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國安法一年 香港的十個巨變

李澄欣
2021年6月30日

《國安法》立法一年,香港進入了「二次回歸」,北京不斷「完善」各種制度,並宣稱香港已經「由亂變治」。但對很多香港人而言,這座城市已變得陌生,社會彌漫著恐懼丶不安與哀愁。

Hongkong Protest Nationale Sicherheit
《國安法》下紅線處處,不少人因為一面旗幟、一張貼紙就被逮捕,香港人只能舉起白紙抗議。圖片來源: Reuters/T. Siu

(德國之聲中文網)一年前,北京引入《國安法》,特首林鄭月娥多次保證只是針對「一小撮人」;一年後,香港在行政丶立法丶司法丶傳媒丶教育等,幾乎無一領域不受衝擊,「紅線」無處不在,撤離香港的人也越來越多。

短短一年間,香港為何被認為變得面目全非?德國之聲整理出十個領域的數據和資料。

政治犯:117人被捕  「未審先關」成慣例

《國安法》生效一年,已經有至少117人被捕,包括95男22女,年齡介乎15至79歲,其中64人被檢控。

當中不少人僅因一面旗、一張貼紙就遭逮捕。譬如一名揮動印有「香港​獨立」旗幟的15歲少女丶一名在自家窗外晾衣架掛著「光復香港丶時代革命」旗幟的40歲男子,以及一名在自家大門鐵閘貼上引有「光復香港丶時代革命」春聯及貼紙的37歲男子都被捕,據悉該男子是被鄰居舉報。

《國安法》下「未審先關」成慣例,部分人已還押近一年圖片來源: Tyrone Siu/REUTERS

《國安法》鼓勵告密,香港警務處國安處於2020年11月5日開設舉報熱線,截至今年5月10日,共接獲超過10萬則舉報訊息。

除了針對一般市民,該法律也成為打壓反對派的政治工具。今年2月28日,47名民主派人士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包括前立法會議員胡志偉丶尹兆堅丶林卓廷丶楊岳橋丶譚文豪丶朱凱迪丶毛孟靜等,以及區議員如趙家賢丶岑敖暉丶袁嘉蔚丶張可森等,也有港大法律學院前副教授戴耀廷丶已經在囚的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丶前立場新聞記者何桂藍及民陣前召集人岑子傑等人。

47人當中,僅十多人獲准保釋,其餘大部分人還押候審,猶如「未審先關」。其中民主黨前主席胡志偉是家中獨子,他還押期間喪父,獄方卻一反人道原則慣例丶拒絕他返家奔喪的申請,事件引起社會各界嘩然,他其後才獲高等法院法官批准保釋,短暫外出送殯。

因《國安法》被捕的亦包括多名新聞工作者,主要為壹傳媒高層及主筆。其中,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丶《蘋果日報》總編輯羅偉光被控「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集團創辦人黎智英也被指違反《國安法》。

延伸閱讀:10個爭議點 一文看懂港版國安法

美國銀行料港人移居英國會在2021年引發360億美元的資本外流圖片來源: Reisebeschränkungen, Coronavirus, Corona, Covid, Flughagfen, Reisebeschränkungen, Pärchen, Maske

移民:五名港人一個移民

官方稱《國安法》讓香港「由亂到治」,然而大量港人用腳投票,避走他鄉。

香港入境事務處的數據顯示,自2020年7月1日《國安法》生效至2021年6月27日,香港居民在機場的入境人數為23萬,出境人數為33.8萬,淨出境人數達10.7萬。儘管這並不等同移民人數,但在疫情下淨出境人數竟達到這個數字,很難不令外界引起聯想。

香港民意研究所今年3月,曾訪問約5,700名香港市民,有21%受訪者表示有計劃永久離開香港。若以香港750萬人口計算,即有約150萬人將會移民。調查顯示,打算移民的並非只是「民主派」支持者,自認「非民主派」支持者的受訪者中有14%也表示有意移民。

值得留意的是,調查中雖然有69%表示目前沒有計劃永久離開香港,但當中有42%稱如果情況變差至不能接受,就會設法離開,無論任何情況下均不會離開的只有27%。

英國丶加拿大丶澳洲等國家陸續推出「救生艇」計劃協助港人撤離,其中英國政府今年5月表示,來自香港的居留簽證申請數量已達3.4萬份,遠超過來自歐盟的申請件數。

英國當局早前估計符合資格的BNO港人達290萬,加上直系親屬人數達520萬人,料未來5年將有25至32萬港人移民英國。美國銀行預計,港人移居英國會在2021年引發360億美元的資本外流。

延伸閱讀:國安法夢魘 港人:難逃移民宿命

原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升任政務司司長,意味著武官凌駕文官圖片來源: Vernon Yuen/NurPhoto/picture alliance

行政:警察治港丶17萬公務員宣誓

《國安法》生效一年前夕,港府高層大換血。今年6月25日,在港府服務半世紀的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被免職,取而代之的是警察出身的原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原警隊「一哥」鄧炳強則晉升為保安局局長。

政務司司長是港府第二把手丶公務員之首,以往由富有決策經驗的政務官精英出任,這是首次由紀律部隊出身的官員出任,意味著武官凌駕文官,用人標準以忠誠和紀律壓倒行政經驗,一直嚴守政治中立的政務官(Administrative Officer, AO)因此失勢。

「愛國者治港」理念也波及了整個公務員團隊。港府去年底開始要求公務員以宣誓或簽署聲明形式,表態擁護基本法及效忠特區,當局更推動公務員到內地機關「掛職」,特首林鄭月娥透露已與北京丶上海等地政府簽訂交流協議,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則預告,將引入規定要求公務員須在3年試用期修畢內地培訓課程,才可獲長期聘用。

這些措施引起公務員反彈,截至4月1日,有129人不理會丶拒絕簽署或交回宣誓聲明,港府內部也出現離職潮,根據公務員事務局資料,政務職系公務員在2020至21年度共有21人辭職,較上年度增加超過一倍,創近年新高,其中8人屬首長級政務官。

至於在2019年反送中運動期間成立丶有數千會員的新公務員工會,今年1月也宣佈解散,表示是「無奈但必要」的決定,也考慮到理事的人身安全及會員的資料。

延伸閱讀:港府稱公僕「也是國家公務員」 民主派斥淪黨幹部

人大常委會及港府褫奪楊岳橋丶郭榮鏗丶郭家麒及梁繼昌四人的立法會議員資格,引發民主派集體總辭圖片來源: Tyrone Siu/REUTERS

立法:趕絕反對派   議會「人大化」

2020年11月11日,人大常委會及港府褫奪(DQ)楊岳橋丶郭榮鏗丶郭家麒及梁繼昌四人的立法會議員資格,隔天民主派其餘15名議員隨即集體總辭抗議。這標誌著香港議會「人大化」,淪為沒有反對聲音的橡皮圖章。

2021年3月底,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改革香港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兩個月後,香港立法會以40票贊成丶2票反對丶0票棄權,大比數三讀通過《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草案》,是香港首次沒有進行公眾咨詢的政改。

新選舉制度大幅提高提名和參選門檻,包括增設「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警務處國家安全處將協助審查選舉委員會丶特首及立法會參選人,是否擁護《基本法》丶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區,參選人不能對審查結果提出上訴或司法覆核。

立法會議席將由70席增至90席,但直選議席從以往的35席大減至20席,另外30席為功能組別,40席為新增的選委會界別,由同鄉社團丶全國人大政協等親中力量坐擁左右大局的權力。新法律又規定,任何人呼籲不投票或投白票,將要負上刑事責任,最高可判監3年。

香港民主被指瞬間倒退數十年,但北京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都強調是「完善選舉制度」丶「堵塞漏洞」,又形容新制度有「廣泛代表性」。

延伸閱讀:專訪遭DQ議員:港府借「愛國」之名肆意妄為

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馬道立今年3月在法律論壇上,以「奇怪」一詞形容《國安法》下指定法官的安排圖片來源: Vincent Yu/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司法:普通法原則受衝擊   外籍法官離職潮

儘管《國安法》重申《基本法》內的人權保障,但條文中「不受司法覆核」丶「不準保釋」丶「閉門審訊」丶「沒有陪審團」等規定,都顛覆香港普通法原則。

其中《國安法》第5條指「未經司法機關判罪之前均假定無罪」,但第42條又規定「除非法官有充足理由相信其不會繼續實施危害國家安全行為,否則不得準予保釋」,港大法律學院公法講座教授陳文敏去年已質疑條文不一致。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也是因此條文不獲保釋,至今被關押近一年,其案例更成為先例,令其後被捕的47名民主派人士也難以獲得保釋。

《國安法》規定「特首指定法官」,亦衝擊司法獨立,而外籍法官也成為親北京陣營的攻擊對象。

《國安法》實施前,香港終審法院的23名法官中,有15名來自英國丶澳洲与加拿大的外籍法官,都屬於非常任法官,這是根據《基本法》第92條「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員,應根據其本人的司法和專業才能選用,並可從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聘用」。

但在過去一年接連有外籍法官請辭或任期屆滿後離職,包括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施覺民(James Spigelman)及何熙怡女男爵(Brenda Marjorie Hale, Baroness Hale of Richmond)。後者本身是英國最高法院院長,她表明對《國安法》「充滿各式各樣疑問」。

掌管全港檢控工作的律政司也爆發律師離職潮,2019到2020年有33人離職。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強調只屬「自然流失」,律政司的離職率每年平均約5%,和整體公務員流失率相若,又拒絕交代離職人員的職級細節。

去年8月,在律政司服務25年的刑事檢控專員梁卓然辭職,他在寫給同事的電郵中強調,律政司應秉行公義,從不「力爭定罪」(strive for convictions),反之應根據證據作相稱檢控,確保被告得到公平審訊和合理判刑。

延伸閱讀:香港三權分立存在過嗎? 從英殖至今的六個變革

傳媒:香港電台丶《蘋果》首當其沖

2021年6月23日,擁有26年歷史的《蘋果日報》因港府引用《國安法》凍結壹傳媒集團資金而被迫停運,大批香港市民隔天在各區報攤大排長龍購買最後一份報紙,表達對該報的最後致敬,也是對香港新聞自由的集體哀悼,當天《蘋果日報》出版創報以來破紀錄100萬份。

據無國界記者的新聞自由調查,香港在全球180個國家及地區當中,從2002年的第18位,跌至現時的第80位。

港府以《國安法》向傳媒人開刀,多名壹傳媒高層及主筆相繼被捕,包括創辦人黎智英丶行政總裁張劍虹丶周達權丶《蘋果日報》總編輯羅偉光丶副社長陳沛敏丶動新聞平台總監張志偉及兩名社論主筆,其中《蘋果》主筆丶英文版執行編輯馮偉光(筆名盧峰)是在香港機場被捕,他當時準備離港赴英。

警方又曾於去年8月及今年6月,兩度突擊搜查《蘋果》總部,數百警員在編輯部任意翻開記者桌上的文件,並帶走多台電腦及硬碟,引起傳媒業界不安。

《蘋果日報》倒下後,立場新聞丶852郵報等多家網媒紛紛下架部分內容,網媒winandmac也宣佈撤出香港。

延伸閱讀:《蘋果日報》末日前夕   三名記者的自白

《鏗鏘集》編導蔡玉玲是香港首名記者因採訪查冊獲罪圖片來源: Kin Cheung/AP/picture alliance

此前,公營廣播機構香港電台已首當其沖被整頓,編輯自主原則飽受衝擊。政治諷刺節目《頭條新聞》率先遭停播,毫無傳媒經驗的政務官李百全今年3月上任後,更多節目在短時間內遭停播及在官方Youtube頻道下架,探討傳媒空間的一集《鏗鏘集》被抽起,《鏗鏘集》編導蔡玉玲也因進行721元朗白衣人襲擊事件的調查報導被警方拘捕,她是香港首名記者因採訪查冊獲罪。

該台已出現離職潮,辭職的包括電台部助理廣播處長周國豐丶電視部助理廣播處長區麗雅丶公共事務組總監王祿霞丶《頭條新聞》監制廖慧玲丶文教組節目主任兼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前主席趙善恩等。另有多名記者及節目主持不獲續約或遭即時解僱,包括在721事件後促林鄭月娥「講人話」的記者利君雅丶前《頭條新聞》主持曾志豪丶《自由風自由PHONE》主持兼資深傳媒人區家麟等。

除了本地媒體,香港「亞洲外媒之都」的地位也受衝擊。香港外國記者會(FCC)去年8月表示,多間外媒丶不同國藉的駐港記者都被拖延簽證續期,形容是「非常不尋常」。行內傳聞總數最少有十多人,涉及《紐約時報》丶《華爾街日報》丶CNN等。立場新聞曾引述消息指,香港入境處新設「國安組」審視外籍記者的簽證,但入境處沒有證實消息。

《紐約時報》已表示《國安法》為新聞製作帶來不確定性,把亞洲數位新聞部門遷到南韓首爾,涉及香港約三分之一員工。

延伸閱讀:推土機前的金漆招牌--香港電台如何被迅速整治?

2021年六四當天,港警封鎖維園11小時圖片來源: Vincent Yu/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集會:六四晚會丶七一遊行不再

有31年歷史丶每年參與人以十萬計的六四維園燭光晚會,在《國安法》時代走進歷史。2021年6月4日,香港警方連續第二年以防疫為由禁止維園集會,並警告參加活動者可監禁5年。港警當天引用《公安條例》封鎖維園11小時,維園空無一人,是32年來首次。

支聯會多年來堅持「結束一黨專政」作為五大綱領之一,在《國安法》下也捲入爭議。中聯辦前主任王志民2018年前曾稱該口號是「偽命題」,表示中國是實行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及政治協商制度,當時特首林鄭月娥公開表示認同王的說法。

但時隔3年,現任中聯辦主任駱惠寧今年改稱叫囂「結束一黨專政」者是香港繁榮穩定的「真正大敵」,林鄭其後回應記者提問時沒有正面回應該口號是否違反《國安法》,但表示不能當《國安法》在香港沒產生任何變化,承認「這個是改變了的環境」。

至於自2003年開始由民間人權陣線舉辦丶一年一度的「七一遊行」,也在《國安法》時代成絕響。民陣臨時召集人鐘松輝表示,在現時政治氣氛下,加上警方將民陣定義為「無註册社團」,今後不會申辦遊行。

社民連丶天水連線丶守護大嶼聯盟等團體希望承接民陣傳統,向警方申請七一遊行,但警方也以防疫為由發出反對通知書。

延伸閱讀:專訪支聯會:國安法下悼六四 試煉港人良心底線

香港刮文革風 教師憂遭學生舉報

04:54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教育:國安教育上路丶教師離職潮

今年4月15日,香港與中國內地看齊,引入首個「國家安全教育日」。當天教育局「強烈建議」學校升國旗丶唱國歌,更有小學生在警察學院拿著水槍,模擬在港鐵車廂內鎮壓示威者,讓人聯想到反送中831太子站事件時警員拿槍鎮壓市民,相關圖片引起全港震撼,也讓不少香港家長感到不安丶加快移民步伐。

事實上,《國安法》第10條訂明特區應當通過學校丶社會團體丶媒體丶網路等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提高守法意識。香港教育局已於今年2月至5月公佈《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及15個科目的國安教育課程框架,迄今有8000多名中小學教師參加了相關的課程培訓。

國安教育將滲入多個學科,例如小學常識科要教學生認識國旗丶國徽和國歌,認識大熊貓丶長城等代表國家的事物,並且認識「保護我們的人」,包括警察和中國解放軍,也要知道《國安法》的四大罪名名稱。而初中的中國歷史科要教學生認識秦始皇建立的版圖已包括香港;地理科須向學生展示中國領土及領海圖,包括南海九段線;生物科要求學生瞭解中國政府的傳染病防控政策等。

今年4月15日香港首個「國家安全教育日」,有中學舉行升旗儀式圖片來源: Kin Cheung/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同一時間,高中通識教育科被「殺科」。該科目以往是高中必修科,強調培養批判性思維丶關心時事,但被北京和港府認為是激發學生參與社會運動甚至仇中情緒的源頭。今年4月,香港教育局把通識科改頭換面,改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在課程不同主題加入「國家」元素,而公開試成績將只設達標與不達標,變相減低該科目的重要性。

教師除了要教國安教育,在校內的一舉一動也飽受政治壓力,不少人遭學生丶家長丶同事甚至校外人士匿名投訴,被舉報的教師往往無法得知投訴的實際內容和字眼,卻要向局方證明自己清白。

教育局截至4月底接獲與社會動亂相關的269宗專業失德投訴,已取消3名教師註册,並向151名教師發出譴責信丶警告信丶勸喻信或口頭勸喻。多名教師對德國之聲表示授課時會自我審查,並要提防學生錄音,甚至為了自保而退出WhatsApp的師生群組,直言師生間的信任已被徹底破壞。

香港教協5月發布一項調查,發現近1200名幼稚園丶中小學的受訪教師及校長當中,有四成表示有意離開教育界,近兩成有意辭職或提早退休,他們稱「政治壓力日增」。被問及何時會有實際行動時,11.3%表示已經或將會於本學年期間或結束時離職。

高等教育界也不能獨善其身。香港民意研究所今年5月發表的調查發現,近六成人認為《國安法》對學術自由的限制大,45%人認為大學管理層並無努力保障學術自由。而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Global Public Policy Institute)在3月公佈的「全球學術自由指數」,香港評分大幅下跌,僅獲評D級,排名在柬埔寨之後,報告作者歸咎於《國安法》令高等學府面臨壓力大增。

美國《大西洋》雜誌今年報導指,港大有一名研究生舉報至少兩名教授涉嫌觸犯《國安法》,多名教授在閉門會議上表示「失望丶恐慌」。

延伸閱讀:國安法罩頂  香港老師如何教六四?

香港出版商: 只能自行摸索國安法紅線

03:05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文化:進入禁書丶禁片時代

香港曾有「禁書天堂」之稱,但在《國安法》實施後,不僅有關中國官場的「政治禁書」絕跡,連香港本土的書籍也被下架。

香港公共圖書館分別在去年7月及今年5月,抽起多本書籍,包括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的《我不是英雄》及《我不是細路 : 十八前後》,前立法會議員陳淑莊的《邊走邊吃邊抗爭》,嶺南大學中文系前助理教授陳雲的《香港城邦論》丶《香港保衞戰》丶《香港遺民論》等,旅美作家余傑的《卑賤的中國人》和《納粹中國》,流亡作家廖亦武的《這個帝國必須分裂》,港大學苑的《香港民族論》,前立法會議員何俊仁的《我向霸權宣戰》,時事評論員林匡正的《香港公民抗爭運動史-挫敗的三十年剖析》丶《香港公民抗爭運動史2 中港對決》等等。

而在今年6月23日《蘋果日報》被迫停運後,公共圖書館已下架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的所有著作,以及所有《蘋果日報》舊報章。

延伸閱讀:《蘋果日報》關閉:香港新聞自由進入寒冬 「反對聲音」從主流消失

《國安法》也衝擊影視創作,首先被刁難的是兩部關於反送中運動的紀錄片《佔領立法會》和《理大圍城》,後者放映前被中聯辦旗下《文匯報》 社評指稱散播「仇視國家情緒」,有違《國安法》之嫌。電檢處其後將該片評為「三級」,禁止未成年人觀看,並要求在紀錄片前加上警告字句,指片段內容「根據現行法例可能會構成刑事罪行」。

2021年6月11日,港府刊憲新修訂的《電影檢查條例》檢察員指引,要求檢查員顧及其「防範和制止危害國家安全行為或活動的職責」丶「維護國家主權丶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共同義務」,如發現影片中對可能構成危害國家安全罪行,及「認同丶支持丶宣揚丶美化丶鼓勵或煽動該等行為或活動的內容」,應得出該部影片不宜上映的結論。這項新規定,標誌著香港電影業百花齊放的時代正式結束。

香港辦公室空置率創下15年新高,退租空間有八成源自跨國公司撤離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A. Wallace

商界:外資撤離   辦公室爆退租潮

去年《國安法》立法前夕,香港各大企業及富豪家族鋪天蓋地登報表態支持,保持沉默的公司如匯豐銀行則遭到前特首梁振英及官媒抨擊。在壓力下,滙豐透過微信公眾號發文支持立法,集團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更到「撐國安立法」街站簽名,簽名為簡體字,有別於他平日的英文簽名。這標誌著香港在《國安法》時代,做生意也要作出政治表態,沒有沉默的權利。

在《國安法》實施後,跨國科技公司率先宣佈撤離香港。韓國科技巨頭Naver把儲存用戶資料的備份伺服器從香港遷往新加坡,並已刪除所有在香港的數據。字節跳動旗下的TikTok宣佈暫停在香港營運。Google和Facebook也都相繼宣佈,放棄興建連接香港和美國的海底電纜。

外資金融機構也陸續撤出,包括全球第二大資產管理公司領航投資(Vanguard),於去年8月宣佈在港交所的6只掛牌ETFs將退市,撤出香港的ETF業務,轉往上海。駐扎香港15年的美國對沖基金Elliott Management,也關閉其香港辦事處,有關職能將調往倫敦辦公室,部份員工遷至東京。美國投資諮詢公司萬里富(Motley Fool)則在內部電郵表示,因《國安法》等政治因素,決定關閉香港分部,將資源投放至擴展全球業務。

延伸閱讀:匯豐銀行又「惹事」 凍結香港親民主教會賬戶引爭議

另外,日本遊戲企業索尼互動娛樂公司(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已將亞洲業務部遷移到新加坡,擁有Vans丶The North Face等知名服裝品牌的美國威富公司(VF Corporation)也宣佈,其在港營運25年丶擁有900員工的品牌營運中心將遷至上海,供應鏈基地轉移至新加坡。歐洲奢侈品公司LVMH則宣佈,將把軒尼詩(Moët Hennessy)酒業部門部分員工從香港調往新加坡。

外資撤出已造成退租潮,據戴德梁行統計,自2019年起,香港辦公室空置率已創15年新高,退租空間有八成源自跨國公司撤離。

香港美國商會今年5月的調查顯示,325家受訪企業中有42%表示考慮或計劃撤出香港,其中六成人稱《國安法》令人不安 。在計劃離開的會員當中,有3%表明打算馬上離開,10%表示會在夏天結束前離開,15%表示年底前離開,48%打算在算3至5年內撤離。該會會長早泰娜(Tara Joseph)表示《國安法》條文模糊,商界不清楚「紅線」位置,「外國勢力干預」等說法也令外資感到不安。

香港美國商會前主席丶搬遷服務公司Asian Tigers Hong Kong行政總裁屈富明(Rob Chipman)透露,2019年以來,跨國企業高管遷入香港的搬家活動銳減一半,撤離香港的搬遷則增加了三成,其中很多是長居香港數十年的外籍人士,有些人本來想再等一下,希望香港局勢改善,但還是要承認「也許是時候離開了」。

延伸閱讀:專訪:北京何以不惜危及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