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軍隊規模龐大,而且擁有核武圖片來源: Russian Defence Ministry/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北韓前不久在南北韓軍事分界線以北的境內炸毀連接兩國的鐵路和公路通道 ,韓軍方在北韓炸毀相關道路後則進行開槍警告射擊,雙方在這一段時間更在言辭上放狠話,激烈交鋒,這讓外界尤其東亞國家擔憂半島再起戰端,因為南北韓打起來,周邊國家勢必捲入。
金正恩的「最高尊嚴」受損 南北韓此輪對抗,直接因素是韓國的無人機闖入平壤散發反朝傳單。10月以來,韓國無人機三次飛臨平壤上空,特別最近一次,據說傳單內容有針對金正恩 及其女兒的一些生活細節,被朝當局認為是韓有意要煽動北韓民眾對領袖的不滿,挑戰了金正恩的「最高尊嚴」。金家父女的生活對其民眾是最高機密,若被洩露,讓民眾知曉這個最高家庭的奢侈腐化生活,進而對領袖的忠誠產生懷疑乃至動搖,這當然會使金正恩對韓震怒。朝就指責無人機傳單事件是由韓軍方策劃執行的,言下之意,韓國政府有意要挑起北韓百姓對金家政權的不滿,故而作為回應,北韓除了放狠話,就是切斷和韓國的一切聯繫,而炸毀南北韓邊境的連接通道,表明北韓已把韓國完全看作敵國 ,不想和韓國發生一丁點關係。
雖然北韓號稱「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但金家三代「世襲」權力的做法卻如同封建王朝。隨著家族成員之一金正男的離奇去世,這個家族又成為了外界議論的話題。而其實,除了最高領袖之外,人們對這家人所知甚少,而且往往無法得到確實考證。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在這張攝於1981年的照片上,金正男(右上)罕見的與父親金正日共同出現。畫面左上方的女性是成蕙琅,是畫面中另外兩名孩子的母親。成蕙琅的另一個身份是金正男的姨媽,她的妹妹成蕙琳是金正日的妻子。1981年,成蕙琅舉家逃亡韓國,這張照片也是她為了證明身份而公佈於眾的。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2月13日,一位北韓男子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去世。有關他的死因,外界眾說紛紜,但他的身份卻很快就得到確認:金正男(Kim Jong Nam)。45歲的他是統治北韓近70年的「金氏家族」一員,但長期游離於權力高層之外,據稱是澳門賭場和五星級飯店的常客。在這次身亡消息傳出之前,這個名字上次登上頭條還是在2001年,當時他拿着假的多明尼加共和國護照前往日本,據說是要去迪士尼樂園。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也許正是因為2001年的「日本歷險記」,讓作為長子的金正男葬送了繼承「王位」的機會,取而代之的是他同父異母兄弟金正恩(Kim Jong Un)。2010年,不到30歲的金正恩便成為北韓第二把手,僅次於其父金正日。人們當時便意識到,他將成為權力繼承人。金正恩上台後進行了頗為嚴厲、「六親不認」的整肅運動。
圖片來源: Reuters/KCNA 這輪整肅的「犧牲品」之一便是張成澤(Jang Song-thaek)。他不但是北韓政權的重要人物之一,還是金正恩的姑父。張成澤的妻子金敬姬是金正日最小的妹妹。但戰友加親友的身份也沒能保住這位北韓二號人物的命,他一次召開大會的場合被當場逮捕,最後判處死刑,罪名之一是「企圖發動政變」。
圖片來源: Reuters 與丈夫張成澤一樣,金敬姬(Kim Kyong-hui)也曾在金正恩剛剛上台時被視為權力高層的一員。但她並沒有因為丈夫的倒台而遭到清洗,而是繼續留在權力核心內,目前仍擔任北韓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曾有多次傳出她的死訊,但最終都未能證實。不過,正如金氏家族的大部分女性成員一樣,金敬姬此後甚少在公開場合露面。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現在最為引人注目的金家女性成員,無疑是金正恩的妻子李雪主(Ri Sol-ju)。有報導稱,在成為領袖妻子之前,李雪主是北韓一個知名歌舞團的歌手。此後多次與金正恩共同出現在媒體上的她,因為衣著時髦,外表靚麗,而讓令人一貫感覺沉悶陰暗的北韓政壇有了些許亮色。
圖片來源: dapd 除了妻子之外,金正恩目前最親密的家人大概要數他的親弟弟—金正哲(Kim Jong-chul)。與金正男一樣,1981年出生的金正哲也曾被視為有望爭奪「王位」,但最後並沒能得到父親的支持,據稱是因為金正日覺得他太「娘娘腔」。不過他目前據信在北韓政權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 金正恩和金正哲的母親都是出生於日本的高容姬(Ko Yong-hui),他們兩人還有一個妹妹—金與正(Kim Yo-jong)。據說,與其幾位兄長一樣,金與正也曾留學海外,尤其是瑞士。由於金家的神秘色彩,金與正剛剛出現在金正恩身邊的時候,甚至一度被媒體誤認為當時仍未公開亮相的李雪主。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Jiji Press 目前已經為外界所確知的金家第四代只有一位—金正男的兒子金漢秀(也譯為金韓松,Kim Han-sol)。他不但留學國外,還曾接受過媒體採訪。當時他表示,自己從來沒有見過爺爺金正日和叔叔金正恩,也沒有太多來自北韓的朋友。電視畫面上的金漢秀一身韓流打扮,與尋常少年無異。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Yonhap 金日成在1948年開創「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此後其子金正日繼續其「遺志」,在北韓實行家族統治,至今持續三代。金日成死後被憲法確定為「共和國永遠的主席」,而金正日去世後則被稱為「永遠的總書記」。儘管經濟落後,平壤政權依然在「先軍政策」的主導下大力發展軍事實力,尤其是核武力量,並因此受到國際社會嚴厲制裁。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robertharding
對韓而言,北韓這個動作蘊含著非常強的敵意,而一個敵意的北韓是韓國的巨大威脅。金正恩日前視察朝人民軍第二軍指揮部的一番話就說明了這點。他強調,朝方已完全破壞並切斷了連接韓國領土的公路和鐵路。這不僅意味著從物理上的封閉,也意味著將同族意識和統一的認識打消。朝方以此最後宣告,今後韓國侵害北韓主權時,朝方武力將不受任何條件的約束。換言之,以前韓方對朝方做的此類「侵害」事情,朝方還顧忌南北韓是同一民族,把它看作民族內部矛盾,因而還有些自我約束,但現在不一樣,韓國是北韓的敵國,對敵國的「來犯」,當然無須有道德上的約束,可以狠狠地還擊。這自然會讓韓國感受到脊背發涼。不過,韓國沒有選擇退縮,而是強硬以對,大概韓國覺得不針鋒相對,會讓金正恩誤以為害怕他的訛詐,進而對韓國採取更加冒犯的舉措。可這樣一來,也許會進一步激怒金正恩,認定尹錫悅政府就是處心積慮要顛覆北韓政權。
當前南北韓面臨的即是這樣一個雙方完全無信的困境局面。此種困境根本上是由金正恩政權強烈的不安感導致的。金氏政權本就極度封閉,疫情三年讓北韓更加封閉和孤立。恰恰在這時候,美國和韓國都換了政府。川普第三次和金正恩的河內會見 雖然不歡而散,使金正恩有種受騙上當的感覺,但拜登政府幾乎是完全無視北韓的存在,不與北韓打交道,這又讓他有強烈的失落感。美國不理北韓,致使金正恩無法打開外交局面,北韓的地緣政治環境無法改善。所以在過去三年,北韓隔不多久試射導彈和衛星 ,目的是要喚起美國對朝注意。
另一方面,有著民族情懷,比較同情北韓的文在寅下台了,上來了一個保守的尹錫悅,後者不但討厭金正恩,敵視北韓,不像文在寅政府那樣主張南北和解,甚至在北韓有困難的時候幫它一把;而且在外交上對美亦步亦趨,在美國調解下,韓日實現了和解,原來的韓美關係變成了韓美日三角關係。三方對朝協調立場,採取一致態度,讓北韓無法在三方之間鑽空子。從而讓北韓面對的壓力更大,也使得金正恩對韓國內部政治的這個變化非常惱火。
朝中俄 vs 美日韓 與此同時,北韓和中國、俄羅斯卻無法形成和美日韓那樣的三角關係,主要是中國對朝有點不冷不熱,雖然朝中是法律上的盟友關係,但中國不像美國罩著韓國一樣罩著北韓。原因一是中國在發展同朝關係時,還得顧忌韓國的態度,中國不想太親近北韓而把韓國完全推到美國懷抱,儘管尹錫悅政府在對華事務上呼應了美國的要求;二是北韓自身也不太聽中國的話,不像韓國,對美國一唱一和。中國無法依靠,就只有依靠俄羅斯 ,可俄羅斯也是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才對北韓熱心起來,雖然俄羅斯是糧食、能源和軍武大國,在這些方面能夠滿足北韓的需求,尤其是幫朝提升核武水準和戰略威懾能力,然而俄畢竟也受國際制裁,力量有限,只是讓金正恩政權能夠存活下去,無法幫助北韓打開國際局面。好在今年6月普丁訪朝,雙方簽署了《俄朝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該條約規定一方遭受第三者攻擊,另一方有義務幫助,這使得金正恩增加了對抗美日韓的底氣。
普丁給了金正恩對抗美日韓的底氣圖片來源: Yonhap/picture alliance 上述韓美日以及朝俄關係的各自強化構成了南北韓此次衝突的背景因素,尤其是韓國對朝態度的大轉變,刺痛了金正恩,以致讓他作出近乎瘋狂的決定,來應對所謂的來自韓國的挑釁。在去年底的勞動黨八屆九中全會上,金正恩即表示,南北韓關係不再是同族關係 ,而是敵對的交戰國關係。即使是他的父親和爺爺,都沒有把半島北南關係做此定位。金正恩不僅是這麼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北韓最高人民會議廢除了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民族經濟合作局以及金剛山國際旅遊局,這次又將作為南北韓交流合作象徵的京義鐵路線的朝方區段也炸掉,以隔絕南北韓邊境地區之間的一切聯絡。所以,韓國的無人機事件雖然是雙方衝突的直接觸媒,可如果沒有過去幾年北南雙方敵意螺旋的加深,就不至於演化到如今這個地步。
朝鮮半島迎來停戰70周年,中俄都派出代表團前往平壤參加紀念互動。行程滿滿,互動多多,這是自疫情爆發以來,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首次公開接待外賓。
圖片來源: KCNA/REUTERS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與俄中代表一起观看了慶祝朝鮮戰爭停戰70周年的慶祝晚會。兩國代表顯然受到平壤的高度重視,俄羅斯防長紹伊古和中國政治局委員李鴻忠的座位分別被安排在金正恩的左右。
圖片來源: 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這是金正恩自疫情爆發以來首次公開證實接待外賓團。根據北韓中央通訊社,金正恩與李鴻忠會面期間,對方轉交了一份習近平的私人信函。
圖片來源: KCNA/REUTERS 為應對新冠病毒疫情,北韓2020年初關閉邊境,停止一切跨境貿易和外交訪問,甚至連主要盟友中國和俄羅斯也不例外。朝中社沒有提及這兩個代表團訪問北韓是否標誌政策上的改變。
圖片來源: Yonhap/picture alliance 金正恩與俄羅斯防長紹伊古一同參觀了武器裝備展示會,其中展示了北韓的一些彈道導彈。韓媒指出,從公開照片還可以看到與美國MQ-1「捕食者」相似的無人機。美聯社稱,有一些裝備是北韓過去未曾公開的。金正恩表示這次會晤深化了兩國之間戰略上與傳統上的關係。俄外交部表示,紹伊古會見北韓防長姜順南時表示,他希望加強俄羅斯與北韓這個"友好國家"之間的"防務合作"。
圖片來源: dpa/KCNA/KNS/picture alliance 紹伊古向金正恩轉交了普丁的親筆信,法新社援引專家表示,俄烏前線緊張之際,俄防長前往北韓的一個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從北韓獲得武器支援,而北韓也可以借此填補國庫。北韓之前就被指向俄羅斯提供武器,一名美國官員透露,受到西方制裁的莫斯科從平壤購買數百萬枚火箭彈和炮彈。不過俄朝都表示否認。
圖片來源: KCNA/REUTERS 1953年7月27日,朝鮮半島簽署停戰協定,北韓把這天稱為「勝利日」,今年的紀念活動中,金正恩在其妹金與正的陪伴下,访问了參加朝鮮戰爭的中國士兵公墓。並向毛澤東長子毛岸英烈士陵墓獻上花圈。
圖片來源: Yonhap/picture alliance 1950年,中國曾派志愿军參與朝鮮戰爭。這場戰事在1953年7月27日停止。不過,韓國與北韓並未正式簽署終戰宣言,嚴格來說雙方仍處於戰爭狀態。
圖片來源: Claude de Chabalier/AFP/Getty Images 停戰紀念日北韓通常會舉辦盛大閱兵。韓聯社表示,今年的閱兵式在夜間舉行,此次或會向中俄代表團展示其核武裝備。北韓的閱兵式之前大多在上午舉行,但自2020年連續多次在夜間或深夜閱兵。圖為2021年9月平壤舉行民防閱兵式,慶祝建政73周年。
圖片來源: KCNA/Yonhap/picture alliance
平壤舞劍 意在華府 那麼,南北韓的危機會不會導致雙方打起來?假如金正恩惱羞成怒,命令朝軍還擊韓國的「挑釁」,或者搞一個類似延平島的炮擊事件,韓軍不會攻擊北韓,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關鍵是金正恩會不會邁出射擊韓國的這一步。觀察家們對此的評估是,別看南北韓都摩拳擦掌,但現階段半島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不大,金不會真正魯莽到對韓動手,挑起戰爭。儘管北韓有軍隊百萬,還擁有核武,但這只是用來自保,倘若發動戰爭,北韓面對的是美韓聯軍。兩邊實力完全不對等,北韓支撐不起一場激烈的戰爭。雖然俄副外長魯登科對南北韓衝突表態稱,俄朝條約規定在發生侵略的情況下,雙方將相互提供軍事援助,似乎有意在為朝撐腰,但真打起來,俄未必會直接派軍隊參戰,如果不派軍隊參戰,僅僅是軍事支援,改變不了北韓最後被打敗的結局,何況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爭打得很煎熬。但韓國也不可能主動攻朝,北韓被打光了可能無所謂,因為它本來就近乎一無所有,而韓國不同,一個繁榮的韓國也將毀於戰火,韓國民眾很難接受這個事實。此外,北韓畢竟擁有核武 ,假如金正恩選擇同歸於盡,不但對半島和周邊國家,對人類都是一個災難。韓美不能不考慮這個風險。
正如一些評論所說,北韓炸毀南北韓連接線,切斷與韓國的一切聯繫,乃是一種以退為進,喊話美國的策略。金正恩表面上對韓採取一副好戰姿態,但實際上這一切都是要表演給美國看,讓美國大選後的新政府重視起北韓來,覺得北韓問題不能不解決。只要北韓問題擺在白宮的辦公桌上,美朝能夠談判,金正恩就能以朝核問題為籌碼,爭取對朝有利局面。他最害怕的就是北韓被美國晾在一邊,不管不問,哪怕像川普一樣,談判甩袖子,不歡而散,至少讓北韓特別是金正恩能在國際上曝光,也比朝美不接觸要強。所以,北韓這次製造和韓國的衝突,特意選在美國大選處於關鍵的10月。金正恩的胞妹金與正直接對美喊話,要美管束韓國,就意在要美對南北韓衝突重視。
雖然半島局勢目前看似尚處可控程度,但由於南北韓已經切斷了聯繫管道,確實也不排除如果韓國再派無人機或氣球飛入平壤上空散發反朝傳單,被北韓在韓國一側擊落傷及韓民眾,導致韓國對北韓回擊,並進而爆發雙方交火的可能性。兩國處於對抗狀態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雙方完全沒有互信,且又沒有緊急時刻可以聯繫溝通的管道,這種情況下最容易因意外而發生誤判。半島眼下就是如此。
什麼導致南北韓關係再度降至冰點?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鄧聿文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誌共同主編。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