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名記」功成萬骨枯

2003年3月27日

戰爭發生在伊拉克,也發生在電視裡。有幸被「植入」聯軍坦克裡的記者將晃動模糊、看不出時間地點人物的畫面傳到世界各個角落的臥室裡,沒有這個特權的戰地記者畫面不夠,則用批評來湊。在伊拉克的熊熊戰火中又誕生了一批「名記」。

電視裡看戰爭-安全又客觀圖片來源: AP

人類歷史上還沒有哪一場戰爭象正在進行的伊拉克戰爭那樣,在沒開始前就張揚得讓全世界都知道了,讓全世界都討論過了,在開始後讓全世界都看到了。儘管如此,媒體和公眾輿論還是不滿意,嫌得到的畫面和消息太少了。

德國私營電視台RTL的烏利希.克羅澤有幸被「植入」聯軍的坦克,他為此感到如此驕傲,以至於時不時忘記了自己是在哪裡,該幹些什麼。他的女同事安托尼亞.拉多斯勇敢地留守在巴格達,從旅館的房頂上為德國觀眾現場電視直播,從而本人也從戰地記者變成了戰地女明星。德國電視二台的戰地記者烏利希.逖爾格則沒那麼風光,只能通過電話來描述巴格達,而且還時不時被伊拉克的監督者從手裡搶走電話,並慘兮兮地給觀眾留下一句:「我必須要中斷通話了...」

即使是他能暢所欲言,也時常讓觀眾感到好困惑。例如,電視二台的主持人在播音室裡鄭重宣佈說:「對巴格達的第二波轟炸開始了...」,而站在巴格達旅館房間窗前的逖爾格馬上「辟謠」說:「不可能!巴格達現在很安靜!」過了一陣,德國播音室裡的主持人說「巴格達寂靜得讓人感到恐怖」,而逖爾格則在電話中激動地說,爆炸聲把旅館的玻璃都快震裂了。主持人只好打圓場說:「這真是一次不同尋常的戰爭,消息少得可憐。」

消息不夠,批評來湊。媒體得不到足夠的原材料來「炒作」戰爭,乾脆就在媒體報導本身是否客觀上大做文章,將炮火對准美國軍方,批判美國人操縱媒體,通過500名「植入記者」搞有利於自己的宣傳。第一次海灣戰爭時,有一批記者們抱怨美國人提供的是「手術修理」過的圖片,裡面看不到流血、傷亡和恐怖;現在,同樣的這班人卻抱怨那些「植入記者」發來的圖片太血腥。這樣,戰爭本身已經成了報導中的配角,對戰爭的報導倒成了被關注的對象。批評來批評去,無非是說自己的報導方式最嚴肅最道德,而別人的報導都是宣傳、是操縱、是追求聳人聽聞。

德國電視一台在卡達美軍指揮總部的戰地記者抱怨軍方嚴格控制訊息,「訊息分配上的不公正」,而他的在科威特的同事更是一肚子怨氣,說「只能對軍方新聞處通過電話採訪」。也許,美軍在制定作戰計劃時應該邀請記者來旁聽,在新聞發布會上多媒體演示作戰步驟並徵得記者們的同意,這樣記者就會覺得美軍公正得體了。

電視一台留守巴格達的記者斯蒂芬.克勞斯在開戰前是德國記者大軍中的無名之輩。戰爭打響前夕,電視一台出於種種考慮將自己的「名記」約爾格.阿姆布拉斯特撤出了巴格達,克勞斯作為自由記者自告奮勇頂替了阿姆布拉斯特在巴格達的位置。這位年輕後生在戰地報導中很精闢地說:「我不知道是否有人受傷和死了,這還要進一步搞清楚。」一家德國很有影響的大報揭發說,這位一心想成為「名記」的「小記」奔赴巴格達前曾說:「戰爭是我的一個機會,我會一舉成名。」

戰爭不但給很多做著「名記」夢的人帶來了機會,也給一些專家、學者和退伍軍頭們帶來了沽名釣譽和發揮余熱撈外快的機會。一些退休的將軍或所謂的軍事專家在電視演播室裡象金融專家分析股市行情一樣煞有介事地為觀眾講解戰事的進展。如果有一天美軍真的同伊拉克人展開了巷戰,大概電視上就會請來本來輪不上說話的退伍校官告訴觀眾,手榴彈爆炸是很可怕的。據說,有一位退休將軍在開戰前已經為電視台開好了價:預定十場則價格優惠,而且買十送一,每講十場就義務講一場。

有一些所謂「中東問題專家」平時難得露臉,戰爭開始後在電視上唾沫星飛濺地說自己多麼瞭解中東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多麼熟悉阿拉伯人的心態,並動輒說出諸如「局勢要失控了」、「要遍地燎原了」之類的預言。有一位叫做米夏爾.呂德斯的仁兄在一年多前的美國反恐戰爭期間是「阿富漢專家」,在電視屏幕前為廣大德國觀眾這樣分析過錄象上本-拉登的肢體語言:雖然本-拉登嘴上是在發布暗殺命令,但是他的沖鋒槍並沒有拿在手裡,而是支在牆上,因此本-拉登其實是在發出和解的訊號。伊拉克戰爭打響後,這位仁兄又變成了「伊拉克專家」,在電視上說因為美國對伊拉克實行封鎖政策,已經有好多年不能往巴格達打電話了。而同時另外一個電影片道播放的是一名在德國的伊拉克學生剛剛與巴格達的父母通了電話,在知道父母在轟炸中平安無恙後激動得熱淚盈眶。

大大小小的明星們自然也少不了在電視上發表他們對戰爭的看法。剛剛在RTL電視台舉辦的「德國選拔超級歌星」比賽中獲得「超星」稱號的19歲的小夥子亞歷山大一臉深沉而明星地對著鏡頭說:「戰爭不好,我反對。」選拔賽中進入前4名的亞歐混血女孩瓦內莎嗲嗲地說:「我才17歲,我要成名,正準備去美國錄音,這時候發生戰爭可真討厭哦。」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