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回歸公社體驗新生活

2007年2月26日

西柏林的「一號公社」成立四十年後,另類居住方式又在德國首都經歷了一次復興。

當年的「一號公社」社員們圖片來源: dhm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西方社會學生運動時代,一群反叛傳統和保守的家庭生活方式的年輕人在西柏林創立了著名的「集體宿舍」-「一號公社」。造反、吸毒,濫交,這就是公社社員的生活方式。

隱私,這是一個社員們憎恨的詞。在公社裡,大家睡在一個大房間裡,廁所和浴室是不設門的,私人電話通過高音喇叭播出,私人信件當著大家的面拿來宣讀。雖然公社只辦了三年就關門大吉了,但是它在當時掀起了一場實驗另類生活方式的運動。四十年後的今天,又有人對這種另類生活方式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雖然他們並不是簡單地照搬先輩們的模式。

鄰裡關照,不需要小保姆

哈羅德.岑克是一名建築師,他在柏林東南角設計了一個兩層樓高的小樓,小樓居民在實驗一種幾代人混居的「生態共同生活」新公社方式。岑克說:「這裡有著另外一種對親近關係的理解,這不單是指性生活上的。」他強調說,重要的是,每一名社員都有退回自己的個人空間的可能性。

小樓的居民共同渡過業餘生活,互相提供幫助,例如共同出去採購,互相借用汽車,代為照管孩子等等。這個公社裡不需要保姆,因為孩子總是可以託付給鄰居照管。

綠色公社

岑克計劃在這一片地皮上建立18個這樣的生態小樓,以組成一個綠色生存小區。所有的建築都是以木材和其它生態建築材料為主。全部建完後,小區可容納大約老少70名住戶。住戶不只是獨門獨戶地生活在那裡,而是在生活上互相幫助和照應,因此不但能節省能源有利於環保,也能體驗到一種集體歸屬感。

公社生活方式有很多優點,社員的生活方式更有利於生態保護。在節省取暖能源上,集體能做到一個人無法能實現的事情。公社將建造一個自己的熱能廠,它用煤氣來生產熱水和發電,不但能夠做到自給自足,還能將剩餘的電力提供給城市電網,也就是說社員們還能夠通過這個熱能廠掙錢。

柏林的另一個公社建造項目叫做「實驗城」,它的負責人拉封德對德國之聲記者說,不僅對氣候變化和地球變暖的擔心讓人們對綠色公社生活方式發生了興趣,改善生活品質也是人們願意成為社員的原因。他說,經濟因素和感情因素是影響人們選擇新的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很多人對未來感到擔憂,很多人有財政上的擔憂,也有很多人擔心老來孤獨。」

新的公社與四十年前的公社的本質區別是,它不再是一種實踐某種烏托邦理想化的嘗試。雖然如此,「一號公社」的精神並沒有完全淡出。一些柏林人成立了一個非盈利性協會,旨在將「一號公社」舊址重新裝修,把那裡改建成公寓、辦公室、小店、心理診所和博物館的新型綠色居民區。據項目發起人介紹,「一號公社」舊址上的新公寓還沒有建好,就已經出租出去了好幾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