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子江:捷葡兩強鋒無力 美軍基地遭「空襲」

2006年6月17日

葡萄牙「鋒無力」,但是面對實力不濟的伊朗,好歹全取了三分,而捷克「鋒無力」,則使得整個戰術體系崩潰,也不得不面對最後一輪死拼義大利的尷尬局面。在原美軍基地凱澤斯勞滕,吉拉迪諾「空襲」成功,卻遭到了美國人最頑強的反抗。「死亡之組」形勢依舊混亂,死神最後一刻才會到來。德國之聲聯合搜狐體育報導如下。

吉拉迪諾「空襲」成功圖片來源: AP

葡萄牙與伊朗的比賽,確實讓人回腸蕩氣。面對實力高出一截的葡萄牙人,伊朗人堅決的打起了防守反擊,讓上一場比賽戲弄了安哥拉的葡萄牙人一度無可奈何。斯科拉蕊試圖先打進一球就收縮防守這一套在玩了命的伊朗人面前不大好用。伊朗隊在馬達維吉亞的帶領下瘋狂反撲,卡裡米愣是硬碰硬的生吃小小羅而絲毫不處下風,費戈想單刀突破屢屢被鏟得人仰馬翻,至少在一對一的對抗上,葡萄牙人沒有佔到任何的便宜,雖然在具體的技戰術細節上,伊朗還差得很遠。

斯科拉蕊執教的這幾年的確帶給了葡萄牙不少的改變,但是葡萄牙人「鋒無力」的局面卻是巴西人也毫無辦法的,保萊塔似乎永遠不能在大賽中真正證明自己的實力。但是好在葡萄牙不是保萊塔一個人的球隊。費戈畢竟是費戈,你可以在一次對抗中贏了他,但是不能在90分鐘之內都讓他屈服,而德科在巴薩也絕非混飯的,這兩個相繼在巴薩效力的球員聯手摧毀了伊朗人的後防線,也將內賈德擋在了世界盃大門之外,至於小小羅的點球,不過是90分鐘的比賽內錦上添花的作品罷了。

小小羅罰進點球之後很是興奮圖片來源: AP

捷克同樣面臨著與葡萄牙一樣「鋒無力」的問題,他們並非沒有殺手,只是揚克勒和巴羅什的傷使得他們只有將洛科文茨這樣的高中鋒推向前台。然而洛科文茨顯然沒有贏得隊友的信任,整個上半場,捷克都只能從中路頻頻遠射,而邊路的傳中則屈指可數。

揚克勒的受傷不僅使得捷克的進攻乏力,更重要的是少了一個前場一個能拿球能做球的戰鬥堡壘,捷克的進攻打到最後30米不是草草遠射完成任務,就是茫然無措被對手打了反擊,給人的感覺是捷克在以少打多。沒有揚克勒的高,少了巴羅什的快,捷克人無所適從,洛科文茨也的確讓人失望,全場沒有一腳象樣的射門。施泰納上場之後,捷克人的攻勢一度有所起色,然而烏伊法盧希的犯規使得捷克人徹底的失去了希望。烏伊法盧希必須為失敗承擔一定的責任,第一個丟球就是其漏頂,而接著又送給了對方一粒點球,只是吉安沒好意思把球送進球門而已。如果與義大利的比賽捷克隊依然維持這種狀態的話,他們幾乎肯定會提前與世界盃說「Bye-bye」。

內德維德也無力阻止加納人的勝利圖片來源: AP

如果不是切赫如有神助的話,那麼捷克也許一場比賽就把從美國身上拿到的淨勝球全還了。在首仗負於義大利之後,加納人在本場比賽中將非洲人的野性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們的勝利是毫無爭議的,水銀瀉地般的進攻也帶來了非洲隊在本次世界盃上的首場勝利,只是幾次沒有必要的犯規將使得他們在戰美國的時候少了像吉安這樣的重要球員。

義大利有很好的前鋒,但是在美軍基地「空襲」美軍卻激起了美國人的最強烈的反抗。凱澤斯勞滕是以前的美軍基地,在這裡作戰的美國隊有半個主場的優勢。絕大多數時間以多打少的義大利並沒有佔到任何便宜。與打加納不同,義大利本場比賽一開始就大打防守反擊,大舉進攻的美國人反而被吉拉迪諾頭槌偷襲得手。而在扎卡多自擺烏龍,德羅西被罰下之後,美國人本有希望創造奇跡,但是馬斯特羅尼的愚蠢犯規使得美國隊在場上不得不以少打多。

這是本次世界盃開始以來最激動人心的一場比賽:上半場兩個進球(一個烏龍),兩張紅牌使得比賽跌蕩起伏。應該講烏拉圭主裁判拉瑞達的判罰是相當準確的,他最大程度的保證了比賽的公正性,下半場波佩的判罰也毫無爭議。義大利人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幾次世界盃上,義大利都有紅牌被罰下的隊員,佐拉,托蒂都扮演過這樣的角色。德羅西的犯規根本就是自取其辱:麥克布萊德的確該挨打,他在場上不計其數的浪費著機會,但是德羅西顯然不應該成為行刑者。

麥克布萊德血灑綠茵場圖片來源: AP

在裡皮的執教之下,義大利人也玩起了攻勢足球。義大利足球的可怕之處不僅僅在於他們有世界一流的後防線,更重要的是他們有一批強大的攻擊群:以托尼和吉拉迪諾為箭頭,輔以托蒂和皮耶羅等攻擊型球員,讓美國人防不勝防。可惜的是背水一戰的美國人超水準發揮,最終將義大利人拖進了要與捷克肉搏的泥沼。

義大利與捷克攜手出線的局面不是不會出現,但是可能性很小:兩隊打平,美國小勝加納;兩隊打平,美國加納同樣打平;捷克勝,加納美國平;捷克勝,美國小勝加納。無論如何,E組的形勢很微妙,所有的球隊都能把握自己的命運。這個小組才是世界盃進行到現在的真正的死亡之組,而死神祇有到最後一刻才會到來。即便不死,小組第二出線之後恐怕還要遭遇巴西,就算活著也只剩下半口氣了。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