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告訴我,共產主義去哪兒了

Marcel Fürstenau
2017年3月12日

1917年俄國革命的起點是幻象與盼望,終點卻是恐怖與戰爭。100年後,一些國家如中國仍以此為基礎。這一意識形態究竟走向了何方?

Kommunismus-Ausstellung
圖片來源: Pressefoto Bundesstiftung Aufarbeitung/picture-alliance/akg-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對權力的幻想總是反映在藝術與文化中。前蘇聯史達林時期,1930年代曾計劃修建一座巨大的宮殿(如圖)。二戰中該計劃暫停,而到了1957年,也就是史達林死後四年,該工程被其繼任者赫魯曉夫叫停。

圖片來源: Pressefoto Bundesstiftung Aufarbeitung/picture-alliance/akg-images

但自1917年俄國革命以來,共產主義時期的痕跡仍大量存在。在過去或者現在仍是馬列主義的國家,社會主義建築影響著城市的風格。比如,所謂的平板樓,千篇一律,千樓一面。幸好粉刷上色彩繽紛的外牆漆,投資改造成宜居的住宅樓,才讓東德成片的平板樓告別了歷史的灰色。

模板城市

回首共產主義初期的建築風格,無論在美學還是政治上都最雄心勃勃。經典的例子是柏林的前史達林林蔭大道(現在的卡爾‧馬克思大道和法蘭克福大道),還有艾森許滕斯塔特市。後者位於與波蘭邊境,完全是按設計圖紙建造的城市。1950年代早期的一部宣傳影片中把東德執政的統一社會黨(SED)秘書長瓦爾特‧烏布裡希(Walter Ulbricht)稱為"社會主義的建築師",可謂名副其實。

前史達林林蔭大道(攝於1954年)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dpaweb

但是,自從1917年二月革命爆發至今,共產主義本身究竟留下了什麼呢?100年後的今天,史學界、政界仍在關注這個問題。柏林近日的一次會議討論了不同的角度:流行文化中的共產主義、共產主義作為小眾政治分支、歐洲回憶文化中的共產主義。

T恤衫上的切‧格瓦拉

從偶像人物切‧格瓦拉到前蘇聯強制勞動營古拉格,共產主義的範圍很廣。位於柏林的"東德統一社會黨專制政權重新評估基金會"多角度呈現這一主題。該基金會舉行"各時代的共產主義"展覽,從1917年的俄國開始,到後共產主義的當代結束,客觀展現20世紀的歷史:集體主義、領袖崇拜、英雄塑造、社會主義世界觀、亞非拉戰爭、西德的左翼運動。

讓展覽走向觀眾

該展覽形式簡單,令人驚奇,其理念是"可移動布展"。展覽由25塊圖文並茂的展板組成,展覽也印製成了2000份印刷品。感興趣的大中小學、歌德學院等,可以免費獲得。

這一意識形態和結構仍以不同的方式繼續存在,並令人驚訝地仍顯示出活力,其代表當然是大國中國。史學家科嫩(Gerd Koenen)說,沒有俄國,就沒有共產主義中國。他的新書《紅色:共產主義的起源與歷史》將於今年9月出版。10月,柏林的德國歷史博物館將展出"1917,革命,俄羅斯與歐洲"。

"東德統一社會黨專制政權重新評估基金會"則創建了多個網路項目。"dissidenten.eu"(意為異見人士)已經啟動。3月底還將啟動"Kommunismusgeschichte.de"(意為共產主義歷史)。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