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國際透明組織清廉獎

2013年11月8日

因微博實名舉報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導致其落馬的記者羅昌平,在柏林獲得國際透明組織組織頒發的本年度清廉獎。

***Das Logo darf nur in Zusammenhang mit einer Berichterstattung über die Institution verwendet werden ***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kurz TI, ist eine weltweit agierende nichtstaatliche Organisation mit Sitz in Berlin, die sich in der nationalen und internationalen volks- und betriebswirtschaftlichen Korruptionsbekämpfung engagiert. Quelle;: Wikipedia

(德國之聲中文網)國際透明組織本年度清廉獎(Integrity Award)的獲獎人之一是中國記者、《財經》雜誌副主編羅昌平。另一位獲獎者是安哥拉記者、人權活動人士德莫萊斯(Rafael Marques de Morais)。國際透明組織在一份新聞聲明中表示,兩位獲獎人是世界各地許多個人和組織與腐敗作鬥爭的勇氣和決心的傑出代表。聲明指出,羅昌平在困難的媒體環境中在他的個人部落格裡勇敢地揭露了腐敗現象。

用微博扳倒"老虎"

現年33歲的羅昌平曾任《中國商報》首席記者,《新京報》深度報導部主編,現為《財經》雜誌副主編。他擅長政治經濟、財經領域的獨立新聞調查,發表過包括對上海社保案等一系列腐敗案件的調查。2012年12月,羅昌平在新浪部落格及認證微博上實名舉報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涉嫌偽造學歷、結成官商同盟等問題。當時,國家能源局新聞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對媒體回應稱:"上述消息純屬污衊造謠"。5個月後的2013年5月,劉鐵男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調查。

中國國內有網友指其為微博反腐掀翻的第一個"老虎"級別官員。《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稱之為"一名媒體人通過微博最終扳倒了一位部級官員,這是微博反腐的又一里程碑式事件。"

社群網站成為反腐監督的形式圖片來源: Reuters

國際透明組織主席拉貝勒(Huguette Labelle)表示,本年度清廉獎的兩位獲獎者代表了國際反腐敗運動的訴求,包括制止濫權、秘密交易和行賄受賄。"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向腐敗挑戰,德莫萊斯和羅昌平用他們所選擇的打擊這一弊端的方式給我們帶來了啟示。"

"夾縫裡也能做出事情"

羅昌平是获得國際透明組織清廉獎的第一位中國人。他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很高興獲獎,這是對他新聞工作和反腐努力的肯定。

羅昌平指出,媒體在反腐的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披露政府本該披露但沒有披露的訊息。我覺得媒體在這方面還是有很大的餘地可以做事情的。"讓他感到遺憾的是,"中國媒體人在很大程度上放棄了自己本來可以有的很多權利,即便是在夾縫中,其實也還是有不少空間可以做事的。只是大家現在普遍情緒不好,能夠踏踏實實作這件事的人現在越來越少了。"

中國媒體需要更大的空間圖片來源: Fotolia/parazit

羅昌平認為,中國媒體目前受到三個方面的衝擊:政治上的管理、商業利益的誘惑和來自新媒體新技術的衝擊。不久前引起廣泛討論的陳永洲事件更凸顯了人們的媒體腐敗的不滿。羅昌平承認,媒體是需要自律和職業操守,但不能忽略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媒體需要獲得更多的尊重和更大的生存空間。

國際透明組織清廉獎創立於2000年,目前的評委會由11名來自不同國家的長年參與反腐活動的人士組成。該獎主要頒發給記者、政府官員和公民社會領袖,國際透明組織稱他們的共同點是堅信腐敗現象是可以改變的。

作者:葉宣

責編:洪沙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