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宗教政策在寬容和打擊之間徘徊

本文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2003年5月30日

最近,香港天主教大主教陳日君參加了在德國聖奧古斯丁舉行的天主教學術年會並以中國和香港教會和社會現狀及未來為題做報告。為此,具有宗教背景的萊茵信使周刊發表了一篇報導中國宗教狀況的文章,文章引用陳日君主教的話,評論了香港通過的反顛覆法:

據稱,官方認可的愛國天主教會也在向教皇靠攏圖片來源: AP

「陳主教說,如果把新制定的反顛覆條款當作一種可以任意使用的多功能武器、用來清除任何不受歡迎的反對派的話,那麼這將是首次明目張膽地公開背離了香港自治的諾言。北京曾向香港及其七百萬居民保證給予極大的內部自治權,為期五十年。根據反顛覆條款的規定,此條款在需要時也可用於宗教政治目的,例如可以把香港教會與大陸天主教徒、包括忠於羅馬的地下教會的接觸和聯繫視作犯罪。而香港教會無論在精神上,還是在物質上對中國大陸都起到了一個橋樑的作用。」

在談到中國內地時,文章指出,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的宗教政策在相對寬容和嚴厲打擊之間徘徊。中國政府對地下教會採取了嚴格打擊的政策。儘管如此,基督教在中國的快速發展仍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一位瞭解當地情況的觀察家把這種現象稱為『歷史的諷刺』。他說,『二十世紀上半葉,數千名傳教士可以在中國自由活動,但只在很特定的條件下才留下久遠的痕跡。而今天,中國對外國傳教士關閉了大門,地下教會受到迫害,基督教卻興旺發展,教徒人數已增長到千萬以上。事實上,在共產黨中國,直到最偏僻的角落,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蓋了這麼多教堂,其中有居民自己蓋起的,但也有主要依靠外國支持蓋成的。

更引人注意的是基層一些新教和天主教教區在當地政府的默許下從事多種慈善活動。它們在國家無所作為的地方建立自己的幼兒園和學校。作為社會救助機構,受到社會的歡迎。在中國這個尋求其它心靈取向的社會,宗教和其它諸多唯靈論產生了一股吸力。今天,教會的慈善活動以及國家批准的教會組織和地下教會在實踐中的界限日益混淆,使黨和政府越來越擔心有可能完全失去對這股巨大吸力的控制。」

萊茵信使周刊說,中國官方認可的愛國天主教會甚至也在向梵蒂岡教皇靠攏,一些主教私下請求教皇承認他們的任命,這些教會對國家的忠誠只剩下了外殼。文章最後在談到中國宗教的前途時寫道:

「香港陳主教希望,中國年輕的新一代領導人表現開明、從宗教中得出合理的結論。儘管目前已有思想活躍的跡象,但陳主教的希望能否實現,還得看未來的變化。不久前,改革派政治家潘岳在一篇令人矚目的文章中提醒說,在社會主義的中國,應該給予宗教以積極的新定義。他這篇宗教辯護的文章說,『一個民族的精神是其文化創造的,文化的靈魂則反映在道德中,而道德的支柱則是宗教信仰。一個沒有信仰的民族無法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對於中國來說,尤其是這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