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季風活動威脅世界半數人口

2002年7月29日

全球有半數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季風區,季風是造成西南亞地區洪水災害的的罪魁。科學家通過研究阿拉伯海的浮游生物化石總結了季風活動的歷史規律,並預測今後季風雨降雨量將可能進一步增加。

季風雨在孟加拉造成洪水災害圖片來源: AP

最新的科學研究表明,季風活動的持續增強將會對季風區的人口造成嚴重威脅。特別是在西南亞地區,在過去的400年裡季風現象呈不斷增強的趨勢。

美國科羅拉多圓石大學的科學家大衛.安德森和他的同事專門從事季風活動規律的研究,他們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的研究報告說,持續增強的季風活動將在亞洲導致更嚴重的洪水泛濫和土地侵蝕。這一結論是這些科學家們研究了最遠可追溯到上千年的浮游生物化石後得出的。他們注意到,這些微生物的數量隨著季風活動的增強而增長。

西南亞的季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氣候系統之一,與此有關的規律性夏季降雨直接影響著印度、孟加拉、中國和其它一些國家的人們的生活。如果降雨量反常,就會對這一人口密集地區的農業收成帶來災難性的影響。

科學家們認為,亞洲內的山脈形成和太陽輻射的變化是造成上千年甚至百萬年來降雨量長期變化的主要原因。大衛.安德森等人對沉澱化石的研究揭示了過去幾百年的季風氣候變化歷史,而人類對此的記載僅有140年左右的歷史。

同以往的研究一樣,大衛.安德森和他的同事的新近研究也證實北半球的溫度和西南亞的季風雨強度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浮游生物的數量和北半球的氣候數據表明,在400年前,也就是所謂的「小冰期時代」,季風雨也不多;後來隨著氣溫的不斷上升,降雨量不斷增加,特別是到了200世紀更是如此。

因為各種氣候模型均顯示未來十年的氣候還要變暖,大衛.安德森等人據此預測季風雨也將進一步增多。但是,這些科學家也同時指出,他們還要用其它數據來進一步檢驗他們通過浮游生物化石研究得出的結論。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