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利比亞不得安寧

2013年10月14日

自從利比亞革命以來,該國國內衝突四起。而政府面對武器和暴力的擴散卻毫無辦法。社會分化進程已經不可阻擋。

Libyan security gather in the capital Tripoli on September 21, 2013, as they prepare to secure neighborhoods and the headquarters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following a decision by the National Congress to clamp down on crime and criminal groups around the capital. AFP PHOTO/MAHMUD TURKIA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MAHMUD TURKIA/AFP/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 M.Turkia/AFP/Getty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巴尼‧瓦利德(Bani Walid)鎮上的入口處刻寫著這樣一句話:"真主、穆阿邁爾(卡扎菲)、利比亞,別無其他。"這是卡扎菲支持者的宣戰口號。自從反對派獲勝後,他們就廣受唾棄。這個距離首都的黎波裡170公里山間小鎮的居民們認為自己是革命中的失敗者。這個城鎮在革命期間和之後都是武力衝突頻發的地方。卡扎菲被推翻後,這裡的居民原本能夠享受到的特殊待遇已經一去不復返。

巴尼‧瓦利德鎮的居民大多屬於瓦法拉(Warfalla)部落,這也是利比亞最大的部落。和卡達法(Gadadfa)部落一樣,這兩個屬於前領導人卡扎菲的部落曾經都能享有特權。通過部落之間的關係,巴尼‧瓦利德和地中海邊的蘇爾特(Sirte)以及西南部首府塞卜哈(Sebha)聯繫密切。2011年利比亞動蕩期間,這三個地方都基本站在政府一邊。

直到現在,還可以在巴尼‧瓦利德到處看到戰爭破壞的痕跡。2011年,北約空軍對附近山頭的一座小城實施轟炸。自從利比亞政府2012年10月在當地發起軍事攻勢以來,巴尼‧瓦利德就更像是一個搖搖欲墜的要塞。這裡和港口城市米蘇拉塔(Misrata)的緊張關係導致了軍事行動的爆發。米蘇拉塔是卡扎菲反對者聚集的重地。

巴尼‧瓦利德到處都是戰爭留下的創傷圖片來源: DW

復仇,清算以及部落戰爭

與米蘇拉塔和巴尼‧瓦利德的情況相同,利比亞全國境內的衝突四起。衝突發生的地方大多都是擁有武器的民族組織通過鬥爭,企圖獲得影響力、土地和資源。面對這種情況,利比亞的過渡政府幾乎一籌莫展, 這也是因為政府統一將反對派規劃到正規軍中,而這些人還是更願意服從其直接長官的命令,也更把捍衛自己部落的利益視為首要任務。

卡扎菲2011年10月被推翻後,對戰爭犯的復仇和清算行動就全面展開。其中的一個例子是卡扎菲支持者曾經的重鎮塔沃爾阿(Tawargha)。革命爆發前,這裡曾生活著大約3萬居民。當時來自附近城市米蘇拉塔的反對派作戰旅將這裡的居民不是扣押,驅逐,就是將其殺害。從那時起,這裡就成為了一片鬼城。

對40年獨裁歷史的清算讓暴力的循環繼續存在。在卡扎菲統治下失去土地的民眾,如今又用暴力手段將土地搶了回來。

圖阿雷格人和圖布人爭取話語權的決心越來越大圖片來源: Valerie Stocker

革命已結束,武裝仍繼續

革命時代雖然過去,但武裝時代卻遠遠沒有結束。西南部首府塞卜哈(Sebha)內經常爆發圖布(Tubu)和蘇萊曼(Suleiman)之間的部落衝突。

此外,利比亞的少數民族柏柏爾人(Berber),圖阿雷格人(Tuareg)和圖布人爭取話語權的決心也越來越大,甚至不惜以武力要挾。各方無法就利比亞新憲法的基本方針達成一致,這幾個部落的代表曾帶著憤怒當場離開議會討論。

作者:Valerie Stocker 編譯:任琛

責編:樂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