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在德日、韓學生談日本教科書事件

2005年4月14日

日本政府日前公佈了2006年版中學歷史教科書審定結果,宣佈所有送審的8個版本均合格,包括否認二戰中日本入侵中國史實的右翼歷史教科書,遭中國政府抗議。德國之聲對此進行了全面的報導,並在廣大網友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本網記者就此分別採訪了在德國的日本和韓國留學生。

韓國民眾反日情緒高漲圖片來源: dpa

來自東京的留學生木子(化名)在德國波昂大學學習翻譯專業。 她同時選擇了中文作為第二外語,在日本的大學,她還選修過漢學,喜歡中國的語言文化。

德國之聲:作為在德國的一名日本留學生,你如何看待這次亞洲的反日情緒?

木子:本身我對政治沒有太大的興趣,不知道能不能很好地回答你的問題。我認為,在對中國問題的處理上日本應該很謹慎。基本上來說,從日本在戰爭中的行為來看,如今日本政府有必要更多的從中國立場出發,來考慮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和中國之間的關係,日本未來的發展也會變得很有侷限。 所以,我覺得日本應該多一點為中國考慮.

德國之聲:你對教科書的問題怎麼看?

木子:目前中國人的反日情緒很讓人擔心,有些日本人對此的態度也不是很恰當。有關教科書的問題在日本已有很長時間的討論和爭議。對此,日本國內反中國的勢力也許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這件事情, 這是很讓人遺憾的。 但是, 南京大屠殺作為歷史事實, 對於日本人來說, 基本上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而在日本國內,有人認為戰爭的罪行並不是國民的作為, 是當時日本軍隊在日本國外的行為。

德國之聲:中日政治關係緊張對經濟,文化有影響嗎

木子:我覺得,經濟方面不應該會受太多的影響。兩國的經濟都還會互相促進與發展. 中日文化的交流也應該更多一些。 比如說,韓國的情況與中國差不多, 在日本就有很多韓國的電視劇很流行,就像日劇在中國也很受歡迎一樣。也應該讓日本人能看到更多的中國電影和電視劇,促進我們之間的相互瞭解。我個人的願望也就是,中日兩國能互相愉快地進行文化交流,這樣的機會要是更多一點就好了。

德國之聲:為什麼日本和德國相比,戰後的做法如此不同?

木子:這也是我在日本大學的畢業論文的題目。這也許是因為日本人和德國人的國民性的不同。戰爭責任的問題,在某種程度上等同於對罪惡感的認同。 在日本也被認為, 德國人勇於承擔與日本相同的戰爭責任,並自己做出了深刻的反省。 而這一點日本並沒有做到。甚至還有少數人不承認南京大屠殺的事實,完全否認日本戰爭中的責任。但通過考證,這肯定是不正確的觀點。在德國情況就完全不同了,發動戰爭的是德國納粹。 並不是所有的德國人都壞,而納粹才是可惡的,他們才應該承擔戰爭的全部責任。在日本有人認為,對於戰爭罪行的責任, 包括前面提到的南京大屠殺等是當時在日本以外的軍人所為, 與很多不知情的日本國內的老百姓並無關係,他們也不可能那樣做。 因此戰爭罪行主要是官方和軍隊的責任。且不說正確與否, 這樣的觀點在日本確實是有的。

韓國留學生金炳旭(化名)來自漢城。現就讀波昂大學經濟學系。在韓國的時候,曾經多次去日本旅行,並且還在東京學習過一段時間的日語。對於目前日本政府和極右勢力的表現,他的看法或許能夠代表大部分韓國年輕人的看法和態度。

德國之聲:最近電視上對於日本政府審議通過教科書事件的報導你看到了嗎?有什麼看法?

金炳旭:我已經看到了,感覺還是很氣憤的。韓國人一直對日本心存芥蒂。所以,和中國人一樣,我們對於日本極右勢力的每一次愚蠢行為都十分敏感。這樣的行為傷害了我們的感情,讓人心裡很不舒服。

德國之聲:我在電視上看到很多韓國年輕人對於這些事件的反應也很強烈,並參與抗議活動,可是年輕人並沒有經歷過戰爭。

金炳旭:我們從父輩那裡會經常聽到有關戰爭的故事,他們親眼目睹和親自經歷了日本對我們的侵略,有很多悲慘的遭遇。講給我們聽時,我們也都能感同身受。並且我們也從歷史課本上瞭解到了很多這方面的內容。我一直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日本不能學習德國對於二戰的態度,向在亞洲遭受其侵略的國家道歉。另外韓國人對於戰爭賠償問題也很有意見。目前,幾乎所有的戰爭賠償都來自日本民間。而發動戰爭,日本政府對此應負全部的責任,因此承擔戰爭賠償恰恰應該由日本政府來做。所以,韓國人也一直認為日本對於戰爭的反省缺乏誠意。

德國之聲:這樣的看法在韓國的年輕人中很普遍嗎?

金炳旭:很普遍。我們害怕日本的軍國主義勢力抬頭。我們享受了戰後幾十年的和平時光,並希望和平能夠一直持續下去。但日本的行為總讓韓國人感到擔心。

德國之聲:你們討厭日本人嗎?

金炳旭:談不上討厭。事實上, 我有很多的日本朋友。他們為人非常友好,非常謙和。我在日本學習語言的時候, 我們經常在一起聊天,也曾經談到過這樣的話題。大多數的日本年輕人認為,他們應該道歉。就像我剛才提到的,所有這些愚蠢事情都是日本極右勢力的行為,並且這種勢力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政府。但這不能代表所有日本人的想法。

(德國之聲見習記者:小文、 一江)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