美麗城市。
台北電影節策展人遊惠貞說:"當我們聚焦在柏林這個城市,我們看到很多作品,它果然有足夠的份量。因為電影中以柏林為場景,而又在漫長的電影史上,經得起考驗的,然後近年來在票房上、口碑上有很好成績的作品,還真是不少,所以我們可以單就柏林這個城市做今年的主題。"
不同於往年台北電影節夾雜「國家電影」論述的影史綜覽,本屆片單更貼合城市主題,將選片範圍定調於柏林都會內,策展團隊更遠赴德國,與柏林電影博物館、德國電影中心交流,選擇多部具代表性、並相對罕為人知的「柏林影像」。
雖然「典藏柏林」單元中有不少女性主義、同志、或東柏林出發的政治觀點,但台北電影節策展人遊惠貞表示,今年並沒有刻意針對特定主題規劃片單,只希望透過不同年代的電影,映照出這座城市的古今風華,以及時代思潮、政治局勢的變遷。
台北電影節策展人遊惠貞表示:"透過電影去認識一個城市是蠻好的事情,這次我們也希望透過電影,讓沒有去過柏林的人,對柏林有一些瞭解。而且這個城市真是非常坎坷,它從上個世紀到歷經兩次戰爭,整個城市等於被毀掉、又重建,然後國家又分裂、再統一,那個波折是很少有的。就是說它曾經那麼繁華,然後繁華褪去,又再度慢慢站起來。這個很坎坷的命運,在很多影片中,都呈現出它在不同階段的面貌。所以我覺得柏林是少數光從影片就可以慢慢拼湊它的面貌的城市。"
相較於「典藏柏林」單元的經典電影,另一個「摩登德國」單元,主要是介紹發跡於柏林影展的德國青壯派導演。台北電影節策展人遊惠貞表示,柏林電影工業的風格很多元, 戰前的柏林生活舒服、優渥,當時的電影也有一種浪漫情調,戰後電影的氛圍則是嚴肅、沉重的。 至於當今年輕一代的東西就比較入世,許多影片中的角色都過著安逸的生活,胸無大志,不刻意追求偉大的成就,和媒體上所看到那種一板一眼的德國人很不一樣。
今年台北電影節其中一部開幕影片,特別選擇由沃夫岡貝克、法堤阿金等13位德國導演共同聯手拍攝的電影《德國09》,這部影片也是今年柏林影展的閉幕片,其中反應了導演們對時局以及對德國社會的感受。
台北電影節策展人遊惠貞尤其指出:"在德國,知識份子去關注國家大事,本來就是一個很好的傳統。德國09這部電影的13個導演其實是延續這樣的傳統,只是他們和早期的導演不大一樣,而且現在能接受嚴肅議題的觀眾也比較有限,所以德國09每一個短片,呈現出的問題和導演試圖給的答案,都是用一種很嘲諷的、很幽默的角度去表達。有一個共同點是,好像沒有一個人對現狀是滿意的,沒有一段表現出以我的國家為榮,但這反而是一個很好的民主精神。"
台北電影節自1998年創辦以來,經過多年的耕耘,已成為台灣電影界年度盛事,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口碑。除了由電影主題城市的交流對望,讓台灣觀眾深入認識主題城市的電影與文化,本屆電影節還規劃了「拉美小輯」,反映出拉丁美洲電影的風貌。另外「焦點導演」、「國際青年導演競賽」、「台北電影獎」等專題,也是重點項目。本屆電影節預定7月12日閉幕。
作者:尼爾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