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台灣地方大選倒數 高雄百里侯激戰

William Yang
2018年11月22日

週六的選舉將選出各縣市首長及地方民意代表。選戰中以台北與高雄市長選舉最受關注。專家普遍認為,這是2020總統大選的前哨戰。

Taiwan Tsai Ing-wen
本次地方選舉被視為總統蔡英文完全執政兩年的期中考。民進黨執政是否獲得民眾認可,本次選舉成為關鍵。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S. Yeh

(德國之聲中文網) 台灣四年一度的「九合一選舉」將在週六 (11月24日) 登場。除了備受各界關注的六都市長選情,本次地方選舉也被視為總統蔡英文完全執政兩年的期中考。蔡英文日前全國民調創執政以來新低。民進黨執政是否獲得民眾認可,本次選舉成為關鍵。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羅達菲教授 (Dr. Dafydd Fell) 接受德國之聲專訪。他表示,通常在總統大選後,隨之而來的是民間賦予的高度期待。當期待過高時,人民對總統施政的滿意度也容易快速下跌。這個現象在陳水扁跟馬英九時期都發生過,而蔡英文也正在經歷這個階段。在他看來,蔡英文過去兩年將包括年金改革、轉型正義及增強台美關係等競選承諾都兌現了。但這似乎無法滿足台灣民眾的期望。

他說:「她在婚姻平權這個議題上表現出來的態度,被支持者認為太過保守。不少支持者因此而失望。」

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王宏恩博士則認為,總統民調是否成選戰關鍵,仍然取決於民進黨候選人的素質及過去四年的表現。他表示,民進黨過去四年在桃園與新竹政績受肯定,以至於此次選情似乎很早就大勢底定。反觀在台北與高雄,民進黨候選人的聲望相對沒這麼理想,導致蔡英文過去兩年的表現給了一些選民用選票「教訓」民進黨的理由。他表示:「由於蔡英文現在民調很低,這也相對影響民進黨在台北市與高雄市的選情。」

台式民粹崛起?

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在過去幾個月內聲勢高漲,在台灣帶起一股「韓流」,也連帶拉抬了國民黨在部分縣市的選情。對此現象,專家都表示並不在預測內。王宏恩認為,台灣政壇出現「韓流」是因為民進黨在2016首次完全執政後,選民對他們抱有高度期待。但兩年過去了,民進黨表現不如預期,這也讓選民意識到,藍綠兩黨都不夠好。他表示,美國杜克大學 (Duke University) 所做的一份調查顯示,目前超過一半台灣民眾沒有政黨認同。這個比例是台灣史上新高。

他説:「當人們開始對大部分政黨失去信心時,他們開始專注在能立即見效的政策上,民粹主義便因此崛起。以這次選舉為例,台北市有部分選民認同柯文哲替北市府還了520億的債務,而有些高雄市民則支持韓國瑜禁止意識形態抗議上街的口號。」

羅達菲則認為,在民進黨治理高雄市將近20年後,加上本次提名的候選人並不是特別有魅力,這給了國民黨一個機會,而韓國瑜也成功利用此優勢獲取不少選民支持。就這一點,羅達菲認為,韓國瑜競選團隊的努力值得肯定。

2020總統大選前哨戰

週六選舉除了決定各政黨的地方版圖外,專家也認為,這會是2020總統及立委選舉的前哨戰。王宏恩認為,不管高雄市長選舉結果如何,韓國瑜在這次競選過程中已累積足夠的聲勢與支持,這將對他選後挑戰國民黨主席的位置有非常大的幫助。如果順利成為國民黨黨主席,他將有足夠的資源跟聲勢代表國民黨挑戰2020總統大位。

專門研究台灣與香港政黨政治的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博士生南樂 (Lev Nachman) 認為,柯文哲與韓國瑜這次選舉的表現將關乎兩人是否趁勢挑戰2020總統大選。他表示,兩人這次選舉的得票率與得票結構將決定兩人參與2020總統大選的機率有多大。然而他也提醒,單就兩人在台北市跟高雄市的表現並不足以預測兩人在2020的勝選機率。

他說 :「如果你假設韓國瑜能在高雄市幫國民黨翻盤,代表他能將這個模式複製到台灣其他地區,那這個假設就錯了。韓國瑜在高雄得到的支持並不完全代表選民支持國民黨。這只是證明韓國瑜彷效柯文哲論述風格的策略奏效了。」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南樂強調,本次選舉展現了台灣政壇過去幾年的轉變。從以往單純的藍綠對決,到現在第三勢力或無黨籍候選人漸漸竄起,這代表著選民的考量也正在改變。圖片來源: Reuters/P.Chuang

除了各界關注的六都市長選舉外,南樂認為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是第三勢力各黨的市議員選情。他指出時代力量這次提名了39位候選人,而最後有幾位選上,也將關乎他們2020年的立委選舉能有多大作為。他說:「我希望國際社會在談論台灣政治時,能開始注意到第三勢力政黨的擴張,而不是只關注藍綠兩黨。」

王宏恩認為,高雄市長選舉結果關乎蔡英文是否能繼續擔任民進黨黨主席一職。如果韓國瑜當選,蔡英文勢必得請辭黨主席職位,而這也有可能影響民進黨接下來兩年重大政策的走向。

他說:「如果由偏獨立的派系人士接掌黨主席,民進黨可能開始採取更具侵略性的策略。反觀如果仍由新潮流的人士接掌黨主席,我預期民進黨的政策不會有太大變化。」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