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咖啡的香氣、濃烈的味道以及提神效果,讓它成為許多人眼中的「生命靈藥」。全球約70%人口經常飲用咖啡。咖啡不僅令人清醒,其對健康的影響也遠比過去想像的更加積極。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指出,規律飲用咖啡有助於女性健康地變老。每天攝入最多2.5杯咖啡,尤其能降低中年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並可能預防2型糖尿病。這項研究成果在美國營養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Nutrition)於奧蘭多舉行的年會上公佈。
本研究分析了約47000名女性在過去30年的健康數據。資料來自1984年啟動的「護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涵蓋飲食、健康狀況及咖啡因攝取等訊息。
所謂「健康老化」,研究定義為:女性在70歲或更高齡時,依然沒有嚴重的慢性疾病、沒有身體、心理以及認知功能障礙。
咖啡因不是都一樣
咖啡因之所以提神,是因為它在大腦中阻斷了腺苷受體——這個受體通常會讓我們感到疲倦。這樣一來,神經細胞的活性提高,人就會感覺更加清醒,思維也更敏捷。同時,咖啡因還能刺激神經遞質多巴胺的釋放,這種物質又被稱為「快樂激素」,能讓我們心情變好。
然而,哈佛研究指出,其他含咖啡因的飲品,如可樂或能量飲料,並不會對老化過程帶來積極影響。相反,僅僅一杯這樣的飲料就會使健康老化的總體概率下降19%。
即便是無咖啡因咖啡或茶,也未顯示出與咖啡相同的積極效果。研究負責人薩拉‧馬赫達維(Sara Mahdavi)表示:「研究結果顯示,相比於茶或無咖啡因咖啡,含咖啡因的咖啡在支持老化過程中具有獨特作用,能夠保持身體與認知功能。」
裡斯本街頭復古書報亭咖啡飄香
什麼是因,什麼是果?
即使是哈佛研究的作者們,也關注到因果關係與相關性的差別:女性是否因為喝咖啡而健康老化?還是說,她們本身就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並且剛好也喝咖啡?例如,是否同時伴有健康飲食與規律鍛煉?過去30年來,生活方式已發生顯著變化。
「適量的咖啡攝入若結合規律運動、健康飲食和不吸煙等其他有益健康的行為,可能確實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馬赫達維說,「本研究補充了先前關於咖啡與健康老化之間關係的知識,但與整體健康生活習慣相比,咖啡本身的積極影響仍屬較小,仍需進一步研究。」
越來越多證據支持咖啡的積極作用
咖啡既非完全有益,也非絕對有害。適度飲用可帶來健康益處,而過量飲用則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尤其對老年人來說更明顯。咖啡可能引起神經緊張、血壓升高,甚至導致失眠。
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咖啡對健康的影響出乎意料地正面。例如,2024年,中國研究人員發現,每天適量飲用咖啡(例如每天三杯),可顯著降低患上心臟病、中風、糖尿病、高血壓、脂肪代謝紊亂和肥胖等疾病的風險。
其他研究也指出,適度飲用咖啡可略微降低女性中風風險,有助於心臟、肺部和膀胱健康,還可預防肝病並減少體脂。研究還發現,咖啡可保護認知功能,抑制阿爾茨海默病斑塊形成,預防帕金森病。此外,咖啡還能降低抑鬱風險,預防聽力損失與耳鳴等問題。
太陽能烘豆! 義大利推出環保咖啡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咖啡中的抗氧化劑具有保護作用
咖啡含有超過1000種成分,其中約80%已被研究。這些成分包括咖啡因、碳水化合物、脂類(脂質)、蛋白質、酸類、維生素B群、礦物質及抗氧化劑等。
目前尚不清楚具體哪種成分如何影響健康,但已有大量證據顯示,適量飲用咖啡的確有助於健康。適量指每天不超過400毫克咖啡因,即約3至4杯普通咖啡或4至5杯意式濃縮。
若想讓天然成分發揮最佳效果,應選擇不加糖的黑咖啡。最好不加咖啡伴侶,但適量牛奶不會損害咖啡中的抗氧化物質。
抗氧化劑如綠原酸能夠中和人體細胞中的有害自由基,減少細胞損傷、炎症反應及老年相關疾病,如心臟病、癌症或神經系統疾病,從而減緩老化過程。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吃得營養,吃出健康」 是許多人對飲食的追求。牛奶好處多、新鮮蔬菜比冰鮮的營養、魚油有神效……本台幫您打破神話,揭秘那些不靠譜的「健康食品」。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T. Hase肉桂並不像人們想的那麼健康!雖然有說法認為肉桂可以補腎、散寒,但這種提味香料可能並不會給身體帶來益處:它的成分之一是香豆素,濃度過高的香豆素會傷及肝腎。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咖啡致癌」、「咖啡破壞神經」、「咖啡會擾亂體液平衡」…… 之前人們大多認為咖啡會損害健康。咖啡對健康有害還是帶來益處是科學家們多年研究的一個課題。而今,我們知道,咖啡其實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不好。有研究發現,它也許可以預防某些癌症。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T. Hase「少喝酒,多吃菜」,飲酒對身體並不好。不過人們普遍認為,紅酒含有許多對身體有益的成份,比如被認為是抗氧化物質的白藜蘆醇、花青素。喝還是不喝?專家對志願者進行了長期研究,結果是:每天一杯紅酒看起來是有益的,至少對身體無害。但這和每天豪飲是兩碼事!
圖片來源: Beboy/Fotolia許多年以前,醫學專家們勸說消費者少吃奶油,轉而食用人造奶油。因為它不含那麼多飽和脂肪酸,一度被認為是比奶油更健康的替代品。然而一些科學家們現在推翻了這種說法,認為這種人造產品含有許多化學物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因心肌梗塞辭世的人,一定會與膽固醇扯上關係。它會導致動脈硬化。雞蛋、乳酪和肉類都含有膽固醇。另一方面,人體又需要它,甚至會自身合成膽固醇。好壞參半,看來找到平衡才是關鍵。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少吃味精!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它是一種危險的物質,一些中餐館的菜餚或者泡麵、薯片中都含有這種物質,人們食用之後可能會出現「味精綜合症」,由於西方人在吃中國菜的時候曾出現這些病症,所有也被稱為「中餐館症候群」 (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患者可能會發抖、冒汗或者局部麻痺。奇怪的是,至今沒有醫學研究能夠證明這些症狀與味精有直接關係。
圖片來源: etiennevoss - Fotolia許多人對冷凍蔬菜比較排斥,認為新鮮蔬菜維他命含量要高出許多。事實卻是相反的:冰鮮的蔬菜營養含量更高,因為它們收獲之後被速凍,而不是在空氣中「躺」上幾天。
圖片來源: PhotoSG - Fotolia魚類含有Omega-3脂肪酸,它有著各種神奇的功效:抗癌、利於心臟和循環系統,甚至提高人們的注意力,治療抑鬱症。健康專家建議人們每天服用帶有Omega-3脂肪酸的魚油膠囊。有研究表明,這種脂肪酸的確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但是人們也應該清楚,它並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
圖片來源: Fotolia/joemakev維他命對人體十分重要。尤其是維他命C可以提高人體抵抗力。但是每天吞食各種維他命膠囊並不會一定會有助於健康。有研究懷疑,維他命膠囊可能會損害人體健康。
圖片來源: Fotolia人體缺水的一個重要訊息就是口渴。但是有理論認為不要等到口渴得時候才想起喝水。平時應養成定量喝水的習慣,而不是等到感覺口渴時再喝水,每天應該至少喝三升水。
圖片來源: Fotolia/photo 5000普遍認為,牛奶含鈣,有利於骨骼並會增強免疫系統。瑞典的一項長期研究卻發現:愛喝牛奶的人壽命更短。是牛奶中半乳糖的錯?有觀點認為半乳糖致人衰老。這個問題還沒有答案。喝喝茶,淡定地等待結果吧……
嫌食品化學含量太高的人,會選擇有機食品。不過有研究指出,有機食品並不比一般食品更為營養或健康,它們只是價格更貴而已。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眾說紛紜,說法不一。各種食品的研究報告應只作為參考。不過健康的生活方式還是值得去追求的。統計顯示,吸煙、喝酒、肥胖和不運動都是健康的最大殺手。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