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啤酒館政變失敗與希特勒崛起

William Noah Glucroft
2024年4月7日

1923年希特勒在慕尼黑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發動政變,試圖推翻魏瑪共和國,史稱「啤酒館政變」。此時距納粹崛起希特勒掌權還有十年。儘管該政變以失敗告終,但已成功將希特勒推上了政治舞台。

1939年希特勒在啤酒館前向納粹老兵發表演講,就在他離開後不久,一枚安放在演講台上的炸彈爆炸了。而希特勒因為提前了演講的時間而躲過了這場暗殺。
1939年希特勒在啤酒館前向納粹老兵發表演講,就在他離開後不久,一枚安放在演講台上的炸彈爆炸了。而希特勒因為提前了演講的時間而躲過了這場暗殺。圖片來源: Everett Collection/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啤酒館政變(也稱啤酒館暴動)是納粹獨裁者希特勒崛起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場1923年11月8日和9日發生在慕尼黑的政變,儘管當時並未取得直接成功,但塑造了其後的德國歷史,並由此改變了20世紀的發展進程。

今年4月1日是1924年審判結束的100周年紀念,彼時希特勒的同謀魯登道夫(Erich Friedrich Wilhelm Ludendorff)被判無罪釋放。

當時,希特勒只是德國(即當時的魏瑪共和國)的幾位極端主義領導人之一。很少有人能預見到,在接下來不到十年時間裡,希特勒與其領導的納粹黨會控制整個國家,令歐洲陷入另一場世界大戰,並導致德國製造了令數百萬猶太人和其他群體喪生的大屠殺。

慕尼黑的一個命運攸關之日

儘管希特勒1933年掌權,但其奪權野心早在十年前已有蹤跡可尋,1923年11月8日晚,希特勒帶領約2000名支持者前往位於慕尼黑市中心的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Bürgerbräukeller)。當時,巴伐利亞政府成員和其他知名公眾人物聚集在啤酒館內,紀念德國11月革命,該革命結束了霍亨索倫王朝統治的德意志帝國,建立了魏瑪共和國。

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Bürgerbräukeller)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TM/AP Images/picture alliance

希特勒希望通過向那裡的領導人施壓,以實現政變願望。巴伐利亞當時已與中央政府產生分歧,並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州長古斯塔夫‧馮‧卡爾(Gustav Ritter von Kahr)擁有絕對權力。如果希特勒成功,他或可以組織支持者進軍柏林,用極右翼獨裁政權取代羽翼未豐的議會民主制。

然而,"一切都沒有按計劃進行"—— 希特勒的潛在同謀者們開始一個個退出。歷史學家沃爾夫岡‧尼斯(Wolfgang Niess)告訴德國廣播電台(DLF)。他寫了一本關於該事件的新書。

啤酒館政變後,希特勒帶領政變者前往統帥堂(Feldherrnhalle),但他們「並沒有明確的目標」,尼斯說道。當其穿過慕尼黑市中心時,遇到了巴伐利亞警察和軍隊。交火導致希特勒一方至少14人死亡和四名警察死亡。政變失敗。希特勒受輕傷,並於幾日後被捕。希特勒以叛國罪被判處五年監禁,但僅入獄不到一年便獲假釋。

前陸軍將領魯登道夫曾一度挑戰魏瑪共和國脆弱的法治體系,並散佈反猶太主義謊言,聲稱猶太人和馬克思主義者應對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負責。

希特勒政變的完美條件

啤酒館政變並未令希特勒立刻奪取德國政權,但這次失敗卻大大激勵了其野心。在獄中,希特勒開始撰寫《我的奮斗》,這是一部闡述其法西斯主義願景的自傳。這本書也成為了後來迅速壯大的納粹黨的主要宣傳物,該黨派將策略調整為從試圖非法奪取權力轉變為合法地從內部奪取權力。在政變未遂後的幾年裡,納粹黨在全國範圍內獲得了選票上的支持。

未遂政變發生時,德國正處於極度不穩定時期,魏瑪中央政府軟弱無力。官員被暗殺,國家政權受到左右兩派暴力勢力的威脅。惡性通貨膨脹嚴重,失業問題廣泛存在—尤其有著戰鬥經驗的退伍軍人群體中有著高失業率。

德國對在一戰中向盟軍投降仍記憶猶新,也視之為國家恥辱。迫使德國支付戰爭賠款的凡爾賽條約在傷口上再撒了一把鹽,並給德國發展帶來更大壓力。

這都是希特勒及其納粹成員能夠點燃的火藥桶——儘管希特勒及納粹黨不是魏瑪所面臨的唯一國內威脅,但其政變企圖以及之後的權力崛起絕非歷史偶然事件。

「如果沒有巴伐利亞當時眾多的君主主義者、反動老兵、有影響力的民族主義者,以及政治恐怖份子的『幫助』,希特勒在1923年的崛起是不可能的,」歷史學家丹尼爾‧西門子(Daniel Siemens)在德國報紙《法蘭克福匯報》(FAZ)上評論尼斯的新書時這樣寫道。

儘管納粹黨在政變未遂後被立即取締,但另一個類似的黨派再次出現,並在隨後一年的巴伐利亞選舉中贏得了30%的選票。不久後,納粹在希特勒的掌舵下重返舞台。

從德國納粹歷史中汲取教訓

直至今日,這場政變及其所涉及的更廣泛的納粹經歷都在對德國、其法律和制度產生深遠的影響。且危險依然存在。德國右翼民粹主義政黨「選項黨」(AfD)在民意調查中獲得了創紀錄的支持率。其在德國西部黑森州去年舉行的州選舉中,一舉成為第二大黨,而今年德國東部的州舉行選舉時,它可能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在希特勒稱之為家鄉(希特勒出生在當時的奧匈帝國)、並將其作為最終崛起為國家權力策源地的巴伐利亞州,超過30%的選民將選票投給了選項黨或自由選民黨(Freie Wähler)——另一個民粹主義右翼政黨。前者在政治上仍被孤立——其他政黨聲稱拒絕與其合作,後者則支持巴伐利亞州政府中的保守派執政黨基社盟(CSU)。

對於一些歷史學家和政治觀察家而言,這種合作方式帶有過去的痕跡,並伴隨著一種令人沮喪的似曾相識感。

「如果知道一百年前是什麼導致了的德國走向毀滅,那麼就可以穩固、加強歐洲的力量,防止新災難的發生,」 同樣寫過希特勒政變的記者尤塔‧霍夫裡茨(Jutta Hoffritz)這樣告訴德意志廣播電台,「這就是為什麼仔細研究1923年是值得的。」

 

更正聲明:本文最初版本中將「Freie Wähler」譯為「自民黨」,正確名稱應為「自由選民黨」。 現已更正,特此說明。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