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10709 Stasiunterlagen Einsicht

2009年10月14日

光名稱就夠拗口的了:前民主德國國家安全局檔案聯邦特派審查員。而他們要審查的文件資料就像這個機構的名稱一樣冗長、龐大:這些檔案夾可以排上40公里長。既使在兩德統一20年後的今天,很多內容對記者、研究人員及相關者仍具有現實意義。僅今年一月到五月,檔案管理當局就收到了四萬多份來自媒體單位、研究所及公民個人要求查閱前東德安全局檔案的申請。但是要通過什麼手續才能查閱檔案呢?

檔案的海洋圖片來源: Svenja Pelzel

自動玻璃門帶著響聲在漢斯-克勞澤的身後關閉。他走向坐在深色木質櫃台後面的接待員,要了一張申請表。今年67歲的克勞澤,早在25前就遷離柏林,去了另一個城市定居。這是他第一次來到設於柏林亞力山大廣場的前東德安全局檔案管理中心。現在他和妻子到柏林看朋友,要待一個星期,所以特地抽空到這裡來查閱前東德時期的安全局檔案。

坐在接待大廳的沙發上,他仔細填寫著申請表格。在查閱目的一欄中,他填寫了"受害者"。克勞澤解釋說:"我當時在西柏林的長途電話局工作。我當時的工作性質允許我進入美軍基地或者其它軍隊的基地。我也因此受到監視。我之所以現在才來查閱資料的原因是,我想讓那些受害更深的人先行查閱。"

因為克勞澤是為自己提交查閱檔案申請,所以表格填寫就比較簡單。如果是媒體、研究單位或者替親戚查閱的話,填寫表格的手續就比較複雜。因此,每名申請人都能得到檔案管理局提供的個別幫助。一位和藹的婦女向克勞澤解釋說,他們將在一星期後,就克勞澤所提的申請查找檔案資料。如果確實存在有關克勞澤的材料,那她將從柏林檔案館調檔。

歷史的碎片圖片來源: dpa

韋格爾特已經在檔案館工作了20年。他從檔案傳送帶上拿下來一疊訂閱單。他和同事們每天要從三萬八千個架子上,尋找800到1000個檔案,其中也包括錄音帶和錄像帶等。韋格爾特表示:"我在這裡已經工作很長時間了,所以沒有興趣再去看調出的檔案內容了。我現在只看所找的檔案和人名對不對。如果對上號,我就合上檔案,把它交出去。剛開始的時候我也很好奇,老想知道檔案的內容。現在這種好奇心已逐漸消失了。"

韋格爾特拿著那些訂閱單和另外一名同事一起去檔案庫查找文件。檔案館有"四眼原則"的規定,就是說,任何人不得單獨接觸檔案。

韋格爾特將他的磁卡插入讀卡機,打開沉重的防火門,進入有空調的檔案存放室。檔案館裡共有10個這樣的存放室。裡面的設備很現代化,有空調、抽煙機、自動滅火器及活動書架等。韋格爾特直接走到一個架子前,抽出了一個裝有檔案的箱子。幾乎所有的檔案現在都被裝箱封存。韋格爾特解釋說:"選擇性的人員監控,是針對特定人選進行的。前東德安全局為這些人建檔案的原因多種多樣,比如想吸收他為安全局的非官方工作人員,即所謂的線人,或者這個人有犯罪嫌疑,就是所謂的針對性監控。"

韋格爾特將找出的檔案送交另外一個部門。文件資料的每一頁都編了號,寫了訂閱者名字的。此外,檔案館工作人員還將隨檔案一起走的照片及錄像帶登記下來。之後,這些檔案被送到收發室。這裡的工作人員將要發出的檔案做最後登記,然後裝箱,上鎖,送往亞力山大廣場的借閱中心。由那裡的工作人員將這些檔案遞交給借閱人。

作者:Svenja Pelzel / 王雪丁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