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向德國的「未來海歸」招手

艾柯2002年11月19日

人在德國的中國學子中有人抱怨居留德國就像一隻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雞勒。留在這裡還是做海歸,成了一個討論的話題。至少,中國高新技術開發區已經帶著高薪的承諾來到德國向他們招手。

上海的蓬勃發展,讓未來海歸們感到個人發展的前景也頗為壯觀圖片來源: AP

來自天津的彭先生受職於全球最大的企業內網軟體公司SAP,是一位在德國拿到博士學位的資深軟體設計師。上周末(11月16號)彭先生剛剛從美國出差飛回法蘭克福,拖著行李順道來到了法蘭克福火車站附近的DZ大廈,這裡的紫園中餐廳裡正在舉辦一場由中國國家科技部所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協會牽頭,向「未來海歸」們招手的人才招聘會。

在德國,諸如詢問高薪多少、是否家有洋房都是不受歡迎的問題,但是憑著彭先生的名片,即可想像這是所謂打入德國主流社會的外來中產階級。象彭先生這樣的博士們遊走在各技術開發區的招聘台前,按彭先生們的說法是「順便走走看看」,瞭解一下國內的行情。至於是否會響應來自祖國開發區的號召,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許多張華人的面孔聚集在德國的一個大廈裡,這在平時並不多見,主辦這次招聘會的人員頗為滿意,他們面帶驕傲地介紹,光臨會場的華人學子有200多位,其中有約50人頂有博士的桂冠。

中國的白紙最多

這群人中很多還是在德國高校「鍍金」的學生,沒有畢業已經開始在人才市場打探行情,這些未來的海歸派來自管理、生物、醫學、機電等專業領域。如今德國經濟不景氣,各大公司紛紛裁員。面對中國年經濟增長7%的速度和巨大的市場,對於很多來自中國的人才來說,「出口轉內銷」是個人事業發展的最佳選擇。也許正如中國的媒體報導,這些人喝了一肚子洋墨水,現在選擇回到中國畫最新最美的圖畫,是因為這些看過世界的人曉得,中國現在白紙最多。

當然,來自祖國的號召也要有一定的吸引力:來自上海、南京等地的用人單位招聘年薪為10萬至20萬人民幣,福州將提供3萬至10萬人民幣的項目開發經費,秦皇島和淄博等地除年薪6萬外,還提供設備先進的實驗室及相應的配套開發資金。

一箭雙雕

如此「重賞」,各用人單位當然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盤。對於他們來說,海歸們擁有的是所謂的無形資產,這不僅是在德國學到的專業知識、與國際間交流的素質和經驗。來自唐山高新技術開發區人事部門的李先生前來招賢的目標很明確。如果海歸不僅自身素質高,而且懷中還揣著來自國外的具體項目和投資,對於李先生來說,這才是一箭雙雕。

踏上海歸路的人才們面對高薪以及各種優惠條件,當然還要迎向中國「土產人才」投來的帶著複雜心情的目光,用人單位對海歸們寄託的重望無形中也是一種壓力。不過,在一個自由的人才市場,來去也是平常的事情。

彼此認了一個臉熟

持續了兩個小時的招聘會結束後,伯樂們匆匆離去。一位從馬堡大學趕來的生物工程學生說,總算知道國內還要人。美中不足的是,伯樂們大多是各高新技術開發區人事部門的幹部們,招聘見面談及的話題無法深入專業領域。遞交了履歷表,彼此認了一個臉熟,人事伯樂將把人才資料轉給用人單位,至於下文就得且聽下回分解了。

記者向伯樂們提問,如此有些「浮光掠影」的招聘會是否會給人的印象是藉機公費出國旅遊一番,一位伯樂沉凝了一會兒後,說道,他們起的是橋樑作用。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