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在德國談中非關係

亭子2007年5月4日

近日,在海因裡希•伯爾基金會(Heinrich-Böll-Stiftung)的支持之下, 柏林洪堡大學舉行了一系列有關發展政策的講座和討論,其中,中國的非洲政策又再次被提上日程,成為討論的熱點話題。研討會上,德國專家學者、非政府組織代表以及來自非洲的代表,共同商討未來政策的走向。

2006年10月北京召開中非合作論壇圖片來源: AP

近年來,由於中國與非洲高層互動頻繁,雙邊交流不斷增加,引起了歐美國家的高度關注。德國主流媒體紛紛掀起關於中國非洲政策的討論。今年4月底洪堡大學系列講座中關於中國的非洲政策的討論,可以說是西方主流意見的一個延續。本次討論的主題是:中國在非洲 - 機會還是威脅?討論會邀請了目前擔任德國全球與區域研究所(German Institute of Global and Area Studies, GIGA)主席的卡帕(Robert Kappel)教授,來自德國技術合作機構工(GTZ)的非洲聯絡員施密特(Gerald Schmitt)先生,來自德意志救濟世界飢謹組織(Deutschen Welthungerhilfe, DWHH)的艾思豪爾女士(Christa Frosch-Asshauer)以及來自貝南大使館新聞處的戴柯思(Ludovic Dakossi)先生。

德國的主流觀點

耐人尋味的是,本次討論研究中國政策的研討會,卻沒有邀請中國學者參加。在研討會上,三位德國專家和學者一方面肯定了中國為非洲經濟發展作出的努力,但同時對中國在非洲民主化進程中的角色以及中非貿易表示擔憂。卡帕教授認為,中非貿易發展不平衡;中國高度依賴非洲的原油和原材料,同時向非洲出口技術含量較低的消費類產品,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今中國在世界競爭的地位;相比之下,歐美主要向非洲出口高科技產品。同時,他認為,中國的非洲政策只是中國戰略政策中的一部分,中國的主要興趣在於能源安全,確保未來中國發展的石油儲備,而並非真正援助非洲,幫助非洲發展;而且由於中國的主要合作夥伴正是西方社會企圖孤立和施壓的「獨裁國家」,中國的政策阻礙了國際社會對非洲民主進程建設所作出的貢獻。施密特先生基本同意卡帕教授的意見,認為一方面,中國幫助非洲搞基礎設施建設,客觀上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但同時加劇了當地腐敗以及非洲的債務負擔。施密特先生提出,中國把非洲當作自家產油的後花園,對非洲推行新時期的殖民主義。來自非政府組織的艾思豪爾女士則對中國在非洲當地投資項目的透明程度提出了批評。她還提出,由於不少中國公司在非洲當地投資,並沒有雇傭非洲當地勞動力,而是從中國直接輸入工人,對非洲當地勞動力市場衝擊極大。

非洲人這麼看

來自貝南的戴柯思先生則給大部分聽眾帶來了不同的聲音。戴柯思先生表示,非洲國家非常明白中國對非洲能源的需求,更加明白非洲的前途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歐洲或者中國。非洲從中國進口的廉價消費產品提高了非洲人民的生活水準,讓非洲人民買到了以前無力負擔的「奢侈品」。所謂中國產品衝擊非洲當地產業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因為非洲當地的工業產品有限,而且主要都不是由非洲人控制的。他還強調,日益增長的中非貿易讓雙方都嘗到了甜頭,但是雙方對伴隨交流而來的不和諧也應該提高警惕,非洲願意與中國、歐洲對非洲未來的發展展開更深遠的對話和合作。

應該說此次講座仍是主流意見的老調重彈,除了來自貝南的戴柯思先生帶來的「換位思考」之外,德國人似乎仍然擺脫不了對中國在非洲作為的負面印象。有經濟學家提到,中國對非洲最大的貢獻,就是將非洲重新納入世界貿易系統,跟非洲人平起平坐的做生意,互利互惠,而不是高姿態地以援助為籌碼,對非洲人指指點點。或許,歐洲人一方面指摘中國的非洲政策,另一方面卻向非洲人緊鎖自家農產品市場大門的同時, 也應該反省這麼多年來對非洲援助政策的失敗之處。而中國則應該在與非洲的交流中不斷學習和完善扶貧援助政策的制定與實施,努力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國際大國。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