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呼喚"新中國"初衷何在?郝海東談為何與中共決裂

德國之聲中文網
2020年6月20日

公開在網上發表反對中共統治、建立"新中國"宣言的中國足球名將郝海東近日接受了港媒的影片採訪,將近90分鐘的專訪中,他講述了自己為何與中共決裂的原因,也對兒子郝潤澤被塞爾維亞球會解聘一事發出回應。

China 2004 | Hao Haidong, Fußballspieler
2004年在世界盃預選賽上的郝海東圖片來源: Netflix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蘋果日報"本周六(6月20日)發布了採訪影片。畫面可以看到,郝海東與妻子、前中國羽壇名將葉釗穎並肩而坐。該媒體原計劃半小時結束的專訪,最終進行了一個半小時。侃侃而談的郝海東表示,香港是他心目中的聖城,香港人在反送中運動中表現出來的理智和文明,對民主自由的執著追求令人贊嘆。他去年和妻子去香港旅遊時,親眼目睹香港反送中運動:"看到香港市民為爭取民主自由,與港府和中共抗爭,看到數以萬計的香港市民有序示威遊行。他們只是為了表達訴求,卻遭港府和中共無情打擊,有如當年六四,令人悲憤。"

郝海東與"爆料革命"領導人物郭文貴、美國白宮前戰略顧問班農等人共同在今年六四當天宣佈成立"新中國聯邦"。"蘋果日報"透露,這段在本周六發布的影片採訪是在上個周末進行的。郝海東在採訪中舉出例子指出中國體制的不公和為什麼要和中共決裂的原因。他說運動員拿到金牌就有特權,什麼都可以干,沒有獎牌就什麼都不是:"只要能得金牌,可以讓球,可以潛規則,可以打假球,可以賄賂裁判,可以弄虛作假……所有的一切,中國足球是中國社會的縮影,這就是為社麼我一定要站出來揭露共產黨的虛偽和虛假的原因。"

他還表示:"我在國家隊任主力前鋒,早年每次外出比賽,領隊都會告誡大家,入住飯店不能撥打長途電話,但他們偷偷告訴我:海東,電話你隨便打,吃飯隨便簽單。這些特權只有我一個人,也就是說,只要你能拿金牌,就可以為所欲為,這是最可憐、可恨、可悲。運動員只是官員手中陞官進爵的工具。"

延展閱讀:六四當天郝海東宣讀「新中國」成立宣言

6月初在youtube上發布的影片中,在中國的舉國體制下成為足球明星的郝海東表態稱:"消滅中共,是正義的需要。中共是共產國際資助的,顛覆了中國合法政府的恐怖組織。其在中國的極權統治已發展為徹底的反人類暴行:無視人權、摧毀人性、踐踏民主、違背法制、撕毀合約、血洗香港、殺害藏民、輸出腐敗、危害全球。"

接受《蘋果日報》採訪時他說:"共產黨處理六四問題,以及文革整死那麼多人,現在連提都不讓提。改革開放40年了,現在又要人民擺地攤過日子,你說這是共產黨應有的嗎?體育界為拿獎,擅改運動員年齡,造假成風。這些都是我看不慣、要跟中共決裂的原因。"

上萬港人限聚令下悼念六四

01:45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郝海東發表推翻中共,建立"新中國"的網路宣言後,其子郝潤澤被塞爾維亞尼什拉德尼奇基足球俱樂部(Radnicki Nis)解聘。 不過這家足球俱樂部否認解聘同來自北京的政治壓力有關,發表聲明表示,"我們只關心足球,不關心政治。沒有任何人給尼什拉德尼奇基足球俱樂部來過電話,也沒有人向我們施加壓力。

延展閱讀:塞爾維亞球隊稱解僱郝海東之子同政治無關

郝海東在採訪中也講述了他與郝潤澤關於此事的對話:"我們公開宣言第三天,兒子給我打電話,告訴我他被塞爾維亞球會解聘了。我不知道事情是否與我有關,但我還是跟兒子說抱歉,因爸爸的事情影響到你。兒子說:沒關係,爸爸。我不是因踢得臭被俱樂部炒,而是因為你,因為你說的那些話我被炒,只要你說的都是真話,你放心爸爸,我支持你的選擇!" 郝海東接著說到:"我們從來沒跟孩子們說過會留給他們多少財富,我們經常教育他們,要靠自己的努力創造人生,實現理想。我相信只要潤澤生活在一個法治地方,只要他有本事,就不會被埋沒。他可以選擇另外的俱樂部踢球。我相信是金子就會發光。"

郝海東夫婦目前在西班牙,當記者問他們目前的國籍時,郝海東和葉釗穎都說:"中國",他們還取出護照本展示在鏡頭前面。他對《蘋果日報》說:"你問我還敢不敢回國,我們當然不會傻到自投羅網的地步。只要中共不倒台,只要那個邪惡政權還在,我們就不會回去……至於共產黨會不會拿我們在國內的親朋好友問罪,會不會沒收我們在國內的財產,報復我們?我相信他們一定會這樣做的,搞株連是他們本質所決定的。我們沒辦法阻止。但我們相信,共產黨若這樣做等於在世人面前再次曝光其邪惡的本質,讓世界再次目睹中共醜行。"

他還補充說,在西班牙,夫婦兩人有能力賺錢,可以重操舊業:"我可以當教練,釗穎可以出去打羽毛球,共產黨不要以為斷絕我們與內地的聯繫,就能從經濟上卡我們的脖子,讓我們在海外無法生存。他們那是做夢。"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