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孤獨的安理會主席國

2003年2月1日

不知是命運還是巧合,英文字母表的順序決定了德國於今年二月在安理會舉行戰與和的原則性辯論之時接替法國擔任安理會輪值主席。

菲舍爾外長在安理會演講之後圖片來源: AP

本周六即將擔任安理會主席的德國,其外長菲舍爾將主持下周三召開的安理會會議。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會議。屆時,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將在眾目睽睽之下出示伊拉克研製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並以此為美國及其夥伴在今後數周內對伊動武鳴鑼開道。

那麼,安理會主席國,其權限是什麼呢?一般情況下,主席國有足夠的餘地作出衡量和判斷。它有權批准安理會秘書長所制定的會議議程草案,有權決定哪些其他議程和辯論項目可以獲准通過。此外,還負責公佈各成員國之間非正式協商的結果。一項決定通常是在這類協商中作出的。每個國家都可以在安理會私下場合與其他國家無拘無束地交談,為戰略夥伴關係做準備或施展外交手腕。

德國在此游戲中,即使身為主席國也將僅僅扮演一個次要角色。基於以下三方面的原因,導致德國不具備它在此位置上應有的權威來平衡美國和傳統的歐洲之間關於如何保障和推動世界和平的理念,而二者之間差距極大。

首先,8個歐洲國家新近簽署的親美聲明等於從背後向德國放冷槍。德國堅決反戰的立場和9.11事件發生後德國政府過余強調過的「無保留的支持」使德國背上了一個沉重的包袱。

其次,施羅德總理的上述兩次表態都是感情用事,理智不足,欠缺說服力,因此算不上是成功的外交步驟。
最後,如果有人將在舉步維艱的外交舞台上的行動用來為內政目標服務便很容易遭遇到失敗。因為,政治風雲變幻無常,這一點,老布希在第一次海灣戰爭過後就應當有所體會。

德國在外交上面臨的是一盤中等程度的殘局。因為德國沒有考慮到,和超級大國美國在世界政治原則性問題上對立必須在有充足支持的前提下才有希望獲得成功。如果不能獲得強有力的支持,就必須依靠高超的外交技巧來營造必要的聯盟。但過去幾周和幾個月來,德國在這方面幾乎毫無作為。

因此,德國在安理會缺乏權威就絲毫不足為怪了,除法國以外,墨西哥和敘利亞也對德國表示有限的支持。在關鍵時刻,即使是非洲國家,也將更多地傾向於將目光轉向美國,而不是德國。德國因此顯得孤助無望,缺乏權威,便是意料之中的了。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