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報告:多數歐洲企業仍將在華投資創新研發

2022年6月9日

很多在華歐企正在重新評估中國市場的機遇和風險,但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大部分企業仍將中國視為具有潛力的創新研發基地。

China Symbolbild Lanzhou
圖片來源: VCG/imago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中國歐盟商會(EUCCC)和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聯合撰寫的一份報告,大多數在中國的歐洲企業得益於在當地的創新研發,並將繼續這一戰略。75%的受訪企業表示將增加在中國的研發投入,18%的企業會保持現有水準。

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örg Wuttke)在報告發布會上表示,與中國"脫鉤"不是一個選項:「退出中國市場,將損害企業的利益。」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此間輿論對德國經濟對俄、中兩國依賴性的討論持續發酵。在此背景下,伍德克指出:「我們與俄羅斯之間有一條能源管道,而我們和中國之間,有一條知識和一條資本流動管道」,在中國投入創新研發,不僅有利於中國,也有利於歐洲企業在本土的發展。

多數公司:做對了

這份題為「中國的創新生態」的報告,基於2021年9月到2022年4月間對在華歐盟企業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中國進行創新研發,對許多歐資企業是正確的戰略選擇,但並非對所有企業都是如此。

汽車、化工等行業的企業,面對中國巨大的市場和推動性的產業政策,在研發領域有更主動、積極的投入。IT、電信等行業則因市場機會前景不夠理想、政府監管壓力而相對被動。

德國汽車行業在中國投入研發「傾力而為」。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AXPPP/VCG

報告指出,歐洲公司認識到,中國的研發生態越來越有活力,與世界其他地方相比有許多優勢。其中包括:有大量的合作夥伴(50%的企業認同)、富於創新的科研人員、龐大的市場(68%的企業認同)以及能夠將新技術快速轉化為商業應用(68%的企業認同)。

而不利的條件則是: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夠充分、不公平競爭,以及中國對外資企業的補貼和壁壘不透明。另外不少企業提到,中國也存在本土專業人才不足的問題,例如尋找合適的硬體工程師就是一種挑戰。此外另一項顧慮是,歐盟本土市場上人們對在中國研發存在負面觀感。

報告作者之一、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資深分析師雅各布‧君特(Jakob Gunter)對德國之聲表示,歐洲、包括德國的政策決策者擔心企業在中國的研發足跡過於深入,讓中國研發人員獲得關鍵技術,日後服務於競爭對手、乃至發展軍民兩用技術的中國企業。政界和企業對在華研發的看法日益相左,"可能導致出台限制性的政策或機制,壓縮德國公司被允許帶入中國市場的技術含量"。

行業差別

參與到中國的「研發生態系統」,對55%的受訪企業來說,是其全球創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餘45%的企業來說也是其全球戰略的一部分。

不過,企業在中國投入創新研發的程度,在行業上有所差別。化工、汽車、機械製造等行業,其在中國的「本土化」生產得到中國官方的鼓勵。這些行業中的大多數企業在中國的戰略屬於「傾力投入」--全面擴大在華研發投資,以實現在中國和全球市場價值增益的最大化。

而另一些依賴開放市場或國際媒體關注度較高的行業,則選擇較為謹慎的戰略--在中國擴展「研發足跡」,但核心技術和研創則保留在本國市場,以減少關鍵技術向中國的轉移。

中國歐盟商會:在華歐企面臨著「日益政治化的商業環境"

03:55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在另一些越來越感受到來自中國政府計劃決策層壓力的行業,例如訊息和通訊技術產業,企業的態度最不樂觀,研發戰略也最為保守。他們多數抱怨中國目前的監管環境表明,中方不再需要或不希望他們與本土巨頭競爭。

另外,近三分之一的企業承認,在中國的研發投入在不同程度上與中國政府的壓力有關。

風險與得失

報告作者指出,受訪者對在中國開展創新研發的總體看法是積極的,但歐洲公司能從參與中獲得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所處的行業。企業必須清醒地權衡參與的機會、回報與相關風險。

而今年以來,經濟領域之外的風險可能帶來的巨大衝擊體現得尤為突出。君特指出,奧密克戎疫情及中國嚴格的封控措施可能使德國公司眼下重新審視在這個市場的位置,而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則將對企業的感受和戰略產生更為長期的影響。「他們得到的嚴酷教訓是,在一個專制和日益咄咄逼人的國家做生意的經濟理由可以突然間被一個重大的地緣政治變化所顛覆。」

目前還沒有跡象顯示,德國公司因此而減少在中國的生產或研發,但君特認為,德企會認識到,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只會增加對這一地緣政治風險的市場的依賴性:「任何在中國有較大的研發足跡的公司,如果不考慮如何應對在該國可能遇到的制裁——就像俄羅斯所受的制裁,以及如何減少退出的代價,那是愚蠢和不負責任的。」
 

(綜合報導)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