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中俄空間能力 德國政府通過太空安全戰略
2025年11月23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聯邦政府內閣通過了一份太空安全戰略,旨在更好地保護德國免受來自太空的威脅。
這份長達47頁的文件指出:「在太空領域,我們希望德國成為一個具備可信的威懾力量和防禦能力的國家。」文件描述了太空領域的危險和威脅,並為國家安全提出了相關建議。文件重點關注衛星和通信技術的保護。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利烏斯(Boris Pistorius,社民黨)表示:「任何人都能想像到,對衛星系統進行有效的太空打擊會造成怎樣的後果。它足以癱瘓整個國家。」他說, 因此歐洲國家、北約和德國都應該為應對此類攻擊做好準備。
德國外交部長瓦德富爾(Johann Wadephu, l基民盟)表示:「從通信到巡航導彈或無人機的控制,再到戰略重要原材料的開采:太空霸權之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因此,德國保護其在太空的利益就顯得尤為重要。」
「他們可以干擾、操縱甚至摧毀衛星」
衛星干擾會對飛機和船舶的導航、軍事偵察以及許多日常應用(例如智慧型手機上的應用)造成嚴重後果。
國防部長皮斯托利烏斯解釋說:「例如,我們已經看到俄羅斯經常幹擾波羅的海地區的GPS衛星導航訊號。」
早在9月份的德國工業聯合會(BDI)航天大會上,他就曾談到中國和俄羅斯的太空能力:「他們可以干擾、致盲、操縱甚至摧毀衛星。」在柏林內閣會議之後,他補充說,德國的目標並非單獨與俄羅斯和中國競爭,並強調了歐洲在北約框架內開展合作的重要性。
政府在其戰略中確定了三大主題:認識危險與威脅、促進國際合作與太空可持續秩序、以及構建和加強威懾、防禦和韌性。
「構建全面太空安全架構」的具體實施要點包括:開發和採購天基預警和監測系統;演練衛星系統故障時的應急程序;保護航天工業的原材料和供應鏈;擴大與歐盟和北約的空間數據交換等。太空競賽:歐洲也希望擁有一席之地
據報導,僅德國國防部未來幾年就將在航天領域投資約350億歐元。當被問及這筆資金的具體用途時,皮斯托利烏斯拒絕透露。他只舉了一個例子表示,一筆投資將用於推動航天系統的轉型,從目前在太空長期運行的大型、維護成本高昂的衛星,過渡到運行在較低軌道、維護成本更低、重量更輕且可更頻繁更換的新型衛星系統。此外,這筆投資還將用於衛星保護軟體的研發。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