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中歐合作,誰贏誰輸?

沈凌2016年7月10日

中歐峰會下周開幕。在英國脫歐的背景下,歐盟未來的不確定性會給中歐合作也帶來一絲寒意。現在的中國和歐洲,似乎都處在一個相對困難的境地,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彼此需要。中歐合作的前景如何?其基礎又在哪裡?

EU-Fahne auf China-Fahne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chromorange/C. Ohde

(德國之聲中文網)經濟合作貌似可以和政治分歧共存。中歐合作似乎就是這樣的一個好例子。中國和歐洲在經濟上互相需要,但是歐洲人一直認為:中國的政治價值觀和歐洲格格不入-這樣的合作總是讓人不放心。因為經濟利益的紐帶是脆弱的和短期的,只有政治上有共識,彼此之間才會是真正的朋友。那麼最近的英國脫歐,對中歐合作,為什麼會提供一個價值觀的共同基礎呢?

很顯然,這次公投的舉行,踐行了歐洲人一直秉持的民主原則。把留歐與否這樣的國家大事交給老百姓一人一票來決定,是中國的政治精英們不可想像的事情,至少在目前階段。但在這次公投之後,實際上歐洲人也會不得不反思:理論上的民主原則是不是就可以如此簡單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是不是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需要加以完善和修正?

建立歐盟的目的,就是試圖用民主程序整合歐洲市場,在經濟統一的前提下推動政治統一。而統一的經驗,中國已經有了兩千年。全世界範圍而言,可以說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和中國一樣有資格談論"如何統一"。中國人的"大一統"價值觀,可以說和歐洲人的"民主"價值觀一樣,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實踐。如果能夠把"民主和統一"共同作為未來的合作基礎,那麼就會找到彼此的共同價值基礎,也就可能把經濟上的互相利用,推進到政治上的互相信任。

英國脫歐對歐中關係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圖片來源: Reuters/R. Krause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英國脫歐未必是一個壞事。雖然未來的歐盟會因為英國脫歐而出現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但是在中歐合作上,反而會使得雙方更加平等和互相需要。

中國消費轉型升級

不必掩飾,中國最近的經濟增長率明顯下降。特別是年初,中國的政治權威人士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為未來一定時間內的經濟走勢定調。"L型"的刻畫意味著:現在和未來,也許再也看不到過去9-10%的增長率了。如果能夠保持6-7%的年均增長率再增長20年,就已經謝天謝地了。那麼這樣的中速增長,或者說增速放緩,是不是就意味著對中歐合作構成負面影響了呢?未必!

首先,中國的增速放緩是在達到了中等收入水準之後的現象,這對歐洲這樣的合作者相當關鍵。如果你在中國大中城市的shopping-mall裡面逛一逛,你就會發現,中國消費者對歐洲高品質商品的需求是在井噴式增長,而不是在放緩。為什麼?因為只有到了這樣的收入水準,才消費得起歐洲高品質的商品。在二十年前,中國的增長率是很高,1000美元增加到1100美元是10%的增長率,但是1100美元的收入水準買得起德國的漢斯格雅水龍頭嗎?現在7000美元的收入水準,即便才6%的增長率,在新增的420美元收入中,有可能90%是對高品質商品的需求,而Made in Germany在中國老百姓的心目中就是高品質的代表。所以,儘管最近幾年的中國經濟增長率在下降,但是中國從德國的進口在增加,2014年中德雙邊貿易額突破1800億美元,其中德國對中國的出口佔到了1000億美元,增長率11.7%,順差200億美元。

可以說,中國消費轉型升級構成了對歐洲的第一個重大利好。也因此,歐洲應該制定政策,吸引中國中產階級消費,從而在中歐合作中獲得更加大的利益。那麼中國的中產階級需要什麼樣的產品呢?

中國中產究竟需要什麼?

這並不是一個十分難以琢磨的問題。因為歐洲社會本身就是由中產階級佔主體地位的。只要看看歐洲中產階級喜歡什麼就可以揣度中國中產階級的流行趨勢了。德國人最喜歡渡假,中國現在的旅遊尤其是自助遊也方興未艾。全世界都在搶著歡迎中國遊客,美國政府和中國政府總有這樣那樣的不和諧,遠不如德國政府和中國政府關係好,但是美國總統大筆一揮給了中國老百姓十年多次簽證,日本政府和中國政府的關係差那是人所共知,但現在也開放了五年多次簽證。歐盟呢?固步自封,毫無進步。是歐盟完全不知道中國中產階級很喜歡看看萊茵河邊的古堡嗎?還是歐盟不知道中國中產階級喜歡巴黎的shopping-mall?

歐盟是中國遊客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PIXSELL/G. Stanzl

除了旅遊,中國中產階級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因為現在中國教育體制落後,已經和經濟增長不相匹配。所以中國中產階級不惜代價把孩子送出國門,每年的小留學生遞增速度超過30%。這本來是一個兩國間重要的合作領域,但是現在卻基本被歐盟忽視了。中國中產階級送孩子出國,首選英美。美國英國很多大學裡面,中國人人滿為患。特別在美國,有人調侃道:一個中國教授(早先出國,已經變身華裔美籍教授)在給一群中國孩子(比如網上流傳的芝加哥大學統計系學生名單,全是中國名字)用英語授課,結果美國政府拿走了五萬美元一年。

教育合作,不僅僅是一個賺取學費的短期問題。人員交流所帶動的文化交流,才是最好的商業合作基礎。很難想像,一個留學德國回國工作的中國學生會去買一量日本車。美國人在中國最大的投資項目是什麼?清華大學!在克林頓訪華時詰問他的中國學生畢業後去的是美國,這樣的文化魅力並不是哪一任美國總統造成的,而是像清華大學這樣的教育文化交流項目長期潛移默化的結果。

很多人認為:語言是一個阻礙中國學生去歐洲大陸留學的重要原因。我不否認德語法語的難學。但是除非你認為中國人最聰明的10%也比歐洲最笨的人都笨,那麼語言並不是阻礙交流的重要原因。因為即使最笨的德國人也會說德語,而能夠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佔整個學生比例遠低於10%。這就好像是歐盟的高品質消費品一樣,高價格並不能阻礙中國中產階級對此趨之若鶩。而且去歐盟留學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學德語和法語,因為至少在大學裡,英語的普及程度遠超中國,歐盟教授基本都可以英語交流。

產業轉型:以合作代替對抗

最近的歐盟和中國合作之間出現雜音,最大的一個障礙就是所謂的市場經濟地位。歐洲人試圖和中國在這個問題上對抗,其目的不過是希望保護落後的產業。但是經濟增長可以依賴於對落後產業的保護嗎?

中國的製造業經歷了三十年的高速增長之後,需要升級換代。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升級,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將會是中國製造業的主流。這樣的轉型已經是中國政府和經濟界的一種共識。所以李克強總理再三說要"萬眾創新,全民創業"。但是經濟轉型自有其規律,在某幾個行業出現跨越式的增長和超越是有可能的,但是整體的製造能力想一步登天太難了。中國過去三十年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增長,也是和亞洲四小龍這些新興經濟體向中國大陸的產業轉移分不開的。正是他們把成熟技術轉移到了中國大陸,才啟動了中國的高速增長。

那麼,回顧歷史,看看那些前二十年把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了中國大陸的新興經濟體,是不是因為把產業技術轉移給中國,就衰落到了落後貧困經濟體了呢?沒有!恰恰相反,雖然他們國內都有反對的聲音,但是整體而言這些地區現在都加入了世界發達經濟體的行列,沒有哪一個掉隊。這說明:把本國成熟技術成熟產業轉移到更具成本優勢的地方去生產,並不會直接導致這些地區增長停滯,相反,他們只要也只有依舊保持創造力,才能夠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進入發達經濟體的行列。

同理,歐洲人想要保持住目前的優越生活水準,也不可能永遠靠一項成熟技術,而需要依靠不斷地創新。最近梅克爾總理提出工業4.0,中國很多政府官員躍躍欲試,想和德國開展這方面的合作。我倒是不敢苟同!因為歐洲人既不可能把真正高精尖的技術(4.0對德國來講都是一個計劃,怎麼可能是已經成熟的技術?)轉讓給中國,中國人也沒有這樣的能力消化和吸收這樣的技術。對中國而言,德國工業4.0的機會在於:在德國向更高一級製造業技術攀登的過程中,可以也應該把淘汰下來的成熟技術轉讓給中國這樣的有能力承接的製造業大國,從而完成世界生產產業鏈的重組,這樣才是最現實的選擇。也是中歐合作的美好前景。

中國高鐵搶了西門子的生意?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合作是雙贏,而不是零和博弈

於是,有人會問:歐盟對中國的技術轉讓,會不會養虎成患?

據說在德國,中國高鐵常常被拿出來作為"養虎為患論"的經典案例。因為現在中國高鐵在世界範圍高調出擊,讓一部分德國人非常酸溜溜:這不是我的菜嗎?怎麼被中國人端走了呢?要我說,恰恰相反,這個高鐵案例正是中歐製造業合作的雙贏案例。為什麼這麼講?

首先,高鐵技術已經是一項成熟的技術,高鐵在世界發達國家已經商業運行幾十年,技術也不是單獨掌握在一家公司手裡面。實際上,十年前中國剛剛提出高鐵建設計劃的時候,西門子在第一輪投標時並沒有主動轉讓技術的想法,結果就被別的公司搶走了訂單。這說明:即便西門子堅持不轉讓其技術,中國高鐵也不會因此就建不成了。今天的世界高鐵市場上,西門子也未必就能夠戰勝中國中車了。所以說:這是部分德國人臆想出來的失落。你本來就得不到,現在哪裡來的失去呢?

其實這是一個相當簡單的推理。如果中國高鐵是在搶本來屬於德國的市場,那麼應該看一看究竟德國高鐵在中國高鐵之前,擁有世界哪一個國家的市場?是印尼?泰國?還是馬來西亞?都沒有。日本作為另外一個高鐵技術擁有者,在中國高鐵出擊之前,也只有一個海外市場:台灣。但這是一個相當失敗的案例。台灣高鐵虧損纍纍,欲罷不能!

所以,與其說是德國轉讓技術讓中國高鐵走向世界,還不如說是德國成熟技術加上了中國的製造能力喚醒了(或者說滿足了)本來沉睡的市場需求。這不僅是雙贏,甚至是三贏的結局,因為買到高鐵的消費國也是贏家之一。也許部分德國人並不否認這是一個多方共贏的結局,只是覺得德方在這個博弈中得利不多。

經濟學認為市場交易是雙贏的,但是具體在某一個案例中誰贏多誰贏少,可能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但是這不能改變整體的雙贏格局。國家交往主要是看整體是否有利,然後為具體的商業合作劃定基本的制度框架,而具體賺錢多少,則是廠商的行為,和政府無關。

作者沈凌:德國波昂大學經濟學博士,現執教於上海華東理工大學經濟系。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