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在中國寫部落格是一門藝術

2011年9月13日

《新蘇黎世報》認為,中國藝術家艾未未的部落格行為,也是許多人正在做的:將圖片和文字放到網上,直接面對觀眾,探討社會,追求真理,這本身也是一種藝術……

圖片來源: DW/Cinnamon Nippard

該報9月12日的文章在開頭提出問題:"中國的部落格如何運行?社交網路與藝術有何關係?"

文章說:"當Twitter和Facebook出現伊始,中國也在使用。其傳播速度與日俱增,也和官方媒體不太受信任有關。這些社交網路在中國迅速佔有一席之地,介乎於西方人所使用的社交網站和維基解密之間。這也有技術上的原因,限制在140個字的微博,也就是說用140個漢字可以容納的訊息遠比任何西方文字都更多。此外,這種規格恰恰被中國知識分子積極使用。

"自從2009年起,部落格主們與政府間的問題日益增加,2010年Twitter和Facebook被停止,艾未未的部落格也被封,他2005年和2006年寫的部落格在網上已經蕩然無存。同時Facebook, Twitter和 Youtube也受到阻礙,就是說'被'不穩定而且極其緩慢。只有通过中國境外的伺服器和特殊技術如VPN,才能使用Facebook。所以,今天中國深受喜愛的主要是微博。"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該報接著寫道,"在中國,社交網是人們對於所發生的事情以及對這些事件的反應獲取訊息的地方。特別是涉及批評性題目時,較之傳統媒體,人們會給予社交網更多的信任。比如,年輕作家韓寒不久前就以其部落格上了《紐約時報》的頭版,使其出名的不是狹義的文學創作,而是他的部落格,他在部落格中主要揭示不公正。韓寒以其部落格實現了從個人過渡到有影響的公共知識分子。他自己強調說,作家總是必須探討其政治制度,不管是在西方還是東方。對於所發生的事情予以批評性反映,在中國被視作藝術家和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舊'的知識分子依賴於'舊'的媒體,從而常常侷限於一個感興趣者的特殊圈子。可是,知識分子或藝術家直接與觀眾建立聯繫的可能性現在已經具備。"

"試圖發現真理"

文章認為,"實際上將部落格作為藝術手段也總是與試圖'發現真理'有關,尋找真理的過程能促進藝術的地位。比如在韓寒一例上,也關係到決定今天的知識分子在哪裡相會、交流、面對觀眾並且承擔社會責任。所以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有多少與當前題材打交道的藝術家還採用傳統的媒體和表現形式。目前對新媒體的直接探討和分析,僅僅是在藝術體系的一個特殊部分進行。非常明顯的是,無論政界、新聞界還是藝術界,都依然偏愛'舊'的(大眾)傳媒。"

作者指出,"艾未未業已自由,受到很多限制,他不能離開北京,部落格被封,媒體現在幾乎不再報導他,目前他不能像以往那樣向廣大公眾發表言論,可是他的展覽還在。其實他在藝術上所做的常常正是我们许多人所做的:他將訊息放到網路上,我們也是這樣做的,對等通信,藝術家與觀眾之間有著非常直接的關係。這裡沒有解釋者,沒有溝通障礙,沒有空間間隔,一切都是1對1,充其量有著許多評論和反響而已。"

 

 

摘譯:林泉

責編:葉宣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