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安倍國葬惹議 日本辯論擴軍議題

2022年7月22日

日本內閣22日決定將為遇刺身亡的前首相安倍近三舉行國葬,但在野黨和市民團體抨擊此舉缺乏法律依據,同時也不尊重反對者聲音。為何安倍的國葬問題牽動著中日關係、日韓關係和日本國內的政治局勢?

搭載安倍晉三遺體的靈車,7月12日在東京增上寺
搭載安倍晉三遺體的靈車,7月12日在東京增上寺圖片來源: Issei Kato/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日本政府在週五(7月22日)上午在內閣會議上決定,將為日前在奈良街頭演說時遭槍擊身亡的前首相安倍晉三舉行國葬,並訂於9月27日在東京北之丸公園的日本武道館舉行。這是1967年的前日本首相吉田茂去世以來,再次為前首相舉行國葬,為戰後第二例。

日本《共同社》22日報導,葬禮的名稱考慮採用「已故安倍晉三國葬儀式」,葬儀委員長由現任首相岸田文雄擔任,費用全額從國家經費中撥付。日本政府已在內閣府設置準備室,將全面啟動準備工作。過去日本前首相的葬禮近年來,多採用「內閣和自民黨聯合葬禮」。針對日本政府採取的罕見措施,日本國內有反對和說明不充分的呼聲。

安倍國葬地點日本武道館完成於1964年,原本是為第一次的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而建,後來成為舉辦運動賽事和演唱會的熱門場館。每年8月15日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日」的活動也都在此舉行。

岸田文雄7月14日在記者會上表達了為安倍舉行國葬的方針,理由是其8年8個月的在任時間在日本憲政史上最長,以及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有關法律依據,岸田提出了《內閣府設置法》中「有關國家儀式的事務」由內閣府掌管的規定,表示「可以將內閣會議決定作為依據,行政代表國家實施」。

與二戰前日本的國葬不同,日本政府這次將以內閣會議的決定做為依據,以「國家儀式」來舉行,且不將當天訂做休假日。日本官房長官松野博一說,政府將不要求日本國民全體服喪。但在野黨內有人認為,國葬事實上就意味著強制致哀。

不少日本民眾弔唁安倍晉三的離世,但日本國內也有反對國葬的聲音出現圖片來源: Kim Kyung-Hoon/REUTERS

日本在野黨和市民團體反對國葬

日本《共同社》15日也報導,包含日本共產黨、令和新選組、日本社民黨這三個在野黨7月15日就已言明,反對為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舉行國葬。

日本共產黨委員長志位和夫當時指出,安倍的政治評價在日本有很大分歧。志位認為,站在全面頌揚的立場上舉行國葬「是作為國家全面公認、讚美和頌揚安倍政治姿態的做法」。

日本共產黨委員長志位和夫(資料照)圖片來源: Damon Coulter/SOPA Images/ZUMA Press/picture alliance

令和新選組在聲明中,列舉反對的理由包括國葬的法律依據不存在、不能說實現了經濟重振等,強調「(為安倍晉三)舉行國葬會製造出連政策上的失敗都不敢說出口的氛圍,很不合適」。

日本社民黨的談話則以幹事長服部良一的名義發表,批評安倍與「森友和加計學園案」,以及「賞櫻會案」等疑雲都尚未查清。

21日也有日本公民團體「監視權力犯罪的執行委員會」的成員約50人,向東京地方法院申請作出臨時處份,要求當內閣會議敲定國葬時,停止執行預算。

申請書中主張,國葬沒有法律依據,僅憑內閣會議敲定費用支出的做法屬於違法。該團體認為,因「森友和加計學園案」以及「賞櫻會案」等問題,在對安倍的評價存在分歧的情況下實施國葬,違反了《日本憲法》第19條保障思想和良心自由的條文。

「監視權力犯罪的執行委員會」事務局長田中正道,在向法院提交申請書後,在東京舉行記者會表示:『(日本)國民和在野黨中存在反對國葬的聲音。(國葬一事)應當在國會進行討論。』」

中韓反應不同

美國《外交家》雜誌分析,在大部分西方國家都在頌揚安倍晉三的同時,在中國和韓國,反應遠沒有那麼積極。主要是因為安倍六次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激怒了中國和韓國人民。

靖國神社紀念日本戰爭死難者,包括14名二戰的甲級戰犯,而附屬博物館則頌揚了二戰期間日本軍隊的行動。保守的日本右翼政客參拜靖國神社,在中國和南北韓都被視為美化日本的侵略戰爭。反對者認為,參拜靖國神社也是為了提醒中國和南北韓,日本繼續為其殖民歷史感到自豪。

日本靖國神社正在舉行儀式(資料照)圖片來源: Behrouz Mehri/AFP/Getty Images

在安倍擔任首相期間,他不僅淡化了日本將朝鮮人作為奴工的程度,還提出「日本殖民化幫助實現了朝鮮半島的現代化」。此外,他的政府否認日本曾強行招募韓國(和其他)慰安婦,或否認她們是「性奴隸」。

此外,安倍在中國可能比在韓國還更不受歡迎。由於中日百年不和,很少有中國人對安倍遇害深感悲痛。一些中國社交媒體用戶,甚至公開高興地歡迎他去世的消息。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曾多次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國際場合會面(資料照)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Jiji Press

而安倍近期挑戰「一個中國」政策,努力加強與台灣的聯繫,並暗示日本將捲入任何兩岸衝突。他還主張將美國核武器引入日本,以挫敗中國構成的威脅。他還盡一切努力實現國會的憲法改革,包括確立自衛隊(SDF)的合法性和最終廢除日本憲法第9條,以更積極地配合美國針對中國的戰爭準備。

對此,日本上智大學教授中野晃一投書《紐約時報》表示,安倍晉三的悲劇性結局為他的繼任者提供了一個擺脫其陰影、開啟自己政策新篇章的機會。

中野晃一認為,日本現在不僅是告別安倍晉三的時候,也是告別他的民族主義重整軍備議程的時候。日本的政治和經濟資源,不應該集中在修改憲法和增加國防開支上,而應該集中在通過外交手段維護和平上,用在支撐因安倍晉三多年實行的「涓滴」政策而搖搖欲墜的經濟上。

中野晃一也主張,在美國專注於對抗中國之際,一個更謙遜、更和平的日本可以通過與北京重新接觸,來起到幫助緩解中美緊張關係的重要作用。

日本防務報告考慮擴軍

然而,法新社報導,日本防衛省週五在一份年度報告中表示,它對來自俄羅斯的新威脅感到震驚,並且對台灣的擔憂日益增加,而東京正在考慮大幅增加軍費開支。

該文件調查了全球安全形勢和日本面臨的具體威脅,並表示人們擔心俄羅斯可能「進一步加強和深化與中國的關係」。

這份報告是迄今為止對日本安全局勢的最詳細概述,並指出「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台灣一直在努力進一步加強其自衛努力」。報告也繼續將中國描述為「強烈的安全問題」,並補充說北京構成的風險「近年來正在加劇」。

今年的報告發佈之際,人們越來越期望日本將大幅增加國防開支。

雖然日本的國防預算多年來一直在上升,但日本的軍費開支與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比率,仍然是七國集團(G7)國家中最低的,約在1%左右。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公開支持增加開支,執政黨的長期目標是國防預算相當於 GDP 的 2%,不過專家表示,要迅速達到這個數字可能很困難。

(綜合報導)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