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奧斯維辛 – 一座永遠的紀念碑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5年1月27日

60年前的今天(1945年1月27日),盟軍部隊解放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對於1940年6月至1945年1月之間在奧斯維辛發生的慘禍人們不該忘記,也不會忘記。不過在歐洲國家相互越走越近的今天,人們的腦海中除了大屠殺還需要有新的記憶。

奧斯維辛集中營裡的少年圖片來源: dpa

1945年1月27日下午蘇聯紅軍開進了奧斯維辛集中營。集中營的看守那時早已撤離,臨走前,他們還強迫上千名犯人和他們一起開始死亡行軍。蘇聯軍隊在奧斯維辛發現的是650多具屍體和8000多個奄奄一息的人。集中營的倉庫裡,男裝,女裝,童裝以及嬰兒裝塞滿了上萬個抽屜。除此以外,那裡還有7噸頭髮,它們被很好地裝在紙袋裡。這些都是大規模屠殺留下的痕跡,而在此之前外界對於大屠殺尚一無所知。

奧斯維辛集中營位於波蘭克拉剋夫附近,1940年6月開始投入使用。被送到這裡的人來自歐洲各地,他們有的因政治原因受到迫害,有的因宗教受到迫害,還有的因種族問題受到迫害,不過這裡關押最多的是猶太人。在這裡被殺害的猶太人超過了100萬。奧斯維辛不僅是最大也是最恐怖的一座集中營。它是人間地獄的代名詞,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處墳場,他的名字會永遠和毒氣室,焚屍爐以及地下掩體等名詞連在一起。

從解放奧斯維辛到現在已經過去了60年。但現在仍然沒有多少人能對那裡曾發生的慘劇用語言進行描述。法庭對戰犯進行了審判,相關的書籍,電影和歷史研究也一直不斷。不過真正的受害者卻過了很久才出來說話。當年的受害者現在大多已經死去,仍健在的都已經是高齡老人。十年後,在奧斯維辛解放70周年之際,估計不會再有大屠殺的倖存者前來參加紀念活動。

毫無疑問,認真傾聽倖存者的訴說變得比以前更加重要。但是人們還會花力氣去聽他們的回憶嗎?還會再懷著同情,抱著學習的態度去接近他們嗎?事實似乎正好相反。現在媒體只是習慣性地進行炒作。他們早就有了一套中規中距的模式:記錄片,電視,電影。很專業,誰看了都覺得說得過去。政治上沒問題,也具有美感。一切都是曾經展示過的東西。時代的見證人,罪犯,受害者,早都問遍了。他們的回憶都被剪裁成簡短的句子放在那裡便於取用。最新的電影採取不同的視角,將地堡中的希特勒塑造成一個多愁善感的瘋子,這部電影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績。新書不再把德國人表現成應該為種族屠殺負責的戰爭犯,而是遭炸彈轟炸的受害者,這部書變成了暢銷書。與此同時,新納粹進入了德國議會。新一代的年輕人以後會怎樣看待當年的大屠殺呢?

在一體化的歐洲顯然出現了新的趨勢和需求。屠殺猶太人過去曾是一個歐洲話題,現在依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可以被看成歐洲一體化的起點,儘管它是個負面的起點。如果想要建立一個整體的歐洲意識,當然就必須避免把個別國家神話,避免謊言和杜撰。戰後,賣國投敵和反猶太人的話題在中歐和東歐曾遭納粹侵襲的國家被扼殺在了萌芽狀態。那裡的人剛從法西斯主義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就又陷入了蘇維埃獨裁的牢籠。因此,在波羅地海沿岸,在捷克,匈牙利,羅馬尼亞還有烏克蘭,這樣的討論變得尤其艱難。他們需要與那些已經歷過這種討論的國家進行對話,從他們那裡獲得幫助。德國進行的種族屠殺已結束了60年,構建一體化歐洲的記憶將成為未來的趨勢。

在這種轉變中,解放奧斯維辛集中營將永遠是一塊重要的里程碑。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