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訪華,中日關係呈現轉折?
2006年10月9日今年9月26日接替小泉出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在周日(10月8日)對中國進行「閃電訪問」,這至少顯示出這位新任日本首相改善已經達到低谷的中日關係的迫切心情和誠意。在安倍與中國政府總理溫家寶與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談後,雙方發表聯合聲明,表示要「創造一個互惠互利的雙邊戰略關係」。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稱安倍上任後首次訪華是雙邊關係中的「轉折點
」,並希望安倍的來訪成為「一個改善和發展雙邊關係的新起點」。胡錦濤稱,安倍上任後的第一個出訪國家就是中國,說明安倍十分看重改善和發展中日這兩個毗鄰國家的關係。自安倍的前任小泉2001年訪問中國後,中國出於對小泉不斷參拜供有日本甲級戰犯靈位的靖國神社的抗議,一直拒絕邀請日本政府首腦訪問北京。
不過,在北京的短暫一天訪問中,安倍並沒有像中國領導人期望的那樣許諾不再參拜靖國神社,而是表示「從克服政治障礙的觀點出發,今後將妥善處理」。中國方面有理由擔心,在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上,安倍會同他的前任一樣「犯錯誤」,因為在過去的時間裡,安倍在對待歷史問題上表現得比小泉更為保守,他也是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積極支持者。中國和韓國對安倍持審慎的態度,希望安倍至少能在來訪中在放棄參拜靖國神社這一敏感問題上作出某種承諾。
儘管在關鍵的問題上沒有明確的進展,但是此次會談的積極意義是明顯的。據日本共同社報導,一位與安倍隨行的日本外交官員向日本記者透露,在安倍的提議下,中日最高領導人在會談中同意在今年年底舉行共同的討論過去歷史的活動。在會談後的聯合聲明中,雙方表示今後要在能源、環保、金融和保護智慧財產權上擴大合作。
也有觀察家認為,安倍雖然在北京沒有明確表示放棄參拜靖國神社,但是應該是在出訪中國和韓國前已經暗地裡向中韓作出了某種承諾,否則中國和韓國不會這麼爽快地接受了安倍的來訪請求。觀察家認為,不管怎樣,中日韓三國出於理性,都有願望改善雙邊關係,因為這三個東亞國家在經濟上互相依賴的程度是相當高的。沒有中國的持續不斷的經濟高速發展,日本的經濟大概還會在不景氣中徘徊,韓國也估計不會很快從亞洲經濟危機中恢復元氣。目前,中國的10%的外來投資是來自日本,中日的經濟合作為上千萬個中國人提供了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