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多梅尼拍電影的艾未未
2016年3月1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艾未未可以讓自己毫不起眼。這個周五(3月18日)在伊多梅尼難民營穿著深藍色衣服、戴著棒球帽的他,幾乎完全沒引起當地眾多記者們的注意。而他與其工作團隊一整天都在這裡。
"伊多梅尼關係著我們所有人"
他為什麼要關心難民問題呢?為什麼不呢,艾未未回答說。他表示,當上百萬人來到希臘、來到歐洲,而在伊多梅尼"滯留在這種處境下,那麼這也關係到社會大眾"。他還稱,關閉邊境"對於那些因戰爭而流亡的人而言,是不公平的"。儘管所有人都知道,不會再開放邊境,然而難民營裡的人們仍然盼望著這一點,"他們相信,歐洲仍然重視其自身的價值觀"。艾未未認為這一切是"可恥的"。他說,這些人在故土的戰火中經歷了恐懼與創傷,"這歐洲這裡,這些傷口仍然在流血,而沒人真的關心他們"。
這位中國藝術家表示,他最開始接觸難民問題更多是巧合:去年,他與孩子來希臘的一個島嶼渡假,其間隨性地決定,去附近的萊斯沃斯島看看。他們在島上的沿海公路上開著車,當時豔陽高照、風和日麗、湛湛藍天,突然間,他們看到前面有船正朝著岸邊駛去,人們跳上岸。他把車停了下來,看著"這些悲傷的人們,婦女、小孩"。他說,"我忘不了這一刻"。
一個藝術問題?
當時,艾未未正打算找一個工作室。他一時間就決定,"如果我需要一個工作室,那麼這個工作室應該在這裡"。他表示,自己是一個只有親眼看到、親身經歷過,才能與之關聯起來的人。艾未未位於萊斯沃斯島的工作室自今年年初開始運行,他常來這裡。他一直有在這裡為溺死的難民建立紀念碑的想法,來紀唸成千上萬死去的人們--"那些在尋找自由與和平的途中成為犧牲品的人們"。
在伊多梅尼,艾未未正在與其團隊一起拍攝一部電影。他表示,這既是一種冒險,來對情況進行調查;同時也是一種嘗試,來找到一種講述人道主義與人權的"語言"。他肯定地說,這將是一件很複雜的事。特別是人們會講述他們的故事,並在艾未未的藝術行動中發揮核心作用。在他上周首次前往伊多梅尼時,艾未未在泥濘中支起了一架白鋼琴。雨中,一名年輕的敘利亞婦女在遮雨布下彈起了鋼琴。
這個周四(3月17日),艾未未讓難民中的一名理髮師為其剪髮。這位中國藝術家說,自己本來也需要剪頭髮,而在這裡理髮具有"象徵意義"。對於此類行動以及在柏林憲兵廣場音樂廳用救生衣為溺亡難民"立碑"等事,批評的聲音不少。然而事實是,我們生活在一個視覺世界。艾未未總是能用他的圖像吸引注意力。一些人可能會說是在"博眼球",但艾未未講的是"象徵意義"。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