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報喜不報憂?中國經濟前景低迷

2022年10月19日

防疫清零政策、國際關係緊張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已顯而易見。而二十大期間中國推遲發布第三季度經濟數據,更讓各方專家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表示擔憂。

二十大當頭,中國推遲發布數據
二十大當頭,中國推遲發布數據圖片來源: Mark Schiefelbei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按計劃,中國國家統計局應在本周二發布今年第三季度經濟數據。但這一發布被無限期延後。這一舉動被外界認為很不尋常。

"推遲發布數字的原因很可能是國務院領導人擔心這些數字會影響二十大凱歌高奏的氣氛",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研究中國政治和金融的專家史宗瀚(Victor Shih)對《紐約時報》說。他認為,這表明在北京相當有效的技術官僚機構中,政治影響有著壓倒一切的地位。

報導稱,大經濟體推遲發布如此重要的經濟數據是極為罕見的事情,而這本該是經過周密策劃的例行公事。

儘管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在二十大會議上表示,中國第三季度經濟明顯回升,但推遲發布國內經濟數據的消息引起了不安--或許中國的經濟狀況比大多數人已經意識到的更糟糕,同時這也讓人們對數據的可靠性產生了懷疑。"這是個極糟的失誤",耶魯大學法學教授張泰蘇對《紐約時報》說,"即使他們需要美化數據,最好的辦法也應該是在正常時間範圍內完成。"

"即使需要美化數據,也應該是在正常時間範圍內完成"圖片來源: Koki Kataoka/Yomiuri Shimbu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此外,推遲發布數據不利於中國在金融市場的形象。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資深中國經濟專家埃文斯-普裡查得(Julian Evans-Pritchard)指出,"如果推遲(發布)開始成為常態,那就可能會降低人們對官方經濟數據和中國官僚機構專業性的信心。"

清零、國進民退阻礙經濟

中共二十大舉行之際, 歐美專家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普遍不看好。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的主任胡謐空(Mikko Huotari)本周在接受德國電視二台採訪時表示,北京政府的防疫限制如不改變,"未來數月甚至數年內中國經濟的前景都不會很好"。

德國符茲堡大學教授、中國經濟問題學者費多麗(Doris Fischer)對德國之聲表示,習近平下一任期中,中國經濟面對的重要問題一是經濟發展模式的繼續轉型,二是各級政府、尤其是地方的債務,三是防疫政策如何松綁。

《華爾街日報》引述私營領域經濟學家、世界銀行和其他機構預計,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率估計為3%左右,明年將反彈至4.5%左右,前提是中國政府放鬆其新冠動態清零政策。

但習近平在二十大上再次強調了這一政策的重要性。而他施行的其他被認為不利於經濟的路線也沒有改變的跡象,例如給予國有企業優先地位,擠壓民營企業。

隨著中美緊張關係不斷升級,習近平還加大力度採取行動,減少中國對外國技術的依賴,並將更多資本引入中國政府認為具有戰略重要性的行業,如半導體和人工智慧。這種政策轉變正在促使中國生產率和薪水增長放緩、金融市場疲軟,西方企業越來越不願意在中國進行投資。

世界經濟引擎光環不再 外企想撤離中國市場?

04:18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增長動力不再?

"我們看到,對市場化經濟改革的熱情逐漸消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國部負責人貝爾格(Helge Berger)對《華爾街日報》說:"中國的增長潛力可能遠低於我們所習慣的水準。"

研究公司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的創始合夥人葛藝豪(Arthur Kroeber)認為,鑑於以技術為中心的產業政策帶來的好處有限,他對中國的前景越來越不看好。他表示,已宣佈的戰略可以促進某些行業,如半導體和電動汽車,但不足以推動整體經濟的生產率提高。

華盛頓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地緣經濟中心(Atlantic Council's Geo Economics Center)和總部位於紐約的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一項新研究預測,到2020年代中期,中國將難以保持超過3%的年增長率,除非政府作出調整,克服人口萎縮和生產率低下的問題。儘管政府數據顯示外資流入持續強勁,但上述研究發現,外國直接投資與中國GDP之比一直穩步下降,從10年前的近30%降至去年的21%。

費多麗指出,目前的多種不確定因素結合,包括國際局勢和中國的防疫政策,讓外商投資中國變得格外謹慎,「以前那種趨之若鶩的投資盛況一去不復返了」。

德國專家胡謐空對德國企業的建議是,當務之急是降低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盡量做到多樣化,而不是"所有雞蛋放進同一個籃子"。"中國市場當然還有機會,但同時應該考量中國政治發展的因素。"

 

(綜合報導)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