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國際貨幣基金為何拔高中國?

Karl Zawadzky2006年9月19日

中國、土耳其、墨西哥和韓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所佔的份額和投票權得到了提高,它們對該組織的影響也隨之增加。與此同時,一旦發生貨幣危機時,這四個國家在貨幣貨幣基金所擁有的特別提款權也得到了相應增長。

2006年新加坡國際貨幣基金大會的門外抗議者圖片來源: AP

這是六十年以來,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所進行的最大規模改革的第一步。第二步規劃是在今後的兩年內採取全新的份額規定進行結算。這也是在新加坡召開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年會的最重要成果。

在新加坡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年會作出一項重要決定,所謂新興工業國中的四個大國,中國、土耳其、墨西哥和韓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內的投票權比重得到了增加,同時,在發生貨幣危機時,向國際貨幣基金貸款的額度也相應增長。按照改革計劃,第二步將重新計算184個成員國在基金組織中的份額。通過這一系列改革,這個協調全球貨幣政策的最重要機構將重新建立內部力量平衡,以適應最近幾十年來世界經濟的發展形勢。崛起的新興工業國在世界貿易和世界財政體系內的地位顯著提升。因此它們對於貨幣政策層面擁有更大的影響力,也是非常符合邏輯的事情。

從重要工業發達國家的角度來看,這一決定並不是僅僅給這幾個國家送上了一份禮物。因為,隨著在基金組織內部份額的提高,這些國家得到的不僅僅是更高的存款額和貸款額,它們在國際貨幣基金的運作方面也將擔負更大的責任。對於印度,巴西和阿根廷這些份額沒有提高的新興工業國家來說也是如此,它們今後如果得到更高的份額,也將承擔更多責任。

前提條件是,它們必須改變自己的固執態度,並且有建設性的參與協商全新的,體現各成員國影響力的配額方案。這一過程將充滿激烈爭執。現在的妥協方案就是建立在德國或者美國這樣的工業強國減少自己份額的基礎上的。而像德國這樣的國家,在基金組織內所佔的份額與自身在世界貿易中所佔的比重相比,已經處於過低的位置。

工業強國的態度將決定份額改革是否能夠推行,以阻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逐漸失去影響力的趨勢,並讓新興工業國家中的大國為全球財政穩定承擔更多責任,付出更多努力。在過去幾年內,許多人都對全球發展不平衡的現象表示憂慮,而這種不平衡不但沒有縮小,反而愈加擴大。一方面,美國將全球儲蓄的60%用於應付本國巨大的財政赤字和貿易逆差。而另一方面,資源豐富的國家,特別是那些石油輸出國,則積累了很高的外匯儲備。比如沙烏地阿拉伯去年的外匯儲備就達到了900億美元。

中國在發展成為世界工廠之後,出口規模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地步,外匯儲備也隨之高達9000多億美元。這使得中國面對貨幣危機時擁有了極大的抵抗能力。中國並不需要國際貨幣基金提供的援助貸款。就像美國需要中國來彌補自己的財政赤字一樣,國際貨幣基金在這種情況下反而需要中國的幫助。這也是世界財政體系內最重要的協調和援助機構--國際貨幣基金需要重新進行力量分配的深層原因。國際貨幣基金份額改革並不單純是一次貨幣政策層面的調整,而是世界經濟局勢發展的結果。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