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當初大學考不好,想說軍人收入不錯又能幫家裡省錢,就決定從軍,」回想十年前的決定,已退伍近2年的鄭郁穎雖不後悔,但談起這段軍旅生涯,語氣卻滿是無奈與失望。
10月初,解放軍密集靠近台灣近海,台海局勢緊張。台灣國防部長邱國正日前稱對「國軍」信心十足,但退伍軍人鄭郁穎卻不以為然,她向德國之聲坦承,對於台灣自我防禦能力持存疑態度,並透露,台灣新兵的基礎訓練不夠確實、也不扎實。
她說:「一般基礎訓練期間,會有基本禮儀、打靶及500公尺障礙等等,但這些訓練幾乎每個人都會通過,目的是要讓新兵趕快成為正式軍人,因此就算姿勢不正確、動作不確實,長官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他通過。」
訓練不扎實
根據台灣國防部規定,志願士兵入伍後,要接受8周的基礎訓練,訓練結束後若合格就能正式成為軍人。根據台灣國防部4月公佈的數據顯示,台灣志願役共有16萬9200人。
鄭郁穎指出,因募兵困難,為了希望能增加軍人數目,很少會退訓。她續指,在軍中這十年,許多操演都只是模擬演訓,像是手榴彈等都放在倉庫裡,從未使用過,並稱:「軍教片都騙人,這樣的訓練怎麼敢打仗?」
延伸閱讀:台灣人對國防沒信心 部長:戰機不是塑膠
另一名不願透露姓名、在澎湖擔任上士的職業軍人則持不同看法,服役11年的他,對台灣防禦能力很有信心,並說,近兩年增加很多實際操演的課程,因此相信「自主防衛上仍能做到一定程度」,只是通信、通聯手段目前尚無法與其他國家相比。
他向德國之聲透露:「當別人都在用資訊網路平台實施作戰實況通聯時,我們仍在使用自主研發的頻率發射通信器材作為通聯。」
近年來,台灣強調「國防不能仰賴對方的善意」,開始加強國防軍備自主研發,展開「國艦國造」、「國機國造」、「潛艦國造」等計劃。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這些台灣製造。
圖片來源: Chiang Ying-ying/AP Photo/picture alliance台灣首艘潛艦國造「海鯤軍艦」2023年9月28日舉行下水典禮。台灣總統蔡英文在致詞時說,「我們做到了」,「歷史將會永遠記得這一天」。海鯤號造價逾493億新台幣,長約70米,寬約8米,高度18米,配備6具魚雷發射管、MK48重型魚雷、UGM-84魚叉反艦飛彈。蔡英文表示,海鯤號將於2025年投入使用,屆時台灣將會有三艘具備完整作戰能力的潛艦。但一些防務分析人士認為,海鯤號入列服役可能需要更長時間。台灣目前有兩艘劍龍級潛艦,是上世紀80年代向荷蘭購入。
圖片來源: Chiang Ying-ying/AP Photo/picture alliance雲豹裝甲車(CM-32/33/34)是中華民國陸軍兵工整備發展中心研發的八輪傳動裝甲車,於2002年完成首輛原型車。圖為CM-32指揮車型。而CM-33為榴彈機槍裝步戰鬥車,CM-34為30公釐機炮裝步戰鬥車。據中央社援引台灣國防部資料,雲豹八輪甲車共可乘坐9人,巡航裡程達800公里,轉向半徑11公尺,採用八輪全時傳動模式,具高度機動、越野與涉水能力。台媒報導稱,CM-34最高速每小時100公里,車身防護可抗12.7公釐機槍射擊,武器系統有效射程3000公尺。
圖片來源: gemeinfrei「玉山艦」是新型兩棲運輸艦,該艦於2021年4月13日在高雄港區下水。中央社援引台灣海軍報導稱,此軍艦將擔負兩棲作戰、外離島物資支援、人道救援等任務。此運輸艦以台灣最高峰為典故,命名「玉山艦」,預計2022年交艦。
圖片來源: Ann Wang/REUTERS台灣總統蔡英文和國防部長邱國正等人出席了「玉山艦」的下水典禮。蔡英文表示,玉山艦除了是台灣海軍首艘萬噸級兩棲運輸艦外,「更是依據國防戰訓需求而設計建造,是國艦國造的另一里程碑,相信有了這艘運輸艦加入,能強化海軍執行任務能力,讓國防力量更加堅實」。
圖片來源: Ann Wang/REUTERS根據中華民國海軍網站,台灣「國艦國造」計劃對於沱江軍艦建造、磐石軍艦建造和光華六號後續艇建造給出詳細說明。其中沱江軍艦係(圖)為迅海計畫建置的多功能三級艦;具有雷達隱身功能和「強大的打擊火力以及高存活性設計」。第一艘原型艦2012年11月動工建造,2014年3月舉行下水儀式,同年12月交付。
圖片來源: Sam Yeh/AFP/Getty Images磐石艦的全名「磐石號快速戰鬥支援艦」,屬於油彈補給艦。其名稱典故來於台灣百岳之磐石山,在2015年1月交艦,是台灣排水量最大的船艦。據報導,磐石艦擔負油彈補給與人道救援任務,艦上有野戰醫院,甲板與機庫可以各停放一架33噸直升機。
圖片來源: Kyodo/picture alliance光華六號後續艇是台灣國際造船(CSBC)為中華民國海軍製造的導彈快艇,屬於近岸作戰打擊兵力。這是依據中華民國海軍「光華六號」計劃案建造的導彈快艇,中華民國海軍網站表示,「因應台海戰備需求,海軍需籌建性能較優、耐波性較佳之大型飛彈快艇」。「光華六號」計劃共建造30艘導彈快艇,全案已於2011年12月2日完成。
圖片來源: Sam Yeh/AFP/Getty Images除了「國艦國造」外,也有「潛艦國造」,也就是自制防禦潛艦。中華民國海軍自行研究並設計建造的柴電潛艦在2014年時開始規劃,並於2016年首度正項編列預算啟動。該自制防禦潛艦由台灣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負責規劃並與美國企業洛克希德馬丁共同研製,排水量大約2500噸到3000噸之間,由台灣國際造船公司負責建造。預計首艘原型潛艦最快2024年下水、 2025年正式成軍。
圖片來源: Ann Wang/REUTERS除了艦艇外,台灣在反艦飛彈和制海武器領域也進行自主研發,最有名的當屬「雄風」系列。該類型的反艦飛彈普遍裝備於大中小型作戰艦艇上,其研製始於上世紀70年代末期,分I/II/III三個型號,其中圖為III型(簡稱「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台灣軍方沒有正式公佈「雄三」的有效射程。
圖片來源: Ritchi B. Tongo/EPA/picture alliance經國號戰鬥機又稱F-CK-1戰鬥機,這是台灣在美國技術協助下設計、開發的一種輕型超音速多用途噴氣戰鬥機。在中華民國空軍的規劃下,此戰鬥機與台灣從法國採購的幻影2000-5戰鬥機以及從美國採購的F-16戰鬥機,一同構成台灣空軍防衛的主力。這是1980年代在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指示下展開的「自制防禦戰機」,命名為「經國號」以紀念蔣經國。
圖片來源: Chris Stowers/AFP/Getty Images台灣自主製造戰機的發展專案分四個部分,分別為「鷹揚」、「雲漢」、「天雷」和「天劍」。其中「鷹揚」發展機身,「雲漢」發展引擎及其相關係 統,「天雷」發展航電系統,「天劍」發展空對空導彈。圖為天劍二型空對空導彈,此中程導彈是由中華民國中山科學研究院在美國協助下為經國號戰機所研發生產的裝備。
圖片來源: Sam Yeh/AFP/Getty Images蔡英文上台後力推 「國機國造」計劃,圖為被視為台灣本土製造代表之一的新式軍用高級教練機 「勇鷹」,該原型機在2019年9月亮相。據媒體報導,勇鷹(T-5 Brave Eagle)屬於第五代高級噴氣教練機,也能在「平戰轉換」的需求下轉換為攻擊機的角色,執行防衛作戰的任務。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Chiang Ying-Ying銳鳶無人機,原名 「中翔二號」無人機,是台灣中科院研發的戰術型無人飛機系統。據報導, 此系統具有快速部署、長時滯空巡偵、目標監偵定位、電子反干擾與即時影像傳輸等功能,目前在台灣島地面部署,進行戰場偵察、不對稱作戰與提供天然災害救災資訊等任務。
圖片來源: gemeinfrei除了「國機國造」計劃外,台灣也在反戰術彈道導彈方面推出 「層系計劃」,由中華民國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發天弓防空系列。其中,天弓三型(簡稱「弓三」)被專門編列為 「強弓專案」。據研發者介紹,弓三武器系統除了飛彈及箱之外,其射控系統包含相列雷達、戰術中心、電源車、通信中繼及發射架,可同時接戰高性能戰機、巡弋飛彈、反輻射飛彈及短程戰術彈道飛彈等多目標威脅。
圖片來源: Sam Yeh/AFP/Getty Images雷霆2000多管火箭系統是高度整合的射擊指揮系統,是台灣參考各國現代化設計後自力研製的多管火箭炮。該系統1997年正式公開,2012年9月1日移交台灣陸軍。據報導,整套系統以射擊指揮車、炮車、AT8X8彈藥車和三種規格的炮兵火箭組成。這一射擊指揮系統具有可自行判斷彈種、自動依彈種計算射擊諸元、自動調整發射器高低角度與射界等特點。
圖片來源: Yin-Shan Chiang/ZUMA Wire/imago images 被問及中國軍機最近密集進入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營區氣氛是否更為緊張時,擔任陸軍的他表示,並未有明顯感受,並認為,海、空軍的壓力可能會比較大。不過他也強調:「各種不同的狀況及演練的力度都有加強。」
志願從軍的人是誰?
就鄭郁穎的觀察,大部分志願從軍的台灣人,不是沒有明顯志向,就是為了改善家境。台灣國防部官網顯示,基礎訓練期滿合格後,服役前4年的月薪約3.5萬新台幣(約8千人民幣),比台灣最低薪水2.4萬要多上許多,加上吃、住都在軍營內,存錢相對容易。
另一名匿名的現役軍人也向德國之聲說:「大家比較像是為了穩定薪水進來的,反而不像美軍或其他國家是為了保衛國家而從軍。」鄭郁穎對此表示認同,她說:「真的為『保家衛國』而從軍的人,可說是少之又少。」
駐澎湖的陸軍上士也同意這個說法,他向德國之聲表示,大部分從軍的人都是為了穩定的工作及薪水,或是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並說:「志願役目前的薪資在社會上算是優渥的,很多年輕人也是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態從軍,就算不適應還是可以選擇放棄退伍。」
拔草掃地、軍歌比賽
除了社會對軍人態度不夠友善,軍中的僵化制度及不容挑戰的組織文化也為人詬病。受訪的兩名台灣軍人都向德國之聲表示,軍中官僚主義盛行,很多事情都是為了滿足長官而做。
鄭郁穎指出,當年她服役期間,軍中整體士氣低迷,很多軍人的心態都是「錢領一樣多,為何要多做事?」她認為,可能是因為覺得離戰爭太遠,而沒有危機意識,上宣導課程只會覺得煩,而不認真。
她更說,軍隊會做很多沒意義的事情,花很多時間在環境整潔,「像是拔草、打掃等,又或是為了准備軍歌比賽,練到很晚等等」。
鄭郁穎所描述的事情,蔡英文顯然有意識到,她在2016年曾表示「油漆新不新、草除得幹不幹淨,都不是最重要的事」,因為「光是油漆和除草,不會讓國軍更好」,不過鄭郁穎是在2019年退伍,顯然台灣軍中類似現象,並未因蔡英文的發言而有大幅度的改善。
軍事專家、台灣海軍前新江艦艦長呂禮詩直言:「背軍歌,打仗可以幹嘛?」,他舉例,用槍時機和要領很重要,但長官卻叫你背很多教條卻沒詳細解釋,「軍中花太多時間在沒意義的事情,侵蝕了訓練時間」,並續指,「若訓練不熟練的話,上戰場時還要想,那根本就只是『炮灰』」。
組織文化待改革
呂禮詩認為,台灣軍中的另一個問題,是長官很難接受新觀念,這常會打擊部隊士氣。他解釋:「軍中不容挑戰長官的思維,因此沒人敢講,長官接受新知的速度就很慢。」
他舉例,台灣派很多軍人去外面學習新知,但回來後為何沒有改變?就是因為沒人敢討論,如今他樂見「美軍為台灣軍隊訓練,直接『灌溉澆水』,而不是像過去種子教官回國後,無法發芽。」並稱「若台灣軍隊要進步,部隊的問題應該要拿出來討論的,長官的想法也必須與時俱進,世代要互相磨合」。
延伸閱讀:蔡英文證實美軍駐台 北京批美「切香腸」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所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則對台灣軍隊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他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曾對台灣軍隊士氣低落及裝備落後時評論稱:「這是民主國家才會有的狀況」。
他認為,西方國家軍隊也經常有類似聲音出現,譬如有些國家會覺得自己軍隊太肥,有些國家覺得他們的食祿不好,這些都是廣義的問題,稱之為軍事文化,但還不至於是士氣的問題。
不過台灣軍隊的士氣低落仍是常被討論的焦點,呂禮詩稱,軍中長官太差,兵留不住就會退伍,另外一種就是士兵想調離單位,長官就會被檢討。
鄭郁穎也向德國之聲透露,軍中很多長官怕被申訴而影響升遷,因此在訓練新兵上也會教為寬松,這是軍中沉痾,層層堆疊,讓她無奈。
社會低位不高
雖然台灣軍隊士氣常被檢討,但在澎湖服役超過10年的上士,對作為軍人仍備感光榮,且認為軍隊內的士氣並未如外界想像的差。但他曾協助招募軍人,也坦承,募兵真的很困難,最大的原因是軍人在台灣的社會地位不高,且若軍人犯錯也常會被不成比例的放大,導致軍隊觀感不佳,「所以很多父母不願讓孩子從軍」。
呂禮詩則分析,台灣社會對軍人的觀感有歷史淵源,國民政府遷台時期,許多基層的軍人教育水準不高,因此普遍存在「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刻板印象,當兵不被視為崇高的職位。
他並補充,現代社會常會以高標準看待軍人的種種行為,把軍人視為「聖人」一般,有犯錯媒體就會大篇幅報導,這對軍人並不公平。
呂禮詩對德國之聲表示,現在大家關注軍隊,是個改革的時機,但刻板印象很難翻轉,也不是短時間就能解決的。他也提醒:「若大家對現役軍人有很高的期待,但他也要能夠有保家衛國的能力,不空洞而是真實的實力」。
台灣政府似乎也知道這樣的情況,總統蔡英文曾多次表示「要持續強化國防能力,讓國人對國軍有信心」,2019年時更曾鼓勵軍人穿軍服上街,希望「國軍」能以身為軍人為榮。
然而,當局喊出的信心及光榮目前仍未顯現在台灣軍隊上,呂禮詩說:「自我防禦的信心建立不是喊著就有力,而是要實際作為。」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