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台灣立法院選舉: 小黨林立誰與爭鋒?

羅法 | 楊威廉
2020年1月8日

1月11日在台灣舉行的大選,除了將決定新一任總統之外,也將選出新一屆的立法委員。 除了藍綠兩黨之外,今年的立法院選舉更是空前激烈。 德國之聲邀請專家分析選情。

Taiwan 2016 Anhänger von Freddy Lim, New Power Party
2016年,「時代力量」以第三勢力為號召獲得選票,但是今年小黨的競爭比四年前更加激烈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P. Lopez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的立法委員選舉實行單一選區兩票制,亦即在一個選區內只會有一名區域立委當選,但選民可以用另外一張選票投給屬意的政黨,讓該政黨推薦的全國性立委進入國會。

今年,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去年8月創辦的「台灣民眾黨」受到廣大關注,討論度直接超越在2016年成為國會第三勢力的「時代力量」。 相比起上一次選舉,「時代力量」今年的聲勢稍微下滑,但是仍然受到各界一定程度的關注。 然而,眾多政黨例如綠黨、台灣基進、親民黨等緊追在後,很可能會瓜分掉些許選票,影響到席次的分配。

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韋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王宏恩告訴德國之聲,藍綠兩黨所得到的票數可能會比2016年少,也就是兩黨加總起來可能不會超過70%。 剩下的30%選票在各小黨之間將如何分配,目前還沒有定論。

他說,根據現有的數據顯示,可能只有台灣民眾黨和時代力量能夠跨越5%的最低門坎,讓他們推薦的不分區立委進入國會,至於其他小黨有沒有辦法取得席次,就很難預測。

美國2020富爾伯萊特(Fulbright)訪問學者南樂 (Lev Nachman) 說,他原本在國民黨不分區名單出爐時以為民進黨會從中獲益,但是現在他又不能確定。 「也有可能韓國瑜會輸掉總統大選,但是國民黨仍然在國會選舉中表現得不錯。 這將會反映選民對執政黨的施政滿意度。 」

美國富蘭克林與馬歇爾學院政府系助理教授顏維婷也認為,小黨這次可能取得更多選票。 她說:「就連一些最支持民進黨的人都告訴我,他們不會投給民進黨,所以我想這也意味著更激進的泛綠政黨所取得的選票可能比我們預期的還要多。 」

然而,美國2020富爾伯萊特(Fulbright)訪問學者南樂 (Lev Nachman) 則提出完全相反的看法。 他認為,今年國民黨的聲勢比4年前更高,會引發泛綠選民的危機意識,讓他們的選票集中投給民進黨:「人們會擔心如果國民黨的候選人選上了怎麼辦,所以他們冒險把票投給第三勢力的意願就降低了。 」

專家認為,藍綠兩大黨在區域立委的選舉中仍比小黨更具優勢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ZUMA Press/W. Berrazeg

選舉制度對小黨不利

美國史丹佛大學台灣民主與安全項目主任祁凱立(Kharis Templeman)認為,雖然這次的選舉許多人都在關注小黨如何在政黨票中取勝,但整體而言台灣的選制設計仍然不利於小黨生存。

「從2008年開始,小黨很難拿到3到4個席次,因為在單一選區兩票制的設計下,一個選區只能有一個候選人,所以藍綠擇一成為常態。 除非你像2016年的時代力量一樣組成一個聯盟,否則你的候選人幾乎沒有機會勝出。 」

在這樣的背景下,祁凱立對於今年短期竄紅的台灣民眾黨的未來並不樂觀:「其實台灣民眾黨就是柯文哲自己一個人的政黨,背後沒有什麼意識型態。 」他認為台灣民眾黨幾乎承襲著親民黨的路線:儘管會吸引到一群不滿國民黨的民眾,但是還是很難長期生存。 他說:「這次他們可能可以進入立法院,但是他們能不能撐過兩屆大選,我打賭不會。 」

中國議題凌駕一切

祁凱立也發現,像社民黨、綠黨、信心希望聯盟這些政黨,都是主打特定議題的政黨,但是台灣的大多數選民對於議題的關注程度,卻不足以讓他們把票投給這些政黨。

祁凱立說:「人們大可自由的選擇要支持哪一個小黨,但是結果是,這些小的、有理念的政黨都沒有辦法勝出。 」他說:「所以我認為這不是供給的問題,而是需求的問題。 」

祁凱立分析,這個現象可以有兩種解釋:一個是關注特定議題的選民人數不夠多,另一個是在社會議題上站有主張本身沒辦法吸引選民。

他進一步解釋,這可能是因為「中國議題」壓制了一切其他的議題。他說:「中國議題主導台灣的政治生態是有道理的,因為這個議題攸關台灣人的生死存亡。 」

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在金門的選舉看板,直接打出「拒絕中共一國兩制」的口號圖片來源: DW/C. Zhang

他發現,兩岸立場也是國民黨和民進黨主要拿來穩定票倉的核心主張:「人們關心政黨在兩岸議題上的立場。 而當人們多次投票給某個政黨之後,更容易對該政黨發展出某種相關性,很難再轉去其他政黨。 」

2019年初習近平提出「九二共識一國兩制」,再加上香港反修例示威的動蕩,「中國因素」幾乎主導了台灣所有的選戰話題。 不僅總統候選人需要為兩岸立場表態,有些立法委員候選人也以統獨作為口號吸引選票。 相對的,環保、能源、勞工等民生議題便相對被排擠。

這也導致1月11日的選舉,反映出的不只是各立委候選人本身的能力,更多的是反映了選民對於其所屬的政黨所代表的兩岸立場是否支持。而在兩岸立場相近的泛綠政黨當中,得票比例才會反映出民眾對執政黨-民進黨施政的滿意度。

金門:昔日「反共前線」如今兩岸窗口

03:03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