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學德語:從小」雙聲帶「

桂皓2003年2月19日

由於漢語和其它語系的語言完全不同,所以學外語對很多中國人來說是頭痛的事。最近由柏林夏裡特醫院進行了一項研究,專家認為,孩子學外語越早越好,最好在一開始學說話的時候就學兩種語言。生活在德國的中國孩子從小就是」雙聲帶「。

媽媽們的建議:每天堅持講外語童話故事圖片來源: AP

12歲的葉弘安出生在德國,她的父母都是中國人。現在和他的父母居住在德國埃菲爾山區的達勒穆小城。她從小開始就學習兩種語言:德語和漢語。這個孩子不但德語流利,而且漢語說得也很好,甚至還會來一段繞口令。

早在60年代,就曾經有美國的科學家提出,在孩子出生的頭幾年,有一個學習語言特別好的黃金時代,等這個時間一過以後就困難了。

很多家長有這樣的困惑,孩子連自己的母語都還沒有學好,學什麼外語!但是很多家長,特別是那些身處國外的中國家庭,或者是中外混血家庭卻有其他的經驗。

葉弘安的媽媽管金惠對自己孩子小時候的德語學習就沒有操過心。管女士介紹,孩子從小生在德國,上幼兒園這種語言環境,然後和德國孩子們一起玩兒,小孩子學語言的能力很強,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德語。

但是孩子的周圍缺乏中文的語境,管媽媽還是自有一招:

「我們晚上睡覺之前,我們都是陪著孩子一起睡,順便就給他講一個童話故事。每天一個這麼講,平常和我的孩子說話呢也盡量說中文。這樣潛移默化的給孩子一個學習中文的環境。而且每天堅持。」

家住在圖賓根的王璐也面臨這樣的問題,她的丈夫是德國人,她的女兒Julia剛剛出生三個月,但是這個自豪的媽媽已經準備好了一套教孩子說話的方案:爸爸只說德語,媽媽只說中文。

堅持講中文

王女士告誡中國媽媽:「如果你的孩子用德語和你說話的時候你不理他就行了,就當你沒聽懂一樣,直到他用中文說出他的意願你在滿足他的要求。這樣他就自然而然的說中文了。如果你一會兒和他說德語,一會兒說中文,她會覺得無所謂最後就會到一種語言上去了。」

科學有證

對於德國柏林夏利特醫院的博士生,大腦專家伊莎貝爾-瓦滕博格來說,這些方法都是正確可行的。在她領導下的一個專家小組和義大利米蘭大學合作,對學習德語的義大利人進行了長時間的跟蹤觀察。他們將觀察對象分為三組:一組人從剛出生開始就學習德語和義大利語,而且兩種語言說得很好。第二組人學習德語較晚,但是兩種語言說得也很好。第三組人開始學德語的時間很晚,語言的應用只是相對流利。通過對這三組人在做語法和語義的練習時進行所謂的腦磁震蕩波的檢查,可以瞭解大腦各部位氧氣消耗量,從而得出結論,哪種情況下人們學習語言更吃力。

據這位專家介紹,結果顯示,如果語言水準一樣的話,很晚才起步學德語的人在人腦部語言區氧氣消耗量高。也就是說,晚學的話對大腦的要求就高得多。

越早學外語越好

所以,瓦滕博格醫生建議:「作為一個大腦功能研究者,我只能建議,越早開始學習外語越好。如果孩子從小開始兩種語言的話,對大腦語言功能的開發是絕佳的。因為孩子會把兩種語言同等對待,並不會因為學習時間先後而忽略其中的任何一種語言。 」

但是那些開始學習外語晚,而且水準一般的第三組人在做語法語義練習時,腦部的耗氧量雖然高一些,但是並不是說沒有說一口標準外語的可能。

醫生給那些正在學習德語的人一個建議:千萬不要放棄,雖然開始的有些晚,但還是可以學得很好。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