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土壤污染:中國農業和農村生活的「噩夢」

2014年7月25日

據官方數據,中國19%的耕地遭到污染。這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中國問題專家希爾頓(Isabel Hilton)表示,土壤污染是一個常常被當局模糊處理的問題。

China Umweltverschmutzung See Tai mit Ente
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外對話"和耶魯大學"環境360"最近共同發表了一份關於中國土壤污染的報告。報告指出,中國轟轟烈烈的工業化進程造成土壤污染這個危害農村生活和健康的"噩夢"。中國問題專家、"中外對話"總編希爾頓(Isabel Hilton)女士就這個問題接受了德國之聲採訪。

德國之聲:中國土壤污染問題有多嚴重?

希爾頓:想要完整瞭解中國土壤污染的廣度和嚴重程度非常難。中國政府至今拒絕發布其採集多年的數據。儘管這種拒絕態度讓人不禁懷疑污染很普遍,但我們無法對其準確量化。2007年7月,中國農業部和統計局開展了全國土地調查,這項調查在2009年結束。

2013年12月--調查結束5年後,部分調查結果得到公佈。2014年4月,政府發布另一項從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土壤污染調查的部分結果。調查公報稱,中國16.1%的土壤、19.4%的耕地受到污染。

中國政府將超過300萬公頃的耕地劃為中度污染。2011年中國環保部一名官員曾表示, 10%的中國耕地被鉛、鋅等重金屬污染。這些數字沒有告訴我們污染的嚴重程度,也沒告訴我們污染物究竟是什麼。我們從多個地方研究中得知,重金屬污染是個主要問題。而在靠近工業區的農業地區--這在中國相當普遍,污染可能非常嚴重。

中國問題專家、"中外對話"總編希爾頓圖片來源: BBC One

土地污染都怎樣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污染既影響了農業也危害人們健康。例如中國出現了不少"癌症村"。鉛、鎘這類物質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嚴重後果。在污染土壤種植的農作物中,已經多次發現這些重金屬。

以中國最重要的水稻種植省份之一湖南為例。人們在賣往其他省份的大米中發現了鎘,消費者開始害怕食用湖南大米。這顯然傷害了農民的利益,而農民並非污染的始作俑者,卻往往成為污染後果的受害者。

另一個持續的問題是,中國工業和農業在用水方面存在競爭,而中國對排污存在嚴重的執法不嚴。工業企業--特別是化工企業,經常直接將廢水排入河流、湖泊和溪流中。農民不得不使用污染水進行灌溉,從而進一步污染了土壤和農作物。

中國土壤污染背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主要污染源恐怕是工業排放,其中大部分是非法排放,污染物進入空氣,或者更直接地進入水體,然後污染到土壤。另外也存在防患措施不足的工業滲透。在一些地方,責任企業已經搬走或者關閉,但其破壞性後果卻留了下來。

根據該報告,中國對待土壤污染的典型官方做法是保密和模糊處理。中國當局為什麼對採取果斷行動似乎很不情願?

一個問題是,中國制度傾向於鼓勵模糊處理而非開誠布公地對待數據。地方官員要面對矛盾的要求--既要經濟增長、創造就業,又要環境保護。他們不願對疑難問題負責,或者承認自己的過失,因此他們嘗試著向中央政府隱瞞訊息。中國公民社會勢力微弱的現實讓這種狀況得不到改善。而中國法律體系薄弱、媒體受政府控制,因此人們期待在社會中填補訊息空白的非政府組織,在中國社會起不到這種作用。

反過來,中央政府可能不願意在找到解決方案前強調某個問題。而解決土壤污染非常難也非常耗資,拖延和保密反映了問題的嚴峻性,反映瞭解決問題的難度,而非解決意願的缺乏。中國正面臨工業繁榮遺留下來的重大問題。目前空氣污染是最明顯、最敏感的問題,吸引了大部分的財力和注意力。而土地污染補救起來更曲折,解決起來更難。

中國空氣、水源、土壤都存在嚴重污染圖片來源: AP

政府可以為解決問題做哪些事呢?

首先,政府應該公佈數據。其次,政府應該嚴格執行規章條例,制止排污造成進一步污染。此外,需要一個國家整治方案,進行嚴格的檢測、監測和控制。最後,必須優先考慮食品安全:停止在受污染地種植食用作物,支持農民進行經濟作物生產,或者對其損失進行補償。

針對土壤污染問題,地方和國家層面正在採取哪些措施?

中國中部和東部的許多污染嚴重的工廠被關閉。可惜的是,在中國西部並非如此。成千上萬遭污染地需要得到遏制,然而我們沒有看到應有的污染控制。

一些補救項目正在進行,不過我們對這些項目的力度、方法、費用、結果和評估手段都知之甚少。這些都不是公開的。整治不僅意味著去除重金屬--這僅僅是第一步。恢復土地健康、保證土地安全種植,涉及到農學、土壤學、環境學、工程學和微生物學。

個人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保護自己?

經濟條件好的人可以並且正在轉向有機食品。可惜的是,大多數受害者都比較貧窮,在污染地區生活和工作,沒有這種選擇。在一些地區,當地居民要求政府安置他們去其他地方,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唯一能保證安全的途徑。

希爾頓(Isabel Hilton )是倫敦的一名作家、廣播工作者。她是"中外對話"的創始人和主編。中外對話是一家位於倫敦、北京、三藩市的獨立非營利性機構。

採訪記者:Gabriel Domínguez 編譯:萬方

編譯:凝煉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