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人類如何改變了地球?

2013年2月16日

地球正在經歷劇變:它的演變不再是大自然的選擇,而是人類影響的結果。現在學者們提出一個新名詞——「人類世」,一個由人類塑造的地質歷史時代

Geologie Vulkanismus Vulkan Lava glühend fließend in Meer geology volcanism lava flow in ocean Dämmerung Hawaii USA
火山爆發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OKAPIA/Gavriel Jecan/SAVE

(德國之聲中文網)地質學家和相關學科的科學家們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地球正在經歷一個戲劇性的地質劇變:傳統認知下的純天然自然環境,在當今的工業社會已經不復存在。荒野自然生長,河流、火山爆發、地震塑造地貌,這些都已經成為歷史。今天,人類塑造地貌,影響地球的演變。

很多學者以氣候變化為例: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導致全球變暖,可能引起海平面的上升,並導致海岸線的顯著變化。另外科學家們還對世界許多地區發生的乾旱和土壤退化提出了警告。

向大自然告別

這意味著科學領域裡的一個重要思想轉變:一個相對於社會環境存在的、自生自滅的大自然已經成為歷史,當今的地球環境受人類影響極大。因此學者們提出「人類世」一說,而這撼動了傳統的地球學的核心。

截至當前,我們習慣的說法是「神奇的大自然」和「不堪的人類及其科技」,然而這種區分早已不再適用,專門研究「人類時代」的柏林自由大學地質學家萊因菲爾德(Reinhold Leinfelder)表示。「人類對地球改變之大以至於我們不得不承認,傳統意義上的大自然已經不復存在。」對於萊因菲爾德和很多學者而言,人類科技對自然的巨大影響使得人類已經成為新大自然的一部分。

海嘯下的大自然圖片來源: Daniel Berehulak/Getty Images

陸地地貌四分之三發生轉變

人與自然在「人類世」合二為一。地質學家認為,目前人類已經改變了陸地表面約75%的地貌。

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改變了土地地質,另外還有城市建設、開山採礦。目前地表變動的次數是自然進程下的30倍之多;動物物種滅絕的速度是自然進程下的100倍,有些學者認為甚至是上千倍。地質學家萊因菲爾德對此明確表示:「地球未來的地表和地下形態,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類自身。」

工業革命是轉折點

事實上,沉積物將是人類影響自然的最好證據:未來的考古學家們將收集我們今天土地中留下的沉積物,無論是農牧業殘余還是未降解的塑膠袋。這些沉積物礦床代表了一個地質時代的特徵。在冰河時代末期,大約11000年前,地球進入「全新世」,其顯著特徵是穩定的自然環境。現在地球正在告別「全新世」,進入「人類世」。

土地治理圖片來源: DW / Sascha Quaiser

針對「人類世」的確切開始時間,學界說法不一。農業生產開始於約1萬年前,它是人類對地球首批根本性干預。不過當時的農業生產侷限於世界零星部分地區。而學者們一致認為,最晚到18世紀工業革命,人類對地球的影響已經實現全球化。

有關地球性狀的實驗

「早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已經有一個針對地球性狀的實驗」,柏林的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所長雷恩(Jürgen Renn)介紹說。 「沒有人在當時可以預料到未來的發展,然而當年的實驗對今天的我們提出一個挑戰。」

挑戰之一就包括至今仍然可以測量到的土壤中的鉛沉積。從那時起,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持續加劇:單一種植侵蝕土壤,採礦改變山體特徵,農業田畝歸並改變地貌、河貌,另外還有圍海造地。即使在十萬年後,仍然可以檢測到我們今天的放射性廢物殘余。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恆久彌堅,人類、科技和自然變得密不可分。

開山採礦圖片來源: PROCHILE

已經沒有回頭路

科技歷史學家特裡施樂(Helmuth Trischler)教授贊成這一觀點。他表示,「我們已經不可能再回到原來的『全新世』」,迄今為止的人類活動給地球帶來的改變不可逆轉。這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如過度漁獵,土壤退化以及垃圾沉澱。而要在未來解決這些問題,又需要通過科技等外在干預方式。

特裡施樂認為,新的科技要保證原有問題不再惡化:告別工業社會只是迴避問題,而非解決問題。在 「人類世」時代,人類和科技都成為了自然的一部分。科技歷史學家雷恩也明確表示,我們已經不可能逃離「人類世」,關鍵的是如何更有意義地塑造它。

神奇的自然,美麗的物種圖片來源: Paul Nicklen,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至此,針對「人類世」的爭論集中於一點:如何帶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責任感塑造它,以便子孫後代也能在我們一手塑造的世界裡繼續生活下去。

作者:Thomas Gith, 編譯:萬方

責編:雨涵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