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Kommentar

Marcel Fuerstenau2008年10月4日

基社盟(CSU)在本屆巴伐利亞州議會選舉中得票損失慘重,導致政治上的大地震。地震雖在本州,但其影響卻波及全德。德國之聲記者Marcel Fuerstenau評論如下:

得票43.4%,這個選舉結果,會令德國乃至歐洲任何一個其他政黨歡呼雀躍,但對立足德國16個聯邦州中面積最大、人口125萬、佔全德人口七分之一的巴伐利亞州的基社盟來說,這個結果卻是一個災難。

43.4%的選舉結果,引發了基社盟的一場深刻危機,促使基社盟黨主席胡貝爾(Erwin Huber)提交辭呈,24小時後,同一黨籍的巴伐利亞州州長貝克施泰因(Guenther Beckstein)也宣佈辭職。兩人這樣做是正確的。畢竟,在上屆州議會選舉中,基社盟得票還幾近61%,而且在過去46年,巴伐利亞州一直牢牢掌握在基社盟一黨手中,現在卻突然要和其他黨派聯合執政,打擊自然不小。

這樣的打擊,一般來說,由基社盟自作自受,獨吞苦酒即可,但這次的情況卻略有不同,因為它很可能會對全德造成深遠影響,原因是作為活躍在其他15個聯邦州的基民盟(CDU)的姐妹黨,活動範圍僅限巴伐利亞州的基社盟對保守陣營在全德範圍爭取多數具有不可或缺的意義。

這兩個姐妹黨在聯邦議會歷來聯手,共組一個議會黨團。上次即2005年聯邦議會大選時,兩黨聯合起來才達到了35.2%的得票率,險高過其最強勁的競爭對手社民黨(SPD,34.2%)。從那時起,姐妹黨便被迫與社民黨組成苦多於樂、以基民盟主席梅克爾為首的大聯合政府。假若當年沒有基社盟的投票支持,梅克爾就不可能登上聯邦總理的寶座。

下次即2009年聯邦議會大選後,梅克爾是否還能出任總理一職,原本就不是定數,

基社盟本次州選舉慘敗,使這個問題更成懸念。德國下屆政府為三黨聯合執政的可能性日增,意味著政治局勢將會更為複雜,尋求政治妥協的過程更為艱難,因為德國今天的現實情況是,兩個大眾黨——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黨——所擁有的堅定選民合起來最多只佔30%。原因是德國社會日益個性化,致使不同政黨間的界限早已不像過去那麼鮮明。

這一發展趨勢,也波及巴伐利亞州這個主要信奉天主教、以農村地區為主但在經濟上卻非常成功的南德重州,但基社盟卻未予重視,致使在本次選舉中栽了一個大跟頭。儘管如此,基社盟還是將會繼續執掌巴伐利亞州的政運。但從全德角度而言,下次聯邦議會選舉之後,假如所謂的公民陣營(即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黨聯合起來的社會中間陣營)不能取得多數,基社盟可能就會落入無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她可能幫不上忙了,幫不了基民盟爭取多數。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