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奧胡高峰會晤 人權問題打水漂

2011年1月24日

胡錦濤訪美行程結束,中美都對此次訪問結果表示滿意。美方強調在貿易上的斬獲,而中方滿意於對中國形象的加分。然而在人權問題上,美方無實際作為,中國媒體則全面刪除了胡錦濤對中國人權記錄的表態。

「奧胡會」場外的抗議者圖片來源: DW

人權問題上 歐巴馬表現令人失望

在奧胡會前,美國政府曾發出一系列重視人權問題的訊號,歐巴馬在胡訪美一周前在白宮會見包括查建英、李曉蓉在內的5名中國自由知識分子,克林頓國務卿也在會前的一次演講中大談中國人權問題,並提到高智晟、陳光誠等知名個案。美國朝野一時間對歐巴馬政府在人權上的表現充滿期待。然而在奧胡峰會期間,歐巴馬在人權問題上無所作為,在記者招待會上對人權問題只中規中矩的表態,和胡私下會談也只提到劉曉波一人的案例,不免讓人失望。

對華援助協會會長傅希秋這樣評價此次奧胡峰會,"總體來講,這次美中首腦會議雖然對我們關注的人權領域在公開場合有所提及,算是過去兩年來歐巴馬政府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提出這個問題, 但是(我)沒有看到什麼實質性的進步,整體基調依然是以經濟利益優先。" 對於這樣的結果, 傅希秋感到"有點失望",他認為歐巴馬總統喪失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性的機會",在幾次公開的場合下,他完全可以提出一些知名的人權和宗教自由案例以及其他在押良心犯的名字。

知名漢學家林培瑞教授(Perry Link)對歐巴馬在奧胡會期間淡化處理人權問題的原因這樣分析到," 歐巴馬總統之前在白宮會見我的5位朋友,是為了減少(他所面臨的)人權方面的壓力,共和黨和民主黨都給他這方面的壓力。實際上,我懷疑他是否真正意識到人權問題的基本性。自尼克森總統以來,歷屆總統在人權問題都有一個概念上的錯覺,將人權當作談判的題目之一,就像貿易議題、環境議題、北韓議題等一樣。然而,人權問題不是小細節,是個綜合性的問題,涉及到其他一切方面。人權問題解決了,其他問題, 如貿易問題、北韓問題處理起來都要容易的多。" 他反復強調人權問題是普世價值,不應把人權看成兩國文化交流之間的小問題。

胡錦濤的人權表態只是"外交說辭"

在奧胡聯合記者招待會上,在美聯社記者和彭博新聞社記者兩度問及中國的人權記錄後,胡錦濤終於答覆到,"中國始終致力於保護和促進人權,中國的人權事業取得了舉世公認的顯著成就。 中國承認並且尊重人權的普遍性原則,但同時我們也認為人權的普遍性原則必須與各國的國情相結合。"之後,他承認中國"發展人權事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這一來自中國領導人罕見的表態引起了多國媒體的興趣,這背後是否隱含了改革的訊息?林培瑞教授認為這只是"外交說辭",是胡錦濤為保持中共政權的利益而做的妥協,並不表示中國政府有意在人權問題上做出重大改變。他認為,中國近年來在對向劉曉波、高智晟等知名異議人士的迫害上在退步,而不是在進步。中國人權上的進步表現在公民的維權意識在加強,由於中國無法完全封鎖網路,公民可以通過網路动員力量為自己和他人維權,鄧玉嬌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官方媒體集體刪除胡錦濤對於人權的表態,這一舉動表明人權依舊在中國依舊是個禁忌話題。即使胡錦濤有意對此做出改變,他也要面臨重重阻隔。

重啟人權對話 前景不容樂觀

美中在此次的聯合申明中表示將在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前舉行下一輪中美人權對話,並同意在下一輪人權對話前恢復舉行法律專家對話。

對於重啟人權對話,傅希秋評價到,"美國對華的人權政策至少目前看來在技術上和策略上比起兩年前有調整,但我看不到實質性的重大變化……這樣的(人權)對話也不是對了一年兩年了。對話需要實際行動來支持,如果僅僅是把兩國的官員湊在一起,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就像胡錦濤主席和歐巴馬總統在記者招待會上對話,彼此對空講話,這樣的對話前景不容樂觀。"

他同時表示,人權團體和個人不能僅指望美國政客來推動中國的人權進步。

作者:悠然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