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評論:中美關係在氣球事件後如何「漂流」?
2023年2月7日(德國之聲中文網)要使得中美關係按照最近設計的路線圖走,即通過會面緩和緊張的關係,有兩個方面的事情要談清楚。一是所謂的氣象氣球事件本身。另一個是如何建立政治互信的問題。
中方在氣球事件剛發生時,一開始裝糊塗,好像這個氣球不是中國發出去的。然後才開始反應,並說這是一個民用氣象氣球。應該說,這種說法本來也算是一般的外交應付手段。在60年代,蘇聯擊落了一艘美國飛艇,當莫斯科指責美方間諜飛艇侵犯蘇聯領空時,德懷特‧艾森豪威爾領導的美國政府當時就找了個藉口,說這只是個氣象飛艇。
所以,中國政府的說法並不算新異。只是現在對飛行物的瞭解肯定要比以前更有經驗。一般能看出,該飛行物飛行方向和逗留時間是否可以遙控控制,該飛行的高度是否符合一個氣象氣球的特點。當然,最終是否是個間諜氣球,我想美國很快會給出準確的數據和證據,因為被擊落的飛行物已經被美方打撈上來。
北京何必「大發雷霆」
至於中國官方對美方擊落氣球一事大發雷霆,尤其是連國防部都出來對一個所謂的「民間的飛行物」被擊落發表聲明,實際上也確實有點演戲一般。因為該氣球確實是進入了別人的領空,而且,確實有不同跡象表明其活動特點與一般氣象氣球不一樣。
要知道,1974年冷戰期間,美國發送了一個間諜氣球到蘇聯,沒想到它在西伯利亞轉了一下,進入了中國的新疆,而最後又飄到了河北省,時任中國總理周恩來就下令擊下該飛行物。順便說一下,在今後幾十年裡,中方至少在90年代也擊落過飛入中國領空的美國的氣球。
至於中國的氣球,在川普执政時期,就進入過美國領空三次,只是逗留的時間並沒有像這次那麼長。還有,美國在以往在夏威夷上空,在美國駐日本的軍事基地關島也看到過中國的氣球。 這裡,我們暫且不提其他的國家看到來自中國的飛行體了。 換言之,這種現象已不是第一次。
從這一點來說,中方的「激動」似乎也是在諷嘲自己。
雅努斯臉
在古羅馬的宗教和神話中,有一個神名叫雅努斯。他通常被描繪為有兩張臉。從此以後,一個人如果有兩個不同的似乎是完全相反的態度,也被稱為雅努斯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習近平主席也屬於這種類型。一方面,他要求軍隊以美國為假象敵,從而在軍事力量競爭方面超過美國,從而必要時,征服在亞太地區的美軍,順利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另一方面,面對著當前中國經濟、科技和貿易的困境,他又不想跟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徹底搞壞關係。這也就是為什麼他讓劉鶴跟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瑞士見面,並安排了布林肯來華的事宜。
但是,習在這裡顯然沒有考慮到軍事與外交的協調問題,所以才造成了如此的事故。 而一旦如果美方用實際的證據來證明中方氣球是個間諜氣球的話,又會給中國官方在政治信任方面予以打擊。 所以,習近平盡快地必須調整他在外交與軍事的統籌指揮,讓各方更協調一些。
美國的難處
跟威權主義政權不同的是,美國現在由共和黨佔上風的國會,在中國政策方面,並不能跟拜登完全協調。如我上次的評論指出,現在不僅中方,而且美方對中國也有所期待。而目前緊要的一件事是,如何在習近平決定是否去莫斯科前跟中方有一個協調,使得習近平在軍事方面至少不會更多地支持俄羅斯。否則,烏克蘭戰爭今後的走向確實更複雜。而這個議題如果不通過雙方面對面的洽談是很難實現的。
現在共和黨卻利用這次中國「氣球事件」,想在政治上削弱拜登的領導地位。這樣,很可能使得原來安排好的、但由於「氣球事件」而推遲的會面,變得遙遙無期。 所以,民主黨和美國政府現在面臨的不僅是如何應對來自中方由於氣球事件上的摩擦,同時還對巧妙地應付共和黨的責備,同時又能使本來雙方安排好的會面不落空。
政治信賴
當然,共和黨強調的就是中共不可信的問題。而拜登政府在跟中方雙方商洽國際事務時,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重建相互間的信任。 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看中美雙方是否有這樣外交才能,把「氣球事件」變成一件好事。而政治信任的前提是放棄戰狼外交,使得國家間的活動透明化,同時,又不迴避承擔責任。 在這裡,有時雙方進行「靜悄悄」的外交也是有必要的。但美國政府目前在在野黨的壓力下,進行「靜悄悄的」外交顯然很不方便。
最近中方就在拉美的另一顆氣球的事情,作了公開的申明,表面它來自於中國,並表示歉意。這本身就是一種好的表現。至於是否是間諜氣球,這就由今後的事實來說話了。而美國現在對打撈出來的設備的調查研究,肯定也會對該事件的透明作出貢獻。
總之,這次中美雙方能否進快地舉行跟布林肯的會談,對中美關係影響極大,而對於美國來說,是否能夠通過這次訪問來阻止習近平更靠近俄羅斯,避免其在軍事上為普丁的侵略戰作貢獻,則不僅涉及中美關係,而是全世界各國的福祉。
是的,飛艇事件確實造成了雙方的尷尬,但是如果中方不在處理這個事情上表現出誠意,獲得外界的起碼的信任,同時,如果美國共和黨硬要通過此事件把現有的美國政府設計的、本來可能操作的改善中美關係成為不可能,那後果將是不可想像。
本文作者張俊華為徳籍華人政治學者,在德國生活三十餘年。他曾就讀於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此後曾執教於柏林自由大學等高校。現為法國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 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3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