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六四紀念,一場風雨不改的約定
2011年6月4日
在六四二十二周年紀念日,台灣總統馬英九發表聲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包容並珍惜異議分子的社會價值》,聲明指出:今天是6月4日,在這樣一個日子,特別值得懷念曾經為追求民主而勇敢付出代價的人們。六四事件遲遲未能平反,劉曉波、艾未未等異議人士又因言論遭到拘禁,這些都變成大陸融入國際社會、成為新興領導者的主要障礙。
正在台灣的"八九民運"領袖王丹也作為召集人之一發起了台灣民間的六四二十二周年紀念活動,6月4日晚七時,在台北市中正紀念黨和自由廣場,此次紀念活動將如約舉行。據悉,王丹在此次紀念活動上的演講題目為《天越黑,我們越要向著光明;路越長,我們越要奮勇前行》。
王丹:時間越長,信念越堅定
王丹在Facebook上發布即時消息:"剛才在自由廣場看了一直,舞台已經搭建好了,來自各個大學的同學們已經陸續到場並開始做籌備工作,大家比較提心的是會不會下雨,,不過也有同學表示,大家會風雨無阻。"
王丹也稱這是一場風雨不改的約定,一場薪火相傳的盟誓。
德國之聲電話採訪了即將參加紀念活動的王丹,問及他對馬英九六四聲明的看法,他認為:"坦率的說,馬英九這次的措辭比前兩次是有進步的,更強硬一些, 但還只停留在語言這個層次上,其實國共之間現在有很多語言之上的直接接觸和談判,我當然希望他不是把他的關心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是通過國共間的交流,落實在實際中。"
王丹也介紹了台灣對六四紀念活動的情況,他認為相比較香港,台灣年輕人對六四的關注要少一些,但近些年,台灣年輕人由於對台灣民主發展的前景越來越關心,最近一兩年,對中國人權狀況的關注要有所提高:"這一次台灣出現的六四紀念晚會,完全是台灣的大學自發組織的,很可能在今天晚上就會驗證,這是二十多年以來,台灣自發的最大規模的對六四的紀念活動。由此可以看到變化的趨勢是,台灣年輕人越來越關心中國人權和民主的狀況。"
王丹也表示,二十二年是一個很漫長的道路,但時間越長,信念也愈加堅定。期待每個人在不同的地方共同為中國的民主努力。對於中國政府一直拒絕承認六四屠殺學生的責任,王丹認為,這是由中國執政黨的本質決定的,對於中國政府已經沒有期待,他說:一個殺人犯,如果不把他送上法庭,他是不會承認犯罪的。"
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甚至不明白金錢以外的價值是什麼
德國之聲也採訪了此次台灣六四紀念晚會的負責人,台大歷史系的黃俊傑,作為香港人的黃俊傑,到台灣大學讀書後,深感台灣的大學生,相對香港的學生來說不太關心"六四事件",他認為有很多的原因,包括台灣本土的公共事件非常飽和,另外台灣的學生認為"六四事件"一直被藍綠陣營當作政治上的炒作,他們對政治鬥爭很反感。
據他介紹:"這次紀念活動是由台灣大學、清華大學、東吳大學、政治大學的學生一起組成工作小組,2月20號成立,從3月20日起開始籌備。現在的情況超出了預想,沒有想過有這麼多的人願意支持。雖然在人數上和香港沒辦法相比,但是意義很大。我們一直很佩服二十二年前為中國犧牲的前輩,我們自己現在做的事情相比二十二年前的學生運動和民主運動,無法相提並論,時代發展到現在,金錢觀似乎覆蓋了人的價值觀, 如果沒有他們的犧牲,我們不會明白民主有多珍貴,即使不談民主,我們甚至都不會明白金錢以外的價值是什麼。"
作者:吳雨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