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台灣總統大選:中國如何看賴、侯、柯

2023年12月18日

台灣2024年大選最後倒數30天,隨著在野的國民黨及民眾黨「藍白合」破局,如今三黨候選人組合都已底定。中國正密切關注這場選舉,專家認為儘管中方不樂見民進黨繼續執政,但對於當前兩大在野黨候選人似乎也有所顧慮。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左至右)。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左至右)。圖片來源: Kyodo/Yomiuri ShimbunAP/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即將在2024年1月13日舉行總統及國會大選,在各界持續關注中國是否會以任何形式介入台灣大選的同時,北京究竟如何看待3組主要候選人,格外耐人尋味。專家向DW表示,民進黨若再執政4年,中方採取的行動與蔡英文政府時期差異不大,但侯友宜和柯文哲若當選,有可能讓中國改變當前對台措施。

當前台灣3個主要政黨推選出的正副總統候選人都已經確定。執政的民進黨由現任副總統賴清德配上前駐美代表蕭美琴;國民黨則由警察出身的新北市長侯友宜,搭配過去被稱為「政治金童」的前立法委員趙少康;民眾黨正、副總統候選人為前台北市長柯文哲,與曾被視為台灣新光財團接班人的現任立委吳欣盈。

「藍白合」告吹後,柯文哲在台灣幾項主要民調中都處於落後狀態,賴清德則維持領先。根據《美麗島電子報》16日公佈的民調,「賴蕭配」支持度35.2%、「侯康配」32.1%、「柯盈配」則為19.7%。

台灣2024總統大選誰能脫穎而出?

05:24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民進黨「賴蕭配」延續現狀僵局

從中國早前對外的表態中,顯而易見的是北京不希望民進黨繼續執政。賴清德早前稱他當選後,兩岸開戰的機率最低;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則回應「台獨」意味戰爭,並批評賴清德過去自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就是戰爭製造者。

台灣國策研究院副院長郭育仁向DW指出,北京認為民進黨的立場就是要「倚美謀獨」,對於賴清德的基本底線「跟蔡英文路線一樣,就是所謂的維持現狀」。

他也提及,今年11月的舊金山「拜習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美國總統拜登表示,希望美方能支持「和平統一」,因為「(台海)現狀不能無限期拖延」。儘管表面上是在向拜登喊話,但郭育仁認為,習近平的說法實際上就是藉此在對民進黨施壓。

民進黨由現任副總統賴清德搭配前駐美代表蕭美琴參選圖片來源: Chia-Chun Yeh/DW

美國盡職調查公司中國事務分析員陳偉一(Richard Chen)則告訴DW,北京雖然把民進黨的「賴蕭配」視為「雙獨(毒)組合」,但這樣的說法並非針對賴清德或蕭美琴個人,不論今天民進黨推出哪個人選出來,北京方面都很可能會發表此類聲明。 因為無論如何,北京擔心若民進黨繼續當家,也會進一步促使台北與華府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陳偉一也提到,北京如今「瞭解但不願意接受」的事實是,近年來,民進黨主張以台灣為中心的理念越來越受到年輕選民的歡迎;反之,認同「中國是國家一部份」的年輕人則是越來越少。

今年7月出訪美國時,賴清德曾投書外媒提出「四大支柱」,內容涉及強化國防和維持兩岸現狀,也被視為是當前蔡英文政府對中政策的延續。

國民黨「侯康配」恐成美中夾心餅

郭育仁認為,雖然北京不希望看到民進黨繼續執政,但對於侯友宜和趙少康的組合也不見得比較放心。若明年侯友宜勝選,北京的期望值一定也更高,那麼對於侯友宜來說,勢必會面臨夾在美中強權之間的「兩難」困境,來自中美的壓力也「必然」比賴清德當上總統更高。

延伸閱讀:客座評論:香港人看台灣總統大選

他指出,中國除了會針對當前台灣跟美方的軍購案向侯友宜施壓外,台灣已經跟華府完成第一階段談判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究竟要不要持續下去,會成為侯友宜的難題。郭育仁說,美國如今將該倡議作為對中國貿易「去風險化」很重要的一環,「持續推(倡議)的話一定又得罪北京;你不推的話,你會得罪美國」。

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資料照)圖片來源: Ann Wang/REUTERS

在郭育仁看來,中國最在意的就是美國的科技封鎖,而台灣身為「 晶片四方聯盟」(Chip 4)成員之一,是否要持續配合美國,推動半導體供應鏈的去風險化、強化韌性,對侯友宜來說也是考驗。

陳偉一則指出,北京似乎為了避免被指稱「介選」,至今仍避免公開支持「侯康配」組合。雖然國民黨多次重申要維持兩岸關係,但侯友宜越來越關注台灣的安全和對中國侵略的威懾,最終可能會給北京帶來懷疑和不確定性。

早前,國民黨曾將明年大選形容為「和平與戰爭的選擇」,除了重申「九二共識」外,侯友宜曾公開主張「反對台獨,不會引戰,賴清德支持台獨會引戰」,而他「一定會避戰、備戰」。

值得注意的是,侯友宜在今年9月訪美時,公開嚇阻(Deterrence)、對話(Dialogue)、降低風險(De-escalation)的「3D戰略」,其中嚇阻代表的是提升台灣國防自衛能力。今年12月他還承諾,若當選,將制定「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戰略」,作為3D戰略的延伸。

民眾黨「柯盈配」 學者:機會主義者

郭育仁說,柯文哲是3組候選人中相對典型的「機會主義者」,並指出他目前在外交,包含兩岸政策上並未提出非常具體的論述。

「藍白合」破局後,民眾黨柯文哲民調居於下風(資料照)圖片來源: Wally Santana/picture alliance/ASSOCIATED PRESS

他表示:「這個對華府、對北京來講,如果台灣出現這樣子的領導人的話,那情況會是最糟糕的,因為台灣的執政者如果是機會主義者的話,美中並沒有辦法確認台灣的政策走向,所以他們自然而然會把情境設在最差狀況,這個對台灣是最糟糕的事情,就是你執政者沒有一個政策主軸在走。」

他認為,對美中雙方而言,柯文哲當選會讓兩國必須拉長對台灣的政策摸索期,且還需要「試探」柯文哲的政治軸線到底是什麼,「不管貿易、不管軍事,不管科技上面的政策,這段摸索期對台美或兩岸關係來講,都是非常不確定的變因」。

台灣2024總統大選:首投族支持誰?台海和平誰最穩?

04:57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柯文哲曾表示外交政策會依循蔡英文路線,但對中國的基本戰略是「台灣自主,兩岸和平」,對中國要嚇阻與溝通兼顧,具備足夠國防能力,並且避免擦槍走火,「千萬不要認為台灣一定不會發生戰爭」。

事實上,從賴、侯、柯3組候選人的論述中可以看到,共通點是3人都表態要強化台灣國防實力。但郭育仁指出,雖然大家都主張加強自我防衛能力,但論述跟實際上的做法非常不同。侯友宜喊出將台灣義務役從一年再度縮減為4個月其實就是非常明顯的態度,「嘴巴講重視國防,可是(三組候選人)實際上的做法一定會有很大的差異」。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